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探店
#hz,508
今年開年剛復(fù)工的時候,吃到過一家店,性價比很高。當(dāng)時點了三個菜,57塊錢,撐到扶墻出。
店名說出來,也許還有印象,叫紅海小吃。
本來以為這樣的店,這樣的價格,在杭城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沒想到臨近年末,又讓我挖到一家類似的店。那感覺,像是和年初的我打了聲招呼。
這家店在景芳的一個小巷子里。不算大的廳堂,橫七豎八地擺放著四五張桌子。
菜單白底黑字,塑封好,就擺在最里面也最顯眼的大桌上。
我掐著飯點到的,碰上店里生意好,我看老板娘忙進忙出,所以點菜的時候就自己動手寫。
菜的種類也豐富,A4大小的菜單雙面打印,滿滿寫了三列。
價格還是那么讓人吃驚:基本上的菜不超過20塊,一些貴一點的肉菜,比如牛肉、牛蛙等,也只要三十多。
平時能想到的家常小炒都有,還賣蓋飯和面食。什么雪菜毛豆、蒜苔炒肉、地三鮮、紅燒雞塊......嗯,我的選擇困難癥又犯了。
撓頭選了很久,最后還是聽了老板娘的推薦,要了酸菜魚和兩盤小炒菜。
因為價錢便宜,這里成了附近的工人和打工族的食堂。
于是你能在店里看到很多穿著工作服的,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面孔。他們和老板娘很熟絡(luò),進來不用看菜單,老板娘也大概知道他們要點些什么。
有位阿姨一進門,老板娘就大喊:“手機上的信息我看到了,菜給你準(zhǔn)備好了,直接拿吧!”
等菜的時候,撲面而來的是因為店門時開時關(guān)竄進來的冷風(fēng),還有店里的一股煙火氣。
酸菜魚用比我臉還大的盆裝,黑魚片切的厚實,上面撒一層胡椒粉和熱油,很香。
魚肉不是那種薄如蟬翼的切發(fā),但吃進嘴里也意外有一種滿足感。
辣度可選,我要的是微辣,剛好刺激口腔和食欲。
剛吃兩片魚肉,就忍不住讓老板娘把米飯端上來。
酸菜夠勁,吃不出怪味。
別出心裁的,廚師還在魚里滾進了嫩豆腐。
記得小時候,家里吃一次酸菜魚后,剩下的酸菜和燙也會被父親拿來滾豆腐。
吸滿酸辣湯汁的豆腐像被附上一層新的生命,不失嫩滑的同時又變得尤為下飯。
滾滾燙燙,在細雨飄搖的冬天里也更受歡迎。
酸辣土豆絲 ,是一道幾乎每一家熱炒店都會有的菜,但要做好,還是需要費點心思。
土豆絲切的必須夠細,大小要均勻;下鍋前,先用清水洗一遍,這樣會減少吃起來的淀粉感。
火候不能太過,否則會有糊味,也不夠脆爽。調(diào)味嘛,酸、辣、咸、鮮調(diào)和適中,不爭不搶,為佳。
他家的土豆絲,前面兩點做的不錯。手工切絲,難免有幾根不那么勻稱;吃起來也足夠爽脆。
只是這調(diào)味,稍有失手。個人感覺,酸和辣都不夠突出。也可能是因為我點菜的時候和老板娘說,自己不太能吃辣,所以她讓師傅留了手。
但是這一盤量大的土豆絲,8塊錢,倒也不會再追究什么。
還有一道回鍋肉。
肉片一看就用大油煸過,焦香焦香的。配料是洋蔥、青紅辣椒和大蒜,也是經(jīng)典搭配。
五花肉肥瘦相間,因為油寬,吃起來很香,濃油赤醬的,和米飯是絕配。
雖然油寬,但不肥膩。
青紅椒還保留這一些些脆度,說明火候掌握的也好。
三道菜加起來,一共55塊。付完錢,和老板娘見到聊了兩句,她又馬上鉆進廚房里忙碌。
小店的旁邊是個農(nóng)貿(mào)市場,采購食材方便,所以菜的單價就便宜點。
“來吃的都是些工人、熟客,吃慣了,也不好意思漲價。反正薄利多銷嘛。”
是家很簡單的小店,吃過,有煙火氣,有人情味,我也就簡單的記錄下來。
燒的就是家常菜,不必特地趕過來打卡。店名很直白的,我到時候放在評論里。
如果下班不想做飯,過來點個魚,點個炒菜,小酒咪咪,也挺好。
本圖文版權(quán)歸小O獨有,
歡迎留言,嚴禁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