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chǎn)家庭選擇留學的其實占比最多,基數(shù)最大。但拿到的結(jié)果也是分水嶺極大,有的確走出來的,精英打工人人設(shè),也有自己搞項目去的,還有通過婚姻找對人了,但占比都比較少。大多還是塵歸塵,土歸土,留學幾年,鍍了個金。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當濾鏡褪去之后,從英國回國后,大部分的中產(chǎn)留學生其實都在裸泳。只是還留著念想,不肯醒來罷了。今天我們聊下大部分中產(chǎn)留學生的結(jié)局。
No.1 家里一年50w+投入,回國月薪8k上下,有的干脆工作都不愿意去找,嫌埋汰
留學前,很多學生都覺得自己是最靚的仔,好歹自己也是985&211出身,或比較猛的財經(jīng)類一本。又拿的英國qs前百或前50的offer,這么一套名校系列加成,不成功是不存在的。不好找工作也是不存在的,想著畢業(yè)不能說年薪百萬吧,回國年薪50w應(yīng)該是可以的。
但事實上了?事實是畢業(yè)后,想留英求職難。太多崗位都需要你本身有身份,你一個國際學生,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通過2年的psw簽證。就是杯水車薪。能熬出的有,但普通家庭或富裕家庭的居多,中產(chǎn)的很少。中產(chǎn)的命格是家里有點小錢,但不多。不能吃悶虧,也不太愿意將就,也沒有留下來猛干的欲望,更不能像富裕家庭一樣花大價錢直接拿結(jié)果。所以大多都只能被迫回國了。
人生第一次重擊就是求而不得,只能回國,回國后發(fā)現(xiàn)留學紅利好像也不在。市面上的求職人數(shù)太多了。應(yīng)屆畢業(yè)生身份不好使,很多被裁員的都在將就,自己剛剛步入社會還水土不服。舊有的學生思維還不能在這一刻完成輪轉(zhuǎn)。所以悲了個催的,發(fā)現(xiàn)好的資源太難弄了,好的崗位也太多人競爭了。家里又沒資源鋪路,好多先能糊口的都是那種家里有一定關(guān)系,畢業(yè)后直接就可以進的。但也只能說是安穩(wěn),回來薪水可能就8k上下附近。這還是家里使了勁,外加自己學歷也達標了,突然領(lǐng)悟到,現(xiàn)在的篩選可能比高考體系還要錯綜復(fù)雜。
還有些學生嫌棄工資低,上班遠,家里也不太愿意讓他們?nèi)ゴ蟪鞘邢够?。就想著一個小孩,就在自己身邊好點,然后盡是一些軟話,不讓孩子蹦跶,希望他們安穩(wěn)。要么考個公,好在穩(wěn)定。于是一合計,反正好的崗位也搞不到,不如隨了爸媽的意思,于是又咔咔準備考編上岸,又是一條不歸路。
中產(chǎn)家庭有些父母其實眼窩子也淺的,這種淺其實是因為他們的安穩(wěn)帶來的。他們那時候吃到了時代的紅利,覺得自己這樣也挺不錯的。希望子女能繼承,但繼承不了一點。他們的求穩(wěn)思路會讓自己的孩子先是讀很多書,然后再考公考編,上岸后,在一個穩(wěn)定的地方成功和這個社會脫節(jié)。實際上大多這類家庭后面都在開始走下坡路,而且會慶幸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其實沒必要,還不如趁著這最好的年齡,讓孩子在大城市可勁的折騰。不要管他們?nèi)ハ?,不要穩(wěn)他們薪資,讓他們在一線城市好好去感受下錢的流動。掙扎久了,欲望什么的,對這個社會的認知什么的都有雛形了。這時候就是他們會發(fā)力的時候了。其實中產(chǎn)留學生的孩子是需要破開一層固有的認知薄膜之后才會迅速改變的。
No.2 選擇留下來,好像不卷了,但好像也沒太多意思
能留下來的那波中產(chǎn)留學生,其實屬于能卷的,學歷啊語言能力啊,運氣啊其實都不錯?;玖羲拇筮@種的多。留下來之后,工作五年,發(fā)現(xiàn)自己雖然peace了,但斗志也磨沒了。
就英國現(xiàn)在是絞肉機,只是工作這種狀態(tài),會很快讓自己之前的斗志磨滅了。尤其是前期那種拿到工簽的學生,在五年后拿到身份后,會開始懷疑人生了。留下來到底值不值?之后有什么新的規(guī)劃,上岸后自己的路怎么走?又開始有新的篇章讓自己懷疑人生了。
就好多留子就是這樣的狀態(tài),而且拿到身份后,差不多也要快30了。這個年齡,有些還沒步入婚姻,有的在恐懼婚姻。家里其實對于你留下來是不支持的,但又不得不放手。你在英國雖然看似拿到了最大的身份果實,但好像也沒有過的很好。
畢竟很多這類留子依舊是工作思維,沒有副業(yè)思維和老板思維。所以搞錢不多,在英國其實過的也一般。還不如國內(nèi)滋潤。父母這時候年齡也大了,老催婚。自己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而且壓力大,怕過早的進入會是對他們的不負責,于是干脆就拖著。遠隔兩地,相互拉扯。
我這邊和太多留下來的學生聊過,混的好的有,但真不多的 。不過好處是,精神蠻自由的,都有自己的愛好,很有生活感。和國內(nèi)的社畜面貌會有很大不同。只能說有所失也有所得吧。
總了個結(jié):中產(chǎn)家庭的留學生,其實是很擰巴的,想要破圈吧。又被一層無形的東西束縛著,首先是欲望不夠強,再有就是道德感太強,從小又是教育資源堆出來的。競爭意識很強,但又缺一點靈性。所以來回在好學校,不錯家庭背景加持下,其實內(nèi)心很佛系,自己要什么,沒啥動力。喜歡得過且過。
還有的是那種在留學期間,經(jīng)歷過差異化改造的,畢竟身邊的同學。有的真的是壕無人性。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夠自己一年。看到更好的世界后,就想著要改變。但又找不到融入的方法論。干著急,把自己整的很自閉。從而心態(tài)上發(fā)生根本改變的也很多,有的迷失了,有的找到自己下一步目標的也有。
留學對中產(chǎn)家庭來說大體也是好事,在這個期間,接觸到各種不一樣的人之后?;貧w社會,他們開始會更快去思考一些東西的。就下面的路該怎么走?有一個大概的方向,優(yōu)點是,很難往下走,向下兼容不了一點。但能不能向上,就看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