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高合倒下的時候,感覺很悲壯,但年底潰散的極越像個鬧劇,讓人氣憤。但這就是2024年的冬天,極越顯然不會是最后一家沒有度過這個年關的公司。
文丨智駕網 老賈 零醬
編輯 | 雨來
2024年的年底有種復古的味道,對于眾多造車人「年關」一詞貼切地無以復加。
張勇在互聯網消失半月之后確認已從哪吒汽車CEO轉任顧問,李斌一口氣在一場溝通會上回答了203個問題,勤奮認真但依然擺脫不了被質疑,當然最難的當屬極越汽車CEO夏一平。
12月11日,在夏一平通過視頻會議以一紙五分鐘的聲明宣稱極越進入創業2.0時代之時,極越汽車各個部門的員工并沒有在第一時間理解這一聲明其實是「原地解散」的委婉說法。
T君在了解清楚夏一平所言的創業新階段意味著工資停發、社保停繳之時還在寫方案,在發現極越主播從賣車轉變為維權直播的視頻滿網皆是之時,她接到了HR的二選一方案:要么主動離職補償N+1,發放時間存在不確定性,要么停薪留職,不僅無工資、也無社保。
而她工位身后的姑娘已經哭了,她懷有身孕即將待產。
01.
一家5000人公司的突然潰散
極越的員工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和武漢三地,而北京員工交社保的時間最早是12月13日,極越汽車搶在12月11日宣布解散,是因為賬上現金已被凍結,而有傳聞稱其賬上已無足額現金。
如此突然的「解散」一家員工超過5000人的公司,沒有任何預兆,甚至沒有給當地政府了解事情因由的時間窗口,自2014年始,在200多家創業團隊參與的新造車大潮中,極越的命運最為詭異,甚至可以用窩囊、悲催形容。
這不是一場撤退,更不是創業失敗,而是一場混亂、毫無章法,不負責任的潰散。
這場潰散不僅傷害了極越汽車車主和員工,也是百度在造車投資上的再一次潰敗,并給所有新勢力品牌的聲譽蒙上了陰影。
對于百度和吉利兩大股東的同時撤資,極越內部人士稱源起于百度在2024年10月派財務團隊進入極越進行盡職調查,為原定的后續30億元投資做準備。
但這次調查徹底熄滅了百度進行后續投資的想法。
財新網引述百度內部人士的說法稱:「結果發現極越一灘爛帳,有高達70億財務窟窿,決定不再繼續投入。」
而對于負責提供造車平臺和技術的吉利一方至今沒有官方回應,流傳的極端說法是,自極越第一款車型上市,吉利代為代工方,迄今沒有收到一筆費用。
但來自極越內部的反饋,吉利對于與百度后續的合作持開放態度,結清必要的款項,繼續承擔代工之責。
但百度不想繼續了。
在夏一平獨自面對憤怒的員工和供應商代表的48小時內,百度與吉利沒有股東代表出面到場,而關于百度可能起訴夏一平極其管理團隊的傳聞已經沸沸揚揚。
在極越員工對外流出來的一 段12月12日下午兩點極越內部召開的溝通會視頻中,夏一平回應了網傳的極越賬務混亂和內部貪腐的傳聞:「公司的治理非常好,股東會代表每個月都對公司進行審計,而且剛剛對公司進行了全面審計,是由百度的股東代表來完成的,公司的財務負責人也是從百度來的,股東很早就已介入,所以不要質疑,我們相當規范,整個公司的全面審計已經完成,沒有任何的問題。」
夏一平所說的從百度來的 首席財務官 劉吉寧在12月2日據稱即已經失聯,只身前往新加坡并傳出他帶走了極越的公司賬本。
今天21世紀(參數丨圖片)經濟報道引述知情人的信息稱,極越「內部用的是第三方企業財務管理系統——SAP(思愛普)系統,進入系統,任何公司高層人士都能拿到公司的賬本。極越從成立起,就有百度的審計師安永嚴格按照海外上市的標準對極越進行審計,不存在任何人拿著賬本跑路這一說。」
不過,極越內部人士向智駕網反饋,極越內部了解公司財務狀況的僅有夏一平、劉吉寧等少數幾人。
對于公司在12月11日毫無征兆的突然停擺,夏一平表示,「自己從董事會拿到了相關決議,做出了昨天(12月11日)的動作,這些都是遵循法律流程決定的,我個人決定不了這件事,我只是一個小股東,這家公司80%的投票權在百度,我只是在業務上有決策權。」
這一表態被極越員工認為,夏一平與百度之間,雙方已處于互相甩鍋的狀態。
W君向智駕網說,「我開始確信網上的說法,是幾天前臨時股東會上不滿的股東代表向夏一平投擲的水杯劃傷了他的臉。」
1 2月2日,夏一平在抖音發布了一條短視頻,視頻中的他右臉頰帶傷,他笑稱自己騎車擦傷被員工傳言成被打:「下次應該把我打拳擊(的視頻)給大家看一看。」
