近期短視頻人最熱鬧的樂子不是來自于某位網紅,來自于內娛的兩位頂流合體直播。
鹿晗和黃子韜直播,分開直播能上十萬加,合體亦能上十萬加加倍,頂流的熱度屢屢掀起熱浪。
鹿晗久不久開直播,每次都必上熱搜,黃子韜現在已是短視頻平臺熱點中心,開播便迎來各大網友觀看樂子,流量高達百萬,熱度極高。
作為內娛最近最有笑點的歡樂來源,黃子韜的直播成了一些網友關注重點,有事沒事找些樂子,偶爾調侃一兩句獲取快樂源泉。
開播時新物料一大堆,沒播的時候,切片重刷,快樂不減。
作為“歸國四子”中的兩子,黃子韜、鹿晗能有這樣的流量很正常。
當年的“EXO”紅遍全球,成為亞洲頂級男團,每個成員在各個國家分別有相應的粉絲群體,名氣高,人氣旺,頂流咖位席卷全世界。
雖然距離完整團隊組合爆火時期過去許久,但男團曾經在粉絲青春年華留下的記憶不可磨滅。
瘋狂追星的遙遠歲月,時至今日還讓不少人念念不忘。
時間流逝,當初追星的少男少女長大了,愛豆們也紛紛步入中生代年齡段。
“歸國四子”相繼回到內娛發展,男團的影響力讓他們每個人最初在國內有撬開各大資本金主的資本。
入圈初期獲得參與各類作品、節目和舞臺的機會。
早期,男團的活動范圍主要舞臺上的唱跳以及參加各類綜藝節目,當然他們也一起拍過一部劇。
不過,按專業度來發展,舞臺唱跳才是他們真正的專業領域,就演戲而言只能算是業余。
離開團隊開啟單飛發展以后,由男團轉型演員發展成“四子”演藝事業發展的行經之路,紛紛在電影和電視劇領域拿下重要角色。
男團的名氣產生巨大號召力,吸引無數粉絲前來觀劇,以新的身份開啟內娛藝人演藝生涯。
參加內娛真人秀綜藝節目也成了一條依靠曝光率積累觀眾緣的道路。
內娛唱跳舞臺相對韓娛的男團、女團較少,真人秀和影視圈成為藝人紛紛搶奪的主要發展領域。
有發展前景的圈子每年擠滿來自天南地北的新人,殘酷的現實面前,全能發展僅是基礎條件,不足將成為致命短板。
流量再高的愛豆若沒有了現實成績依托,脫掉精心打造的人設外衣,終也成為蕓蕓眾生一員。
目前還在網絡活躍的“四子”僅剩張藝興、鹿晗、黃子韜三人,三人都曾在綜藝和影視劇塑造角色,一度賣力尋求內娛發展機會。
不過,巔峰已過去,新的開始面臨新難題,新開始也迎來不少挑戰。
雖說一開始都實現全面發展,分別涉及各領域事業發展,只可惜實力不足,專業欠缺,未能達到理想階段。
內娛舞臺的缺失,讓唱跳專業失去施展機會。
張藝興依然堅持長唱跳事業發展,不僅自己堅持參加內娛的各大舞臺,還堅持進行歌曲和舞蹈的編排創作,還成立公司進行青年一代唱跳培養。
鹿晗回國之后人氣極速飆升,國民度高,只可惜官宣戀情,一時讓粉絲接受不了,一下子從頂流跌落,失去流量和市場。
曾經依靠粉絲吹捧成為內娛頂流,參加的影視劇作品和綜藝節目獲得不錯反響,高熱度之下最終被反噬。
“塌房”事件讓鹿晗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期,結束演員轉型之路。
時間流逝讓粉絲變得理智,曾經不被看好的一對成為令人艷羨的般配情侶,鹿晗的人氣也逐漸回溫。
近幾年除了常駐的真人秀節目、演唱會和直播以外,鹿晗沒繼續進軍影視劇領域發展。
時隔一段時間帶來歌曲演唱,繼續堅持專業發展,帶來不少熱度話題,逐漸贏得新老粉的認可和稱贊。
黃子韜參演過幾部影視劇,更多的出場頻率是參加真人秀節目,搞笑的人設和抽象個性逐漸開拓出獨特風格。
在各大節目的“本性暴露”讓觀眾和粉絲逐漸認識最真實的一面,從爭議不斷到現在出場自帶笑點,算是開創出一條獨一無二的“喜劇人”賽道。
總而言之,回內娛發展多年,張藝興逐漸發展為導師,鹿晗還是顏值在線的愛豆,黃子韜晉升為“喜劇人”,每個人的發展風格不同,卻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發展方向。
