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成都樓市其實打的就是明牌,普通購房者最穩妥,也是最簡單的買房建議就一條,不迷信預期,看租金(居住價值)。
特別是2025年開始,對于成都購房者而言,買房看租金表現很重要!
做成都樓市分析這么多年,我經歷了成都的幾輪漲跌,前些年很少給購房者建議看租金。
以前成都城市快速擴張,人口快速增長,樓市變量太多,租金只能作為買房的輔助依據,很難作為主要依據。
因為大家花錢買房,買的不只是房子本身,而是房子周邊的學校、交通、醫療、商業等等的全部配套設施,以及對區域經濟向上發展,財富和人才向該地聚集的一個預期。
租金是影響居住價值的核心變量,但居住價值又不能完全代表房價。
一個區域學校、交通、醫療、商業全都不行,只要有預期,就能把房價給抬起來。
比如早期成都天府新區,很多地方根本租不起價,但房價依然從早期的幾千漲到2021年的兩萬多。
前幾年的視高,別說租金,連租房的人都沒幾個,高點照樣能賣到一萬七八每平方米。
前些年我不提,但近兩年,我其實已經提到很多次了,特別是從明年開始,租金表現應該是成都購房者買房考慮的重中之重!
因為成都城市擴張、人口快速增長的階段,早就已經過去了。
以小見大,從成都地鐵修建就能看出來。從以前的大刀闊斧,到現在的謹慎又謹慎,城市不能永遠快速擴張,房價也不能只靠預期去漲。
過了擴張階段,靠預期漲上去的房價,就會憑預期跌回去。
租金這個東西,你可以相信,也可以不信,這取決于你是把房子當作商品看,還是當作籌碼在看。
如果你把房子當作下注的籌碼,租金毫無意義,因為租金代表的是確定性,而你賭的則是未來的不確定性預期。
可現在成都存量階段,預期再高又能有多高?
即使有預期在,兌現的時間也會被拉長,房價漲到5萬,用2年還是20年,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存量階段看租金,算是房產圈的一個共識了,與其說是看租金表現,不如說是大家在低預期階段買房,追求更具有穩定性的居住價值!
為什么我會說明年買房,租金是重中之重?
因為如今樓市很多牌,已經打在明面上了,現在很多購房者可能還抱有預期幻想,等明年也會逐漸接受現實。
1、止跌回穩是不是明牌?字面意思大家應該都理解,以前提房住不炒,不少人不相信,結果前幾年被樓市毒打,現在說止跌回穩,沒什么上漲預期了,重點是保住整體房價不跌,以前的購房者,心里多少都帶著投資的想法,現在購房者基本上都是自住,既然是自住,看的就是現在有什么,而不是未來有什么。
2、供地減少是不是明牌?成都今年控制土地供應,其實控制的是一些空置率高,配套表現不佳,區域內還有大量空地的區域,這些區域的具體表現就是租金表現差,對于這些地方控制土地供應,缺錢就會成為區域的大問題,不賣地,修配套錢從哪里來?面臨的就是各項配套的兌現時間會無限拉長。
簡單講,在沒有漲價預期的基礎上,租金低的區域配套兌現的時間更容易被拉長。
既然房價都漲不動了,大家花錢買房,自然是買位置、配套更好的,區域設計、品質,改善性更強的,而不是未來不知道多久能來的預期的。
畢竟時間成本也是成本。
租金自然應該成為未來成都買房的重要指標。
粗糙的看,在成都從區域角度,租金表現最好,居住屬性最強的,五城區+高新區當之無愧。
但買房不是判斷題,而是選擇題。
不能單純看區域,更應該看的是具體房源,看同等價位作比較,誰的租金表現更好。
新房可以參照周邊二手房,二手房可以看本小區。
300萬的兩套房子,A房子租4000,B房子租7000,理論上B相對A穩定性就更強,風險也就更小。
反正房子也漲不動,花同樣的錢,買一個居住價值更高的,風險更小的,不比什么都不方便,風險還更大的房子強?
看租金表現或許不會是一個最完美的購房依據,但不可否認,對于購房者而言,在成都存量階段,是一個盡可能規模風險,做更有利居住屬性價值判斷的重要依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