10天之后,臉上傷痕依然的夏一平在公司總被員工圍在墻角,被鋪天蓋地的「把存款給我們交社保」、「把身份證、護照留下」的呼喊淹沒。
對于夏一平在12月11日變相宣布公司原地解散之后依然在次日出現在辦公室,一位同樣駐扎在公司已經超過24小時的員工說:「他回來是天真的表現,傻的可愛。可以理解為他的善意。」
回到公司的夏一平在昨天保持著2個小時溝通一次的節奏,他的身邊跟隨著員工代表,以及供應商代表,一位供應商今天凌晨四點從安徽蕪湖趕到上海,極越欠其賬款有1億元之多。
▲極越員工提出的訴求清單
不過,極越停擺正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已售車型的智駕功能ASD被停用,只有車道保持功能可用,而手機鑰匙功能也被建議謹慎使用,在12月13日上午已經有車主代表奔赴極越上海公司總部。
02.
一份遲到的股東聲明
12月13日下午17時 ,在極越停擺48小時之后,極越汽車的兩位大股東百度與吉利發布了聯合聲明表示,將第一時間解決員工社保繳納、離職員工善后問題;維護用戶車輛正常使用、售后和維修保養;并推進其他事宜的合理合法解決。
這份聲明對于各方是一份安撫,但同時也預示著極越進入了關門清算的倒計時。
在這份聲明中特別提到:「極越汽車產品由吉利工廠制造,授權集度獨家經營。」
這句話道盡了極越模式的辛酸與無奈:極越汽車的商標所有權屬于吉利集團,在集度汽車未能獲取生產、銷售資質之后,由吉利集團救場臨時授權給集度汽車,而最終形成了集度獨家經營的代理身份。
這紙聲明完整地呈現出百度在極越汽車這一公司中作為純投資人的游離姿態。
嚴格意義上,極越汽車不是百度參與主導的第一個造車項目,在2013年百度追隨谷歌開始布局自動駕駛,在2017年3月1日,百度整合相關業務和資源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ntelligent Driving Group,縮寫IDG)。同年,百度在上海車展發布「Apollo計劃」,并開放了自動駕駛平臺Apollo,也在這一年,百度多次加碼威馬的B輪、C輪和D輪融資,成為其最大外部股東。
百度與騰訊都是蔚來汽車的早期主要投資人,但百度在發現無法主導蔚來的投資之后,加大了對威馬的投入。
雙方也開始在技術層面尤其是智駕方面深度合作,成立了「威馬&Apollo智能汽車聯合技術研發中心」,為威馬量產車型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彼時已有傳聞,百度有控股威馬的可能。智能駕駛每向前一步,需要大量的車輛數據,也需要汽車廠商向智駕公司開放數據接口,控制一家車企對于智駕研發大有裨益。
但威馬從創立到最終狼狽退場,一直沒有擺脫吉利的專利訴訟。
威馬創始人沈暉曾協助李書福完成了吉利收購沃爾沃汽車的「蛇吞象」并購案,但在離開吉利,創辦威馬汽車時,沈暉帶走了吉利研發、技術和質量管控方面的多位人才,引發了長達六年的吉利指控威馬新能源汽車底盤技術秘密侵權糾紛案。
而吉利與百度之間的深度合作始于2019年7月,雙方宣布從吉利博越PRO開始,吉利汽車將全面搭載融合小度車載交互系統的GKUI19系統。
2021年1月11日,百度正式宣布造車,吉利是戰略合作伙伴,成為當時的BAT陣營中第一家躬身入局造車的互聯網巨頭, 李彥宏比2021年3月30日宣布押上全部聲譽,ALL造車的雷軍早動手了兩個月。
彼時的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也坐在臺下,經過新冠疫情一年的折磨,眾多造車新勢力苦于銷量不振和后續融資不暢,將威馬賣給百度已成為威馬決策層的考慮之一。
而當沈暉看到李書福走上舞臺與李彥宏站在一起時,知道自己的想法已再無實現的可能。
2023年10月10日,IPO失敗的威馬汽車申請破產。
2024年6月,經過6年漫長的訴訟,耗費1300多萬元,吉利維權成功,最高人民法院二審適用2倍懲罰性賠償判決威馬賠償吉利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合計約6.4億余元。
在外界的解讀中,已手握眾多純電品牌的吉利為何再次選擇與百度合作造車,其主要原因之一即是阻斷威馬與百度的合作。
03.
