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深圳灣悅府二期的一住宅發生爆燃事故,根據官方通報,明火已撲滅,事故造成1人死亡,無其他人員受傷。
根據現場消防人員提供的信息,著火樓層包括27、28、29以及30樓,且爆燃事故影響最大為C單元,D單元亦受波及。
事故發生后,各種現場視頻及圖片迅速傳遍網絡。
相信每一個人看到時,內心都會涌起一種