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我有個朋友,職場老油條。
關于怎么做PPT、怎么讓自己看起來很忙、怎么給領導舔鞋等技能,他基本達到了諾貝爾獎水平。
然而,就是這么一根老油條,他居然搞不清楚個稅匯繳。
以至于,今年光個稅的滯納金就交了整整5000塊。
我跟他簡單聊了一下,發現他對個稅扣除的理解,和我對PPT的理解一樣天真無邪。
只能說有點信息繭房了,作為一個金融從業者,我以為了解個稅扣除應該跟吃草反芻一樣是牛馬們個個都會的技能。
現在看來顯然不是。
那咱們就好好聊聊個稅專項扣除的問題。
這和大家的錢袋子息息相關,直接影響大家明年的工資收入。
免得大家跟著派克斯在基金上賺錢了,結果卻在個稅上虧出去了。
個稅申報,主要是申報個稅扣除項。
具體來說,就是“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嬰幼兒照護”這七項。
說白了就是政府覺得有這七項支出的朋友,生活壓力會比較大,幫大家減輕一下稅負壓力。
那這里抵扣的,是稅基,不是稅款。
比如我去年收入10萬元,名下有一個子女在接受教育。
按照規定,可以抵扣2000元。
那么2025年,我就按年收入98000去報稅。
個稅申報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窗口。
一個是每年12月,也就是現在。
一個是每年的三到六月份。
每年12月,我們要在個人所得稅APP上,去確認明年的個稅扣除項。
所以我們現在打開個人所得稅app,顯示的是2025年度的個稅專項扣除。
申報完成后,就會直接影響明年自1月起大家的收入。
每年3到6月,則是算一下去年的舊賬,多退少補。
比如25年出現了新的扣除項,那么可以在明年3到6月補上申報。
二
我們具體說一下7項專項扣除都有啥。
1 、子女教育
只要孩子還在讀書,都能扣除,每個子女2000。
不過如果是高等教育(???、本科、碩士、博士),需要是全日制學歷教育。
父母雙方可以各扣除50%,也可以選一方全額扣除。
一般建議給夫妻雙方收入較高的一方全額港口處,更劃算。
2 、繼續教育
取得國家認可的部分證書,可以抵扣3600元。
學歷繼續教育期間,可以每月扣除400元。
3 大病醫療
醫保目錄范圍自費超過15000的部分,據實扣除。
每年最多不超過80000元。
未成年子女可以選擇由父母一方扣除。
4 住房貸款利息
本人或配偶名下首套房有貸款,可以扣除1000元。
5 住房租金
夫妻雙方在主要工作城市均沒有住房、且簽有租房協議的,可以根據城市等級,扣除1500/1100/800元。
如果夫妻雙方在不同城市工作,且都沒有住房、都簽有租房協議,可以分別扣除。
6 贍養老人
父母超過60歲、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超過60歲且子女均去世的,可以扣除3000元。
如果是獨生子女,則直接扣除3000元。
如果非獨生子女,則兄弟姐妹合計扣除3000元。
7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
每個孩子扣除2000元,父母雙方可以各扣50%,也可以選擇一方扣100%。
一般建議讓收入更高的那一方扣除100%,更劃算。
三、
最后,我們強調幾個點。
第一 ,過去專項扣除核查得很松。
像租房這種隨便報一下就過了。
但現在,非常嚴格,建議大家不要弄虛作假。
我那個老油條朋友,就是之前弄虛作假,今年被核查發現了要求補稅。結果他又沒注意到通知,拖出來了一大筆滯納金。
對稅核查得越來越嚴,這也算梧桐一夜天下知秋了。
第二 ,有一個老套路,就是提前還貸的時候,留個尾巴別還干凈。
這樣,每年報稅的時候還能抵扣掉部分個稅。
第三 ,結婚當年、生育當年,一定要重新核查一下自己的專項扣除申報。
很多部分都會出現變化。
要知道,正常報錯了補上就行。
但如果報錯了又沒發現,那可是每天萬分之五的滯納金,上不封頂。
我那個老油條朋友,就是因為滯納金問題活生生搞出了5000的罰款。
總而言之,作為打工人,會報稅應該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
這可直接和我們的錢袋子掛鉤啊。
如果有細節問題實在搞不清的,也可以打12366,直接問稅務人員。
我試過,態度還挺不錯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