沒有真正創始人的極越模式
2021年3月2日,集度汽車成立,百度和吉利分別擁有55%和45%的股份,夏一平出任公司CEO。
吉利負責生產制造,輸出吉利自有知識產權的浩翰平臺,百度將人工智能、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賦能汽車公司。
夏一平彼時正處于從李斌創辦的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之后的離職空窗期,對于他的身份是一位職業經理人還是投資人,外界一直有不同評價。
夏一平昨天稱自己為集度汽車的早期天使投資人,只是占股很小,而百度在經歷了B輪、C輪融資之后,雖然股比有起伏,但在合資公司一直保持著80%的超級投票權,是極越汽車的絕對話事人。
對于2023年三季度成立的新合資公司極越汽車,吉利持股65%、百度的股份占比35%,背后是百度尋求造車資質失敗,只能借用吉利的造車資質和商標“極越”,吉利與百度重新規劃合資公司股比以規汽車產業政策的限制,再以極越汽車產品由吉利工廠制造,授權集度獨家經營的方式,實現百度對造車項目的掌控。
雖然夏一平同時身兼集度汽車和極越汽車的CEO,他的實際身份既是百度在合資公司的代表,但也無法回避本質依然是一位職業經理人的定位:「我只在公司的具體運營上有決策權」。
在可以決定公司命運的董事會上他只有一票。
夏一平的第一次職位危機始于今年五月,極越汽車首款車型極越01自2023年9月下 線預售以來,單月銷量一直在幾百臺上下,百度有意撤換夏一平的消息開始在業內流傳。
8月29日,極越舉行端到端AI智駕發布會, 在會后的媒體交流環節,面對記者“極越采取了哪些措施讓銷量突破了一千臺”的提問,夏一平突然情緒失控,淚灑現場,哽咽難以自抑。
他表示,感謝吉利和百度雙方股東的信任,持續的直播讓用戶相信極越還沒死,CEO還活蹦亂跳,極越走出了ICU。
在雷軍發布SU7之后,中國汽車行業出現了一輪汽車品牌負責人親自直播帶貨爭做網紅的跟風現象。
夏一平立下做「汽車界的董宇輝」決心之后,專門設立了一個負責其IP的崗位,從今年5月開始拍視頻,6月份一個月拍了80多條視頻。
夏一度表示,產量無法滿足訂單需求,遭遇了幸福的煩惱。
夏一平沒有對外透露的是極越在當月中旬召開的董事會上,百度方的高管沒有明確后續的30億元投資何時到賬。
夏還在不分辛勞、晝夜地直播,一個月前的廣州車展,極越發布了第三款車型——ROBO X。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
在停擺之前,極越發布的11月份銷量為2485,在智駕網的新能源汽車榜單中排名第22位。
這可以認為極越已經上牌桌了。
在正常的金九銀十,極越實現了最高的銷量,11月份雖有下降,但依然在2000臺以上,單月銷量已超過2023年全年。
在外界包括極越的員工看來,無論從哪個層面而言,極越汽車在市場上的表現都是正在變好。
這一度讓媒體相信CFO突然失聯、裁員40%的消息都是謠言。
04.
