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愛好者不難發現,過去一年多,安踏跑鞋在馬拉松賽場的“出鏡率”越來越高,品牌在專業跑步領域的存在感也變強了。
剛剛結束的2024年廣州馬拉松,安踏以賽事頂級合作伙伴的身份,為26000多名運動員、精英跑者及大眾跑者提供裝備服務。這在過往難得一見,實際也是安踏跑步歷史首次與國際田聯金標賽事合作。
根據極度配速數據顯示,本屆廣馬,破三選手穿著安踏品牌跑鞋的比例達到17.07%,在所有品牌中位列第二;其中,破三女子選手穿著安踏的比例達到28.22%,高居第一。同時,男子組前三名、女子組亞軍和季軍都穿著安踏的跑鞋。這既得益于安踏和廣馬的合作,也與安踏加速布局專業跑步息息相關。
安踏跑步總經理程旸告訴懶熊體育:“安踏跑鞋原來一直存在,而且生意量比較大,主要面對大眾跑者。但安踏從去年堅定了要做專業跑步,要從馬拉松賽事去切,要鞏固品牌的專業性。”
安踏品牌CEO徐陽參加懶熊體育·第八屆體育產業嘉年華時曾提到,對他來說,安踏最大的風險是垂類品牌對市場的瓜分,與之相應的,安踏需要把每一個把細分市場當作一個垂類品牌去做。
不難發現,安踏跑步便是依循著這樣的思路,在短時間內,依靠專業度重新建立起品牌認知。如果想知道這一年多來,安踏跑步究竟做了什么,此次廣馬便是一個很好的窗口,具體來說,安踏C202 G9、貝克勒和廣馬,或許就是理解安踏跑步當下戰略的三把鑰匙。
C202 G9,尋求輕與性能的平衡
廣馬比賽期間,身為安踏跑步代言人貝克勒“跑馬上任”,正式就職安踏非洲跑步總經理。同時,一雙他與安踏共創的C202 G9也隨之推出——這雙競速碳板跑鞋搭載了安踏最前沿的鞋類科技,卻意外定價999元,因而被認為是安踏最具性價比的競速跑鞋。
當下,各大運動品牌都有將競速跑鞋和實戰籃球鞋做輕的趨勢,一雙鞋要多輕才算輕?貝克勒參與設計安踏C202 G9的過程,或許能給這個問題提供一些參考。
最開始,安踏打算把這雙鞋往輕了做,第一版做出來,單只重量只有95克,但是輕也意味可能會損失性能。
“對于我來講,做這雙鞋最大的困難,是思路上的困難。做得很輕,但是性能差點,或者性能好,但是稍微重一點,到底選哪條路?”程旸回憶說,“既然這樣的話,我們就找世界上曾經跑得最快的人來解決這個問題。”
于是,貝克勒參與進安踏C202 G9的設計過程,他會親自上腳,然后給到回饋。貝克勒對那雙95克的版本并不滿意,且認為跑鞋不能為了輕而輕。貝克勒的表態,給安踏C202 G9的設計思路定下了方向,那就是要在輕與性能之間做平衡。
幾個月時間里,安踏將C202 G9前后改版6次,鞋子的重量也從最初的95克不斷增加。直到今年9月,貝克勒發布抖音視頻,給單只重量已經達到165克的C202 G9,打了10分的滿分。
作為安踏競速C家族的最新成員,C202 G9是一雙適配全馬330以內運動員和精英跑者的比賽用鞋,適合全程勻速跑法。跑鞋中底采用雙層氮科技PRO+輕量滾動碳板,大底為全掌液態止滑橡膠,A-WEB弦科技鞋面則提供支撐與高透氣性。
在貝克勒看來,一雙追求輕量化的跑鞋,尤其要重視性能與體驗感。安踏方面也體會到了貝克勒對產品超乎想象的了解和敏感。比如當鞋子改到第五版時,一位安踏產品經理實測跑出破三成績,且認為性能全程無衰減;國內多支專業運動隊也在試穿后,給出可以滿足競賽PB的評價。但貝克勒仍舊指出該鞋“整體性能在20公里后會衰減,無法滿足比賽需求”。
