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在這一刻,放下你不開心不想管的事情,好好的享受自己開心的時光
一位美國網友,他在國外最大的問答網站Quora上提出了一個問題:“美國對中國提高關稅時,美國民眾受到的影響會大于對中國的影響嗎?”美國對中國提高關稅并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
首先,中國的經濟發展并不依靠國際貿易,這與日本就有很大的不同,中國作為工業制造大國,制造業才是中國的經濟主體,美國通過提高關稅來制裁中國經濟簡直是有點異想天開。
再者,美國對中國提高關稅會使美國付出極大地代價,因為這會導致中國商品漲價,美國消費者將不得不用更多的錢去購買中國商品,這肯定會引起許多美國消費者的不滿。
希望美國能明白,制裁就是把“雙刃劍”,在沒有絕對實力的情況下,制裁一個經濟大國后其自身也會受到影響,而美國現在正是這樣的處境,因此面對美國網友的提問,不少人也是紛紛評論。
其中來自美國的網友表示,百分百是真的,這真的很簡單,關稅是對任何進口受關稅影響的商品的人進行評估的,所以這完全正確。
雖然美國可能是中國最大的市場,但絕不是他們唯一的市場,盡管關稅無疑會減少它們對美國的銷售,但不會接近消除它們,額外的成本不會由中國制造商來承擔,它們肯定會轉嫁給消費者。
隨后來自英國的網友評論道,自2018年,美國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出臺4輪關稅措施以來,中國的貿易額確實受到了打擊。
2018年,中國對美國的商品出口總額達到4798億美元的峰值,2019年降至4179億美元,同比下降近13%,甚至低于2017年的4331億美元。
與高關稅相關的成本上升加速了制造業從中國轉移的過程,兩年的貿易壁壘促使越南在2020年成為主要的全球紡織和服裝加工基地,承接了耐克51%的鞋類和阿迪達斯42%的鞋類生產。
然而數年后,中國不再是一個被動的中國,為了應對美國關稅的影響,中國也將目標對準了美國的農業、汽車、飛機和其他行業,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并制定高科技產業發展計劃以突破壟斷。
此外,在過去的數年里,中國采取措施應對即將到來的美國關稅限制壓力,他們開拓新的出口地區,其中包括東南亞、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
通過第三世界國家的出口,中國在墨西哥的投資僅次于美國,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東南亞,技術密集型產業在美國建廠實現零關稅,再者就是提高美國農產品關稅等。
隨后來自愛爾蘭的網友評論道,對于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來說,美國的關稅會對中國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也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在2017-2018年的貿易戰中,美國損失了1210億美元,并失去了24.5萬個工作崗位,2018年,特朗普對進口洗衣機征收50%的關稅。結果價格躍升了約12%,每年給消費者增加了約15億美元。
在上一次貿易戰中,消費者承擔了對中國征收關稅的92%的成本,使家庭每年額外花費1300美元,·2023年,中國對美出口額為5002.91億美元。
如果征收60%的關稅2023年中國將獲得3001.7億美元的收入,約占美國總稅收的7.5%,貿易戰是一把雙刃劍,但對于倡導“共同發展”的中國來說,應對美國的關稅是一種被動的舉動。
緊接著來自澳大利亞的網友評論道,非常正確,因為受關稅影響的中國制造商不會僅僅白白受到損失,他們將通過提高價格將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如果美國真的有一個強大的制造業,那么關稅實際上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將使美國制造的商品價格實際上比中國制造的商品更便宜,更多的人會開始購買美國商品,這對經濟來說是件好事!
然而,如果美國的制造業并沒有那么發達,那這種方法完全行不通,從長遠來看,這實際上對美國并沒有好處,這將會對美國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世界上還有許多其他國家的市場非常渴望獲得中國商品,因此,中國人很可能會只是看一眼新的關稅,聳聳肩,停止向美國銷售,轉而開始向世界其他地區銷售。
美國這種做法最終會損害美國自身利益,實在得不償失,在全球化高度發展的當下,試圖通過遏制他國來鞏固自身優勢,這樣的思維是否顯得過于幼稚?相互制裁一定不如相互合作。
可以說,全球經濟要想繁榮,各國需要攜手合作,而美國也應該放下冷戰思維,承認中國的進步,和中國建立互利合作的關系,只有大家攜手合作,才能一起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