客人李彥宏
T君將百度對極越汽車的拋棄歸因于百度沒有戰略定力。
她跟隨夏一平多年,從摩拜單車一直來到極越。
「百度一家年利潤200億的公司,哪怕給極越掏30億元都不愿意,(投資30億)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公司的業務還一直在推動,但當公司確實賬上沒錢希望30億融資盡快到賬時,百度突然不出了。」
極越內部對于百度和李彥宏的抱怨不是始于今日,在過去三年,作為股東的李彥宏消耗自身流量為極越站臺的次數屈指可數,甚至多數百度員工對百度注資的這一汽車品牌聞所未聞,今年極越到百度園區組織賣車,「百度的員工面對我們好像是在看一個陌生的牌子。」
T君在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后曾短暫在美團工作。
美團創始人王興投資了理想汽車11.5億美元,是大股東但并非控股股東,但在T君的印象里,王興在任何場合都毫不吝嗇對理想汽車品牌的認可與推崇,讓其驚訝的是一度但凡想向王興匯報或者隔層匯報的員工,基本都會把車換成理想,因為王興天天在聊理想。
兩相對比,讓人驚訝的一幕發生了今年9月10日極越07上市發布會。
這是極越成立迄今規模最大的一場發布會,在07發布現場的貴賓室內,夏一平與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負責人王云鵬,以「看上去都是主家」的身份歡迎蔚來董事長李斌、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以及李彥宏本人。
發布會開始前段,臺下的李李曾三人的合影還一度在媒體群刷屏。
但令媒體訝異的是,在發布會現場成為新車1號車主的,竟然不是已經在臺下做了兩個小時的、身為股東的、互聯網著名大佬李彥宏,而是極越07電池供應商的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
當曾毓群上臺致辭,表示與李彥宏一樣,英文名字都是Rubin時,臺下的Rubin依然沒有起身盡地主之誼的意思。
她說:「李彥宏在自己投資、主導的公司發布會上成了客人。」
而李彥宏之所以在現場做了兩個小時都沒起身上臺致辭,「是因為同為股東的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僅以視頻形式露面,讓李彥宏覺得不對等,即便在CEO夏一平多次邀請的情況下,依然堅持不上臺致辭。」
「他就像晚清的皇帝,因為外國使臣不下跪而不接見。」
事實上在今日復盤極越的突然停擺,也許在彼時,百度已下定決心不再注資極越,李李彥宏無法以合適的方式上臺表態。
華為、百度、小米幾乎在同一時間宣布進入新造車,華為與百度進入造車的邏輯有相似之處,為自己巨額投資的智駕技術創造落地量產的機會,再吸引其它品牌購買,當汽車的銷量達成規模,其數據可以反哺研發團隊。
今年華為車BU宣布盈利與鴻蒙智行多款車型的熱銷密不可分。
相比李彥宏,無論是職業經理人余承東還是創業者雷軍都是ALL IN造車,幾乎榨干了自己身上的每一份流量價值。
可以說在余承東和雷軍看來:造車失敗不異于身敗名裂。
極越之于百度也是同樣如此,但對于吉利則是九牛一毛。
一方面,吉利正進入關停關轉的戰略收縮階段,在9月20日李書福發布《臺州宣言》后,吉利一系列整合措施雷厲風行,幾何、翼真汽車(LEVC)先后并入銀河,皮卡品牌雷達整合進入吉利汽車集團成為一個部門,極氪和領克合并。
而對于吉利看重的百度的智能座艙和智駕,早在2022年7月4日,吉利控股的星紀時代成為魅族科技 79.09% 的控股股東。
之后成立的星紀魅族發布了手車互聯的FlyMe Auto座艙系統,并同時投資了芯擎科技,布局智能駕駛。
吉利對百度已沒有進一步深度合作的現實需求,在主機廠日益強烈的全棧自研態度主導下,百度在L2、L4上巨大的投入,卻正失去與華為,甚至與Momenta競爭掰手腕的機會。