于是,第六版又根據貝克勒的意見,在此前基礎上加厚了腳趾下方的氮PRO中底、將液態止滑橡膠大底鋪滿全掌、增加內置鞋墊等等。這些改動導致鞋子的重量直接增加了約40克,讓單只42碼重量來到165克。這才收獲了遲遲到來的滿分評價。
據程旸透露,這樣一雙貝克勒親自調試、團隊反復改版、用上了安踏跑步最前沿科技的競速碳板跑鞋,原本要定價兩千多。但實際發售的時候大家發現,它標價999元。
“每一個品牌在競速跑鞋上都會有一個自己的標志性的產品,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大家意識到安踏有這么一雙鞋。”程旸表示,在碳板跑鞋領域,安踏是后來者,必須得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差異點。
在他看來,C202 G9是承載今年安踏競速C家族創新性的代表。這種創新既包括技術上的創新,比如使用了特殊調制后更輕量化的氮PRO材質;也包括營銷上的創新,即通過一個出人意料的價格和跑者做溝通,讓他們更易感受到安踏的最新科技。
專業要突破,不妨慢工出細活
回顧安踏C202 G9的誕生,貝克勒的試穿反饋固然關鍵——身為代言人,他通過自身影響力向外界展示安踏的產品,也深度參與了產品研發。但貝克勒的貢獻還不止于此,身為新任安踏跑步非洲總經理,他和安踏的合作超越了傳統的代言模式,其集中體現便是“高原C計劃”。
自從去年雙方開啟合作后,安踏參與了貝克勒創辦、位于埃塞俄比亞的高海拔跑步訓練基地的建設,并持續把中國跑步運動員輸送過去進行訓練。西藏中長跑馬拉松隊就是首期前往訓練的隊伍。
這類合作,可以為中國馬拉松運動員提供世界頂級的訓練交流平臺。西藏隊教練格桑接受跑野大爆炸runyeah采訪時曾提到,在訓練場追上非洲運動員,這種體驗所帶來的信心是無可比擬的。實際結果也初見成效,西藏隊的次仁措姆非洲特訓歸來后,在9月22日奪得衡水湖馬拉松國內女子冠軍,并將自己的PB提高了整整3分35秒。
而另一方面,在運動隊遠赴高原訓練之際,安踏會為他們提供跑鞋等裝備資源。安踏競速C家族中的C10 PRO、C202 6代 PRO及此次發售的C202 G9等產品,都是運動員們高原訓練時穿過的跑鞋。對于安踏來說,專業隊訓練是十分寶貴的實測機會,除了貝克勒,西藏、貴州和云南等專業隊均上腳過安踏研發中的新鞋,并提供專業反饋。
C202 G9就是在此種合作模式下,經過多輪改良,最終滿足了貝克勒的嚴苛要求。其誕生不僅體現安踏制鞋工藝的提升,更呈現出安踏全新的造鞋思路——即通過與運動員的深度合作,借助他們的經驗與專業見解,推進產品研發。
當然,這種合作方式會將產品的打磨時間無限拉長。不過慢工出細活,或許正是安踏想要的。徐陽曾在接受晚點LatePost采訪時提到,自己管理始祖鳥多年,得到的一條重要經驗是“產品就是品牌”。毋庸置疑,打造一款好的產品,本就需要更精細地打磨,更長期的投入。
某種程度上,重新布局專業跑步,與運動員合作打造專業競速跑鞋,都說明對目前的安踏而言,其提升品牌化的關鍵一招,就是打造更具專業度的產品。
