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一個成語,名字叫“鐵杵磨針”。
這個成語的由來,是一個有關大詩人李白的故事,故事大義是說,李白少年時,因為讀書讀的不太順利,所以一氣之下決定放棄了。
他決定放棄學習之后,就從學校溜號了,在溜號的過程中,他偶然遇見一個老大媽在打磨一根鐵杵,李白很好奇,就上前去打聽,結果老大媽告訴他,自己這是打算用鐵杵磨一根針出來。
李白有感于老大媽的執著,認為學習也是這樣,需要的是堅持不懈的努力,于是他扭臉就回去學習,然后成了一代詩仙。
這個故事明顯是編的,但是它的寓意卻很好,甚至到了今天,它所提煉出的堅持理論,仍是常規教育的核心之一。
其實只要是個正常人,就沒有不知道堅持的重要性的,但是我們有時候明明知道堅持是對的,但就是堅持不下去,比如,堅持學習,堅持減肥等等。
那么我們為什么會堅持不下去,又有沒有辦法能讓自己堅持下去呢?
堅持不下去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需要去堅持的事情,往往是我們之前沒有做到,或者希望做的事,也就是說我們的堅持,是脫離了我們日常生活的舒適區的,甚至也可以說是“反人性”的,因此一般人堅持不下去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我們不堅持,那么有些我們期望的東西,可能就永遠也得不到了,那么我們如何才能讓自己堅持下去呢?
情況一般有兩種:
第一,你不堅持不行,比如早起給孩子做飯,按時去上班,上班必須要按照公司的要求做,遇到新的東西,必須要強迫自己學等等。
這些有外力“幫助”你堅持的,你心里可能不愿意堅持,但最終你又不得不堅持下去。
第二,你堅持的原因,只是因為你自己想,別人不會強迫你,甚至都不知道你的堅持,這種情況的堅持是最難的。
那么如何才能在沒有外力“幫助”的情況下堅持下去呢?
一開始我也不知道答案,后來看了一個大神的文章以后,我才茅塞頓開。
據這個大神說,他因為工作等原因,造成了一些亞健康狀態,急需調節,但是因為時間等多方面的原因,他不太可能進行系統的,長時間的鍛煉,于是他就上網查資料,結果他還真找到了一條有用的信息。
有人反映,只要你能每天抽出四五分鐘時間,每天跳六十四個波比跳,而且是分六組,一次只需要做八個,就能完成日常鍛煉所需。
大神一看這項運動又省時又方便,于是就開始練,第一天的時候,他雖然完成了六十四個,雖然也只花了幾分鐘時間,但是他仍然感覺很累,他很擔心自己堅持不下去。
于是他決定給自己減負,減到什么程度呢,一天就跳五個,而且目標就只定為一組,這樣一組做下來連一分鐘都不到,身體也不會有太大感覺,這種目標,就是自己身體不舒服,也能完成目標。
而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他很容易就完成了五個的目標,有時間、體力允許的時候,他就多做幾個,最多的時候能做到二百多個,如果時間,體力不允許,自己又想偷懶的時候,那就完成最基礎的五個,然后他就真的一直堅持下來了,而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他大部分時間都能完成一開始想做的六組六十四個。
通過這件事,他還養成了很多好習慣,比如每天看兩頁書,每天看點紀錄片,每天寫點文字,一開始他定的目標都是那種很輕松就能完成的,但在執行的過程中,他基本都能超過預定目標,而且還非常容易堅持。
大神的這個真實經驗,其實對所有人都適用,我們想要自己堅持做一件有益的事時,不要把目標定的太高,訂到每天隨手都能做到,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就足夠了。
比如學習,你定個看一頁書,做一道題,你看你能不能完成,最后你看你能不能堅持下來,對于減肥,你不用把自己的目標定成一天五公里,你先定它個五百米,甚至五十米去試下。
我剛才提到的這個大神,就是傳說中在菊廠工作的技術大拿,兼職隨便寫寫,就粉絲過千萬的九邊。
九邊除了在互相網上“隨便寫寫”之外,還出了一本叫《向上生長》的書,在這本書里他系統解讀了很多有益于學習的東西,咱們的這篇文章所涉及的內容,也在這本書里。
如果你想上進,但又缺乏正確理論指引的,不妨去看看九邊大神的這本書,然后慢慢的向上生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