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余天里,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就進入大馬士革,并順利組建了敘利亞過渡政府。
敘反對派武裝“沙姆解放組織”的領導人朱拉尼隨后就把自己社交媒體賬號的認證改為總統(tǒng),似乎也是在宣告著自己的勝利。
朱拉尼確實頗有政治手腕,這一點不得不讓人稱贊一聲、
敘反對派武裝雖然推翻了阿薩德政府,但面對的內(nèi)外形勢卻很復雜,外有美、以、俄、土耳其等國,內(nèi)部原敘利亞反對派組織也不光是只有“沙姆解放組織”一個,
盡管不少人認為,此次敘利亞動亂后,或許將迎來一個新的機遇,如何能在這么多勢力之下找到一個平衡,一切似乎還都是未知數(shù)。
一
敘利亞戰(zhàn)爭(也許也談不上,整個過程就只有零星的沖突)從本質(zhì)上來講,就是代理人戰(zhàn)爭,敘境內(nèi)的反對派組織武裝,各有支持者。
毫無疑問,此次敘利亞變天,美以成了最大的贏家,不過贏得并不算圓滿。
仔細分析,美國其實并不想讓敘利亞政府倒臺,他本來的想法是通過扶持一個“溫和的”敘反對派組織上臺,以便于其實現(xiàn)控制敘利亞的目標。
敘政府倒臺,本身就不利于美國實現(xiàn)這一目標,因為隨著敘政府倒臺以后,敘利亞政權(quán)很有可能落入極端勢力手中。
美CIA局長布倫南就曾說過:
“美國反對巴沙爾在今后敘利亞政治中繼續(xù)發(fā)揮作用,同時尋求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因而需要壯大反對派陣營中的“非極端”派別。”
美國后來還是失算了一點,就是敘政府倒臺的速度,畢竟進入大馬士革的“沙姆解放組織”過去一直就在美國劃定的“恐怖組織”名單上。
如今敘利亞亂成一鍋粥,也是美國人不愿意看到的。
敘利亞現(xiàn)在很熱鬧,隨著阿薩德政府倒臺以后,各派的權(quán)力斗爭也就此展開。
之前我們聊過,朱拉尼曾展現(xiàn)出高超的政治手腕,將各派系的人都安進了政府部門,借此實現(xiàn)雨露均沾的目的,但各方目的畢竟不可能相同,這也就注定了彼此會爭吵不休。
有趣的是,在前不久敘反對派組織開了一次代表大會,本來會議一開始還在和諧友好的氛圍中進行,大家都在努力強調(diào)團結(jié),可隨后就展開了“激烈爭吵”。
各個派系都為了爭奪地盤和資源,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而激烈爭吵的氛圍中,庫爾德人最尷尬。
二
有人分析認為,敘利亞未來局勢如何,庫爾德人將會成為最大變數(shù)。
庫爾德人是中東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僅次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人口數(shù)位列中東第四,大約2000萬,唯一不同的是,庫爾德人沒有自己的國家。
庫爾德人過去零散的存在于土耳其、伊拉克、伊朗、敘利亞,除了土耳其,其余三國都承認他們是獨立的民族。
土耳其之所以不承認庫爾德人,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庫爾德人歷史上從來沒有建立起一個大統(tǒng)一的政權(quán),而是不斷的被征服。
公元七世紀以后,庫爾德人被阿拉伯人征服,隨即被伊斯蘭化,后期阿拉伯帝國分類后,庫爾德人在世居的庫爾德斯坦以及附近地區(qū)建立起一些不大的國家。
庫爾德人自始至終沒有擺脫游牧習氣,是以在弱肉強食中,總是被不斷征服。
13世紀蒙古崛起后,庫爾德人曾被蒙古人政府,17世紀奧斯曼帝國崛起后,又被其和波斯瓜分。
直至20世紀以后,隨著獨立運動興起,庫爾德人也希望在故土上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但也引起了所在國政府的敵視,百多年來矛盾沖突不斷。
2010年以后,“阿拉伯之春”席卷中東,客觀上為庫爾德人提供了爭取政治地位的時機,特別是在2015年以后,親庫爾德人的人民民主黨成功進入土耳其議會,土庫族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quán),引起了土耳其的不滿。
從2015年以后,土耳其加大了對土庫族的打擊,迫使土庫族不得不向東南轉(zhuǎn)移,后來滲透進入了敘利亞。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土耳其始終致力于對庫爾德人武裝的打擊,甚至于還多次越過土敘邊境。可庫爾德人非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日趨頑強。
這與美國人的支持分不開關系。
因為美國發(fā)現(xiàn),庫爾德人是他們介入中東局勢、從而維護自身利益的棋子。
三
美國過去一直是庫爾德人武裝的支持者。
事實上,即便是敘利亞局勢一變再變的今天,美國人都沒有改變過這一點想法。
更為關鍵的是,庫爾德人也意識到,敘利亞變天對他們而言是一個難得的機遇,特別是敘過渡政府成立以后,朱拉尼任命庫爾德人出任政府部門高官。
土耳其人當然不能容忍這一點,因此在敘利亞局勢變化后,他們積極介入其中,通過支持敘反政府武裝持續(xù)地攻打庫爾德人控制的地區(qū)。
毫無疑問,如果庫爾德人沒有應對辦法,他們很可能會被趕出敘東地區(qū)。
不過,不能忽略的是美國支持。
美國并沒有改變對庫爾德人的支持,盡管美國人不愿意幫他們死守地盤,但出于維護利益的需要,還是愿意出一點力的。
不光是美國支持,根據(jù)《耶路撒冷郵報》報道:
“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代表呼吁以色列給予援助和保護。上周以色列外長吉德翁·薩爾在馬耳他會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時,強調(diào)支持庫爾德人必要性,呼吁國際社會確保庫爾德人安全。以色列國防軍內(nèi)部也有聲音稱,以色列應該支持在敘利亞境內(nèi)建立一個所謂“庫爾德國家”。
如果以色列的想法真的能夠?qū)崿F(xiàn),在敘利亞境內(nèi)建立起來一個“庫爾德國家”,就能牽制中東諸多國家,包括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在內(nèi)的多國。
局勢的發(fā)展很復雜,尚不能說庫爾德武裝就一定占有優(yōu)勢。
土耳其無疑致力于打擊庫爾德人,他們是不會放棄這個想法,因此他們通過扶持代理人武裝組織“敘利亞國民軍”和“沙姆解放組織”結(jié)盟,致力于打擊庫爾德人。
可反過來,土耳其人并不信任“沙姆解放組織”。
“沙姆解放組織”頭目朱拉尼在組建敘過渡政府時,拉進了庫爾德人。不排除雙方是能夠和解的。前提是庫爾德人能為我所用。
畢竟庫爾德人所占據(jù)的地區(qū),是敘重要的石油、糧食生產(chǎn)地。
另外,土耳其人致力于打擊庫爾德人,也可能會造成北約內(nèi)部沖突(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美國是不愿意看到這一幕的。
敘利亞未來究竟何去何從,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