百度與嵐圖汽車短暫的合作已被華為取代,Robotaxi在武漢擴大了合作,但新一代車型遲遲未能量產。
宣稱AII In AI的百度,據稱已在AI和智駕領域投資了有上千億元之巨,極越本是百度AI量產落地的最后一個終端消費品,極越活,則AI生。
但也許是30億元投資對于今天的百度也同樣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T君說,終于信了那句話,為什么百度每次都站在了風口,又錯失了風口。
極越至今接近猝死的48小時,媒體們在一遍遍復盤,極越的員工也認為自己被綁架在了夏一平與百度的拉扯之中,像入了一個死局。
對于百度類似于賭氣式的撤資,百度與夏一平、員工、車主、供應商都是失敗者。
今天復看極越模式,處在旋渦中的夏一平既是一位被極越刻意打造的靈魂,同時又是百度的資方代表,又是一個接近職業經理人,需要被監管、審計的對像。
他這種扭曲的身份決定了極越的困境。
而在極越一地雞毛之際,百度阿波羅的原創始人之一李震宇也已經離職,加入了具身智能的創業。
在2024年,先后有多家從百度離職的員工創立的公司上市,余凱創立的地平線,彭軍、樓天城創立的小馬智行等等。
百度固然是中國智駕的黃浦軍校,但這一提法也意味著百度自己沒有走出泥潭。
對于極越的潰散,百度忽略了一點 ,互聯網造車企業,畢竟不是輕資產的軟件公司,它撤資關閉的邏輯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而做為主導方的百度對于一家有 15000 多名車主用戶的制造業企業,采用關閉互聯網應用的方式直接停止投資,無視汽車產品需要供應件近乎長達十年的維護、維修、保養,無視智能汽車需要云端、車商軟件系統的 24 小時服務保障,注定在安撫好其員工之后,將面對車主的新一輪維權沖擊。
百度的無預兆撤資不僅是一次毫不負責的莽撞之舉,也大大傷害了中國的新造車品牌,「不買新勢力的產品」正在形成一種標簽式共識。
12月12日原高合汽車項目工程總監楊悅卿發視頻建議極越車主趁現在它的價值反應還沒有那么快的消失盡快處理,「不要抱有幻想,它的售后配件會源源不斷的持續供應。」
雖然12月13日百度聯合吉利發表了聲明,聲稱將對車型進行相關維護與服務,但后續的法律糾纏可能更亂于與員工的拉扯。
昨晚8時,在新一輪極越維權談判中,夏一平回應百度&吉利發布的《聯合聲明》,他本人表示并不認可:「這不是個方案,甚至我覺得連個聲明都不行。」
在午夜凌晨時分,夏一平向員工表示,已和百度、吉利建立了專門針對員工賠償的應急小組,基于全體員工名單和昨天提出的訴求,進行了賠償測算,同時股東方和地方政府也進行了溝通,一起推動問題解決。
而在新的一天即將到來之際,員工和供應商依然在貼身追隨著他,他回酒店休息的愿望已經落空了。
「今天說有資方的人來溝通,但我們沒有看到。」一位憤怒但已十分疲倦的員工說,「我的老婆也要失業了,她們公司被極越欠了5000多萬。」
極越尚沒有破產清算,還是一家可持續運營的公司,后續會有人接盤嗎?
武漢市政府曾被傳是有意向者之一,這與百度阿波羅與武漢市政府相對愉快的合作有關,極越武漢的場地據稱是武漢市免費提拱給極越使用的,但在極越越來越像個笑話的情況下,誰有勇氣做出這樣的決策呢?
極越就這樣走向終結嗎?
一位20多歲的極客向智駕網說:「我真的很喜歡極越01,這一切太可惜了。」
兩天來一直追蹤極越事件的汽車人K君說,「上半年高合倒下的時候,感覺很悲壯,但極越像個鬧劇,讓人氣憤。」
但這就是2024年的冬天,極越顯然不會是最后一家沒有度過這個年關的公司。
【關注智能駕駛,關注智駕視頻號】
關注汽車的智駕時代上智駕網(http://autor.com.cn)
合 作or新聞線索提供,聯系郵箱:editor@autor.com.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