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塊5泡面檔口刺痛了誰的良心?”
最近,濟南大學舜耕校區因為一個食堂的泡面檔口掀起了熱議。
事情的起因,是食堂內一個大叔經營了多年的泡面的檔口,幾年來,他一直以3.5元一碗的價格,為學生提供泡好的方便面。
這個價格貴不貴?
我們拿市場上暢銷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面”舉例,以前零售價是2.5元一包,現在漲到3塊。
我們給大叔算批發價,2塊,也就1塊多的利潤,
燒熱水+檔口租金+人工費,也就一個鋼镚的利潤,很良心了。
而且康師傅漲價了,大叔沒漲價,還是3.5。
但就是這個良心的檔口,沒有換來良心的對待。
最近,該校區突然新開了一家超市,也賣起了煮好的方便面,一樣的面,但價格卻高達10元一碗。
此外還有“升值”服務,加個青菜,要2塊,加多點菜,5塊。
同樣的升值服務,食堂的大叔檔口也有,只不過是加雞蛋1元,加青菜0.5元。
市場經濟,定價自由。
面對如此懸殊的差距,學生大多數是去食堂吃,超市主要賺一個食堂關門,超市繼續營業的時間。
但后面的騷操作來了,近期,賣3.5元泡面的大叔檔口關了……
而后,濟南大學的很多學生表示不滿,質問學校管理部門。
面對質疑,超市老板在學生群中的發言:“價格很合理,(我)兒子在清華上研究生,啥也不解釋。”
好一個兒子在清華上研究生,感情超市老板培養出狀元的人呢。
后來有記者采訪此事,一名學生告訴記者,該超市老板曾聯合檔口漲價到每份10元,但遭到拒絕,而該檔口正是因拒絕漲價被超市老板通過找領導關系,給逼走了。
不過該說法被學校后勤部門否認。
還有一名學生證實,這位泡面大叔已離開學校,大叔告訴自己朋友要離開的時候,眼淚都在打轉......
02
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一天的伙食費也就30元左右,10元一份的泡面自然難以接受。
但3.5元的泡面,卻在10元泡面前敗下陣來。
這叫什么市場經濟?這就不是市場經濟!
超市賣得太貴嗎?可以貴,機場、高鐵的泡面也不便宜。
但問題是,到底是什么力量驅走了3.5元的泡面呢?
這就是長期以來,普遍存在于全國中小學、高校里面“特許經營”了。
大概從十幾年前開始,我們的中小學,乃至高校的管理越來越封閉,要問理由,都是清一色的:
為了孩子學習,為了學校秩序,為了學生健康……
與此同時,學校里的食堂、超市、書店,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雖然時不時地都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但很多學生、家長不得不為此買單。
問題大了,鬧出新聞了,最后也不過是“自查自糾”,“道歉整改”了事。
在這樣的環境下,學校里面的經營企業,實際上是一種特許企業。
因為學生大部分的消費,不得不在學校內進行,于此同時,學生想出校門的難度越來越大。
我記得我高一的事后,學校是允許學生晚自習前去校外就餐的,但到了高二高三,就變了只允許父母從柵欄外面送餐。
后來聽說,現在送都不讓送了,只能統一在學校內吃。
大學也是,以前讀大學出入校門自由,現在費勁了,閘機必不可少,外人很少能進來,有的高校甚至不讓外賣入內……
作為對比,包括哈弗、耶魯在內的全球各地的知名大學,以及絕大部分國家的大學,是根本就沒有閘機和門禁的可以自由出入。
世界上最好的生意,就是關起門來做生意。
因為蛋糕很大,但能參與進來的人不多。
至于誰有資格在里面做生意?你猜。
我們拿“鼠頭鴨脖”事件的主角江西中快餐飲來說。
中快的創始人叫李平金,在做校園團餐前,身份是某地地勘局總務處的處長。
還有2021年河南新鄉的戚城中學,當時有30多名學生在吃完學校的“營養午餐”后,出現了嘔吐、拉肚子現象。
事發后,校長面對記者,掩面痛哭,說食堂不能換公司,理由是:“因為這是教育局招標的。”
03
在正常的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可以受到消費者的監督,社會的監督。
但在學校的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只受學校管理部門,以及上級部門的監督。
本質上,是一個特許經營的壟斷性產業。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今天的“泡面價格戰”的爭議,和千千萬萬起校園食品安全事件,在矛盾源頭上是一致的。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但它卻觸及了房間里的大象。
渠道生意,是資源的浪費,是壓制市場活力的毒瘤,本質上,也是對營商環境巨大的破壞。
今天我們高呼要破除阻礙市場經濟發展的因素,要讓市場經濟走向法治化軌道。
對此,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意見:
不妨先從開放校園大門開始,從破除壟斷經營開始。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