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激烈競爭之下也不是什么類型的領域都有穩定發展前景。
內娛資源有限,競爭卻十分激烈,就算是有人氣、有話題,沒有獲得好資源或好契機,話題熱度隨之消逝。
大環境之下,一會兒挑選各類新人入圈,一會沒有施展才能的舞臺,大量藝人曇花一現后開始退出舞臺中央。
前幾年風風火火開啟男團女團選秀節目,聚集各路顏值、才藝素人入圈,舞蹈、歌手或唱跳舞臺的“優勝劣汰”法則為內娛招來新人。
只是時光匆匆,為青年人提供大舞臺的選秀節目隨著熱潮退散,逐漸成為過去式,當初從節目中選秀而來的新人,再無更多更大的舞臺施展才能。
有資源、有實力、有人氣藝人,要么轉型擠進入演員賽道,要么參加綜藝節目,以此來提高曝光率,為將來發展提供更多被看見的機會。
這幾年整個行業總體發展陷入走進低潮期。
真人秀從一開始的出圈到中間的爆火,再到最后的無人問津,呈現短暫高熱度現象,火的時候特別火。
但反復重復著同樣的節目模式失去新鮮感時,再多的王牌節目噱頭和頂流加盟,也無法回到巔峰時期。
跟隨時代發展熱潮進行資源搶奪,一邊想要獲取利益最大化,一邊不愿意付出相應的成本,什么火、什么熱就跟風主流。
今天古偶劇的仙俠題材誕生爆款,明天就一群制作人打造同款仙俠劇,換湯不換藥,反正有作品就行。
顯然如此沒有誠意的創作獲得一時熱度,沒有品質支撐,市場熱情一旦消失,最終結果要么被拋棄,要么被反面口碑反噬。
沒有創新發展,接二連三呈現同質化內容,跟風的審美,跟風的創作,漸漸讓大眾失去探索欲望。
電視劇和電影圈創作的作品數量不斷累加,然而真正爆火的作品也只有那么幾部,扎堆的爛劇讓觀眾對影視產業信心。
創新力不足,同質化泛濫,無法支撐不斷提出新需求的市場變化。
市場不景氣,有實力的專業人員尚且無法實現進一步發展,轉型演員無法發揮足夠扎實的實力,一切終歸回到流量名氣原點,待消耗殆盡,無法打破更高階層。
愛豆半路轉型演員,身份的刻板印象導致路人不看好,非專業實力發揮難以在短時間之內爆發出天賦實力,實現進一步發展的演員之路遙遙無期。
既然事業進入瓶頸期,如何從一個新的渠道開拓新征程?
互聯網剛剛興起時,短視頻帶貨直播成為有點流量,有點名氣藝人選擇改變打拼方向。
雖然不少人抓住帶貨直播風口,通過帶貨的人氣再度走進大眾視野,可藝人跟網紅分一杯羹的帶貨,后期往往影響口碑。
但事業空窗期進入網絡發揮流量最大作用儼然已成為一種新選擇。
通過積累的人氣熱度,專注在擅長的領域,在網絡打造人設,跟全網網民互動,獲取更多流量關注,成為大環境下新的發展趨勢。
事實證明,擅長的舒適圈能發揮事半功倍效果,如今即便沒有在內娛接活,各項事業照舊穩定行進。
鹿晗沒錄《五哈》就花時間專注在自己的演唱會事業,偶爾一段時間開直播跟粉絲談心,也回懟找事的黑粉。
黃子韜鑒于鹿晗的官宣巨大影響,遮掩了幾年的戀情終于光明正大曝出來,前腳在綜藝節目官宣戀情,迅速訂婚領證,后腳開始合體開展直播事業。
丟掉偶像包袱,在直播中怒懟黑粉,不做作的真實個性讓黑轉粉,路人有好感,紛紛因為搞笑的互動關注。
適者生存,流量成為當下各行業發展必須爭奪的資源,一個企業一個人的網絡影響力決定新發展。
正如短劇的成功,吸引一批專業和非專業制作團隊投入創作,尋求高效益催生出新的發展模式。
內娛一些知名度高的導演見識短劇的市場影響力,紛紛轉移創作方向,抓住機會投入創新。
同時,一批在短劇獲得成功經驗的導演將目光放在內娛,憑借高質量創作獲得認可,而后開始將重心放在內娛的影視產業。
雙向發展的趨勢有利影視產業在前進道路中找到突破口,根據需求變化提供符合受眾口味的高質量創作。
最近的古裝劇獲得不錯反響正是這類多元化產業發展的顯著效果。
多元化創作結構將推新發展模式,多型全能人才也將走向專業化、細分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