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跑友芋頭投稿
在跑者的世界里,馬拉松曾是我心中的終極挑戰。
當我一次次征服42.195公里的距離后,心中卻涌起對未知的渴望,超長距離越野賽如同遠方神秘的燈塔,吸引著我踏上新的征程。
馬拉松賽道大多平整開闊,每一步都像是與時間的精準對弈。而越野賽的賽道,是大自然精心布設的迷宮。
起初,面對山林間高低起伏、布滿碎石與樹根的小路,我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個踉蹌便摔倒在地。
但隨著經驗的累積,我逐漸學會了預判地形,利用腿部肌肉的彈性去緩沖跳躍,讓腳步與大地的碰撞變得和諧有序。
張家界25公里越野賽、十八洞40公里越野賽與西宏168超級越野賽(以其中78公里組別為例),
猶如越野征程中的三顆璀璨明珠,各自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也帶給我截然不同的參賽體驗。
一、賽道風景:領略多元的自然與人文畫卷
張家界25公里越野賽的賽道穿梭于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奇峰異石之間。比賽過程中,仿佛置身于仙境,高聳入云的砂巖峰林近在咫尺,云霧繚繞其間。
每一次抬頭,都是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那獨特的石英砂巖峰林地貌舉世無雙。在這樣的賽道上奔跑,腳步不自覺地會慢下來,想要盡情飽覽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十八洞40公里越野賽則將苗族村寨風情與山水風光完美融合。賽道途經一個個充滿民族特色的苗族村落,青石板路、木質吊腳樓錯落有致。
選手奔跑在山間小道時,能聽到遠處傳來的苗族歌謠,看到身著傳統服飾的村民在田間勞作。
山水與人文在這里相得益彰,既有著大自然賦予的青山綠水,又有著濃郁的民族文化底蘊,讓越野賽多了一份溫情與獨特的韻味。
西宏168超級越野賽(以78公里組別來說)的賽道主要展現的是皖南古村與田園風光。古老的村落、蜿蜒的古道、層層疊疊的茶園和金黃的稻田構成了主要的風景元素。
在比賽中,穿越一個個寧靜的古村,仿佛能觸摸到歷史的脈絡;奔跑于茶園間,清新的茶香沁人心脾;而那大片金黃的稻田在秋風中搖曳,帶來一種豐收的喜悅和寧靜的田園之美。
二、賽道難度:跨越不同的地形障礙
以XTERRA張家界武陵源站為例,張家界25公里越野賽的難度在于其地形的復雜多變,25公里組爬升超過1600米,
有僅容單人通過的小徑、技術性巖壁攀爬和陡峭下坡等,對選手的體力、耐力和技術要求極高,盡管距離相對較短,但大量的爬升和下降都集中在狹窄且崎嶇的山路上。
有許多近乎垂直的陡坡需要攀爬,手腳并用是常有的事,對上肢力量和身體協調性要求頗高。
而陡峭的下坡更是考驗著選手的膝蓋和腳踝穩定性,松動的石塊和濕滑的苔蘚都增加了下坡的風險。賽道地形復雜艱險。
2024年的十八洞山地越野挑戰賽,紅色振興組42公里的線路累計爬升約2958米,紅色攻堅組24公里累計爬升約1524米,
賽道穿越苗族村寨,有一定的爬升難度,且部分路段可能路況較為復雜,十八洞40公里越野賽的挑戰在于長距離的持續爬升。
賽道在山區中蜿蜒,連續的上坡路段會逐漸消耗選手的體力和意志力。而且部分路段處于較為偏遠的山區,路況相對原始,
有一些布滿樹根和碎石的小路,容易造成崴腳等意外情況。同時,高海拔地區的稀薄空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比賽的難度。
西宏168超級越野賽的賽道難度較為均衡。它沒有張家界那般極端陡峭的地形,也不像十八洞那樣有長時間的高海拔持續爬升。但它的難點在于賽程較長,需要選手合理分配體力。
賽道中有一些溪流穿越和泥濘路段,尤其是雨后,濕滑的泥巴會粘住跑鞋,增加重量和行走難度,考驗著選手的應變能力和對節奏的把控。
賽道以原生態的古村、古道、茶園等為主,78公里組,爬升2752米,雖然爬升高度也不低,但整體賽道的可跑性較高,相對來說沒有過多復雜的技術路段。
三、賽事組織:感受貼心與特色服務
張家界25公里越野賽的賽事組織在安全保障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在危險的懸崖邊和陡峭路段都設置了牢固的防護欄和警示標志,救援人員分布合理,能夠在第一時間響應突發情況。
補給站的物資雖然不算極其豐富,但基本的水、運動飲料和能量食品能滿足選手需求,并且志愿者熱情高漲,積極為選手加油助威。
十八洞40公里越野賽的組織亮點在于對民族文化的融入。賽事起點和終點的布置充滿苗族特色,
補給站提供了當地特色的美食,如香甜的糯米糍粑等,讓選手在補充能量的同時能品嘗到地道的民族風味。
賽事工作人員大多身著苗族服飾,為比賽增添了濃郁的民族氛圍,同時在醫療保障方面配備了專業的團隊,能夠及時處理選手的傷病問題。
西宏168超級越野賽的組織以精細和貼心著稱。補給站的物資豐富多樣,除了常見的補給品外,還會有當地的特色小吃,如黃山燒餅等。
賽事為選手提供了詳細的賽前路線說明和電子導航設備,降低了選手迷路的風險。
而且在賽后恢復區,有專業的按摩師為選手放松肌肉,幫助選手快速恢復體力,志愿者在各個環節都能有條不紊地引導選手,整個賽事流程順暢高效。
四、參賽感悟:收獲成長與珍貴回憶
參加張家界25公里越野賽,讓我深刻體會到在絕境中突破自我的感覺。面對那些幾乎難以逾越的陡峭山坡,
內心的恐懼和身體的疲憊曾一度讓我想要放棄,但當我咬牙堅持,一步步征服后,那種成就感是無法言喻的。
它讓我明白,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就能跨越看似不可能的障礙。選手在比賽中不僅能挑戰自我,
還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國際化的賽事體驗,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同場競技,交流分享越野跑的樂趣。
十八洞40公里越野賽則給我帶來了文化與體育融合的獨特體驗。在奔跑中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與當地村民的互動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淳樸和熱情。
這場比賽不僅僅是對身體的挑戰,更是一次心靈的文化之旅,讓我意識到越野賽可以成為連接不同地域文化的橋梁。
讓選手在越野競速的同時,深入體驗當地的民族文化風情,感受鄉村振興帶來的變化,增強對紅色文化的認知,使比賽更具意義和價值。
西宏168超級越野賽讓我學會了耐力與堅持的真諦。漫長的賽程中,身體的疲勞和精神的困倦不斷襲來,但正是對終點的渴望和對自我的信任,讓我能夠堅持到最后。
它教會我在長時間的挑戰中如何合理分配體力、調整心態,以及享受過程中的點滴美好,每一步都是對自己耐力的錘煉,每一個風景都是堅持的饋贈。
選手在挑戰自我的過程中,可以充分享受比賽的樂趣和自由,感受皖南古村的韻味和秋季的美景,是一場身心愉悅的越野之旅.
這三場越野賽,無論是賽道風景、難度、賽事組織,還是帶給我的參賽感悟,都有著鮮明的特色。
它們共同豐富了我的越野經歷,成為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也激勵著我繼續在越野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去追尋更多未知的精彩與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