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譽(yù)為大唐第一行書。
“該作品墨法、章法和氣韻,一承二王,全篇十分生動,字體‘雨夾雪’,以正、行為主,間參草字三體并用,但上下照應(yīng),左右顧盼,配合默契,渾然天成。”
筆致圓潤而少露鋒芒,表現(xiàn)出平和簡靜的意境。筆法飄縱,無滯無礙,超逸神俊,深得晉人韻味,從中透露出深厚的《蘭亭》根底。這幅驚世作品,就是陸柬之的《文賦》。
《文賦》為紙本墨跡卷,是初唐時期少有的幾部名家真跡之一。值得提到的是,這是一幅陸柬之用心寫的作品,因為《文賦》是陸機(jī)嘔心瀝血的代表作,而陸柬之又是陸機(jī)的后裔,所以陸柬之是以極其崇敬的心情來寫《文賦》的。
據(jù)說,陸柬之年輕時讀陸機(jī)《文賦》,極為傾心,想親筆書寫一篇,因怕自己書藝不精而“玷辱”前賢名作,始終未敢貿(mào)然動筆,直至他晚年書名赫赫時,才動筆了此宿愿。
元趙孟頫評價很高,曰:“右唐陸柬之行書文賦真跡,唐初善書者稱歐虞褚薛,以書法論之,豈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跡,故知之者希耳?!?/p>
不難看出,趙孟頫曾臨學(xué)此帖,從中領(lǐng)悟晉人筆法和結(jié)體,受益非淺。孫承澤在給《文賦》墨跡所寫的跋文上說:“趙文敏(孟頫)晚年書法全從此(指《文賦》)得力,人鮮見司諫(指陸柬之)書,遂不知文敏所自來耳”。
介紹下陸柬之。
陸柬之(585-638),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書法作品流傳甚少,隸行殆已絕跡。依據(jù)現(xiàn)在流傳下來的《文賦》來看,他的書學(xué)師承傳遞關(guān)系,確實與王書是一脈相承的。故觀草書筆意古雅,其書名重于世,當(dāng)不虛傳。李嗣真《書后品》指出“陸學(xué)士(柬之)受于虞秘監(jiān)(世南),虞秘監(jiān)受于永禪師(智永),皆有體法?!庇衷唬骸瓣懠碇畬W(xué)虞草體,用筆青出于藍(lán)”。
陸柬之《文賦》,墨跡本,無款。晉陸機(jī)撰,傳陸柬之書。紙本,行書。據(jù)《石渠寶笈》載,縱26.6厘米,橫370厘米,全卷共144行,計1658字,其中行楷1566字,草書92字。
作品流傳有緒,有趙孟頫、李倜、揭傒斯、危素、宋濂、孫承澤等人跋記。帖中“淵”、“世”等字均作缺筆,蓋避唐代帝王名諱之故。帖后無余紙,名款己失,卷前引首有明代李東陽篆題“二陸文翰”,及沈度隸書“陸機(jī)文賦陸柬之書”,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釋文】:趙松雪筆法柔媚,有二王中和之美,更具自身婉約秀朗,堪稱佳作。光緒十年(1884)夏日,笙魚李嘉福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