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洛帶中學校師生在2024中小學師生“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展評活動中,取得一個教師組特等獎、一個教師組二等獎,三個學生組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活動由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旨在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幫助學生涵養家國情懷,樹立國際視野,堅定文化自信,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據悉,由洛帶中學教師劉芳池帶來的主題展示課《川劇-柳蔭記》,結合四川的特色——川劇,選定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傳說,采用了《柳蔭記》中的選段作為課堂主題,底蘊深厚,承載民族智慧,又有著跨越國界、觸動人心的力量,最終獲得教師組特等獎。
洛帶中學英語教師劉夢玲結合高一教材第一課的內容,選擇了《道德經》中的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過解析這句話的深層含義,以中國的發展歷程為例,說明了中國的發展正是遵循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原則,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國家的復興夢。不僅提升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也加深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認同,最終獲得教師組二等獎。
獲得學生組二等獎的洛帶中學日語學生張艾玲主題展示《樂不思蜀的故事》,將視角放在洛帶中學八角井原址,用日語講述了蜀后主劉禪“樂不思蜀”的故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通過比賽讓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在鍛煉中得以提升,領略到因語言文化差異而產生的獨特魅力,從更廣闊的視角去欣賞和傳播中國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洛帶中學俄語學生鐘葉若汐主題展示《中國傳統服飾》中,用俄語介紹中國傳統服飾。從糾正發音,到熟悉文本,從學生知識儲備逐漸增長到能力的逐漸提升,最終呈現出較好的效果。
指導教師劉佳賀、洛帶中學俄語學生羅玉平的主題展示《中國建筑文化-客家土樓簡介》獲學生組二等獎。劉佳賀表示,參賽之初,她和學生一起合作確定主題、尋找資料,最終選定了身邊的“中國故事”——洛帶古鎮中的客家土樓簡介。一方面想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中國文化,一方面想鍛煉學生用俄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通過參加本次“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愛國主義主題展示活動,堅定了洛帶中學師生用語言橋梁和多元形式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魅力的信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