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歷經40多年幾代人的艱苦奮斗,終于完成了一項世紀工程,那便是將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完成 “鎖邊合龍”,外媒驚嘆不已,人類征服沙漠的壯舉又一次在中國上演,那么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究竟是什么意思?難道只是為了防止沙漠擴散那么簡單?
塔克拉瑪干沙漠順利“鎖邊”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我國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北側毗鄰天山山脈,南至昆侖山脈,西接帕米爾高原,東抵羅布泊洼地,沙漠呈橢圓形,東西長度超1000公里,南北寬400多公里,總面積高達33.76萬平方公里,占整個新疆總面積的20%,比越南面積還要大,是我國境內最大沙漠,占全國沙漠總面積的49%。同時塔克拉瑪干沙漠還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僅次于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炎熱干旱,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甚至只有四五毫米,但平均蒸發量卻高達驚人的2500毫米到3400毫米,且這里沙塵暴頻發,水資源匱乏的同時,還時有發生洪水,環境極為惡劣,因此這里被稱之為 “死亡之海”、“生命禁區”。
且由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黃沙流動性極強,在風力的作用下,如果不進行干預,很有可能一步步向外擴散,吞噬周邊綠洲水源。為阻止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擴大,我國科研人員和治沙工作者在1978年,便開始對塔克拉瑪干沙漠進行綜合治理,經過40多年,耗費60萬人的心血,在沙漠外圍修建阻沙防護帶,防護帶主要由胡楊、梭梭、紅柳等固沙苗木組成,并利用麥草、稻草、蘆葦等在流動沙丘上扎設方格防風墻的方式,依次設立高立式沙障、草方格、寬林帶三道防線,一點點將流沙固定起來,讓沙漠不再向外擴散蔓延。
截止到2023年底,這一防護帶已經長達2761公里,但仍剩下285公里的空白區,這部分空白區位于沙漠南緣的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和于田縣,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南部,風沙危害最深、條件最惡劣,也是工程難度最大的區域。
2023年11月,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正式打響,經過治沙工作者一年的辛勤付出,2024年11月28日,終于補齊285公里“缺口”,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全長3046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徹底實現鎖邊“合龍”。這一偉大的沙漠治理工程,再一次讓全世界見證了中國人的智慧和創造力。
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合龍”,究竟有何特殊意義
對于我國來說,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順利“鎖邊”,是歷史性時刻,也是一個新的開始,在成功阻止流沙蔓延后,下一步便是如何真正讓塔克拉瑪干沙漠逐漸走向綠洲化。實際上,遠古時期的塔里木盆地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是在經歷了多次海侵和海退,受周圍山脈抬升等地質影響,最終走向干涸,形成塔克拉瑪干沙漠。雖然這里年降水量極少,但受遠古時期留存和冰雪融水滲透,以及特殊的地質條件影響,使得這里地下水儲量極為豐富,此前據專家估計,塔克拉瑪干沙漠地下蘊藏著228萬億立方米水資源,幾乎相當于五大湖的10倍。
但由于沙漠特殊地質,導致表面無法存水,地下水也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如今塔克拉瑪干沙漠已經成功被“鎖住”,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可以從外向內,利用塔克拉瑪干豐富的地下水,一步步深入開發這一“人類禁區”,真正讓這座困擾中國幾千年的沙漠,發揮其前所未有的價值和作用,這何嘗不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未來不只是在沙漠種地植樹,沙漠中的一些鹽堿地,甚至還能模仿海水,養殖水產,今年9月初,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養殖的螃蟹便已經陸續上市,外媒無不震驚,中國人再一次把天方夜譚變成了現實。
更關鍵的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曾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見證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如今,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建設,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價值再度顯現。該沙漠西側的中亞地區,是強化“一帶一路”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戰略樞紐,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關鍵窗口。
目前已建立的多條中歐班列,均途徑中亞國家,通過中國與中亞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及互聯互通的加速,我國內陸腹地、東部沿海等地區,可通過國內發達的交通網,從西部出境,經中亞抵達中東、歐洲等地區。而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則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戰略通道,和若鐵路、格庫鐵路和南疆鐵路均從沙漠周圍直通邊境,過去受沙漠惡劣條件影響,我國在邊境的交通建設、運用以及維護上,受到了極大阻礙,但如今塔克拉瑪干沙漠已經順利鎖邊,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在沙漠邊緣的鐵路、公路設施將不再受到黃沙危及,未來隨著塔克拉瑪干的不斷綠洲化,我國有望建設直接穿越沙漠的交通運輸線,有利于進一步縮短我國抵達邊境的速度,提高運輸效率。與此同時,也將有更多的人口和產業向塔克拉瑪干聚集,為我國西北邊疆地區注入新的活力,屆時,一帶一路將徹底被打通。
另外,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成功鎖邊,也是我國在治沙領域的一次新的突破和創新,未來有助于我國也可利用生物治沙、工程固沙、光伏治沙等一系列技術,造福更多人類。比如阿拉伯半島上的沙特、也門、阿曼、阿聯酋等國家,雖然油氣資源豐富,經濟比較富裕,但國內沙漠廣布,適宜人類生存的空間十分有限。沙特作為阿拉伯半島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境內沙漠面積高達86萬平方公里,幾乎占國土總面積的38%,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沙漠魯卜哈利沙漠,便覆蓋了沙特整個南部地區,另外還有大部分阿曼、阿聯酋、也門等國家,面積高達65萬平方公里,這里氣候條件極端、降水稀少、人跡罕至,且沙漠中的沙丘在動向風的作用下,還在不斷遷移。而我國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鎖邊合龍工程,也讓沙特等國家的沙漠治理看到了新的希望。未來,這一防沙治沙工程也將形成新的產業鏈,源源不斷為我國創造更多經濟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