所以即便貝克勒打了滿分,安踏仍舊招募了333名廣馬參賽者參與眾測,把廣州馬拉松變成了C202 G9的大型試穿間。在12月8日進行的比賽當中,兩位穿著安踏C202 G9的選手分別奪得廣馬全程女子組亞軍和季軍。這是這款鞋首度登上領獎臺,成績也證明了C202 G9的性能。
從高原跑向廣馬,安踏跑步提速布局
研發階段走得慢,在其它方面就需要爭分奪秒找回時間和存在感。
2023年3月,安踏發布財報,集團營收首次突破500億大關,成為中國運動品牌市場的領跑者。彼時,安踏沒有停止對主品牌的變革,在立足專業運動、將垂類做成品牌的整體思路指引下,跑步業務成為變革的重中之重。
實際此時起步,已經算晚了。當安踏決定發展碳板跑鞋時,市面上,不僅耐克和阿迪達斯有著多年布局,像特步、361°等國產品牌的碳板跑鞋也兼收了市場與口碑。
去年開始,安踏對產品線進行收束調整,從大眾和專業兩部分同時發力。截至目前,安踏跑步已經打造出安踏競速C家族、馬赫系列為主的體側訓練鞋、以“旅步”、冠軍系列為代表的緩震跑鞋等適配多樣化運動需求、多種穿著場景的產品矩陣。
“安踏一直是一個大眾品牌,會保持自己的特性,像今年的PG7和冠軍都是針對大眾的產品,會繼續做。同時那些針對精英選手的專業跑鞋,它適配度沒那么大眾,就盡量讓價格不設置太高,用大眾的價格來服務于更多跑者。”程旸說。顯然,安踏C202 G9就是遵照這種科技平權思路推出的產品。
重新梳理的產品體系,為安踏出擊跑步賽事提供了底氣。2024年廣州馬拉松是國內跑圈今年最后一場重大賽事,也是安踏跑步首次與國際田聯金標賽事合作。
由于馬拉松賽事的品牌合作都有一定周期,找到能夠切入的頂級賽事并不容易。不過安踏并沒有干等機會垂青。一年多以來,安踏已經與多項馬拉松賽事展開合作,例如合肥馬拉松、雄安馬拉松和南京高淳馬拉松等。在廣州,安踏也于去年攜手過廣州黃埔馬拉松賽。
同時,安踏還加大了贊助專業運動員的力度,簽約貝克勒,贊助西藏、貴州、云南等專業隊,與一批國內頂尖的馬拉松運動員合作。比如此番奪得廣馬全程男子組國內冠軍的陳天宇,便是安踏簽約運動員之一。
當然,一切的品牌行為,最終要落到消費端,讓跑者愿意為品牌買單。如前述提到,安踏會運作國內專業運動員前往非洲訓練,對于普通大眾跑者,安踏則通過開展安踏C202精英訓練營、安踏C跑團等方式,為跑者提升訓練和溝通交流創造平臺。
在程旸看來,品牌要成為跑者的選擇,并不是給一些優惠券或者搞促銷這么簡單,而是要能夠陪伴跑者成長。“我覺得為跑者創造價值,跑者也會為你創造價值,我幫助不怎么跑的人變成能跑的人,幫助能跑的人成為更好的跑者,甚至刷新PB,我覺得這個就是彼此的一種連接。”程旸說。
一直以來,馬拉松賽場的品牌營銷屢屢引發爭議。隨著廣馬圓滿結束,2024年跑步市場的營銷競爭要告一段落了。此次,最后交卷的安踏,或許為行業提供了一個獨特案例。它表明代言人的價值不止體現在廣告上,也可以作用于產品上;而好的產品,反過來就是最好的廣告,也是做品牌的底氣。
從最頂級的競速跑鞋C10 PRO,到極具性價比的C202 G9,再到為普通跑者打造的PG7緩震科技平臺,安踏以產品為核心,與運動員深度合作,增加賽事贊助,通過社群和訓練營服務跑者,數位一體布局,最終將戰略收于“大眾”二字,將近兩年來安踏的諸多動作連在一起看,或許正可一窺其在跑步領域后來居上的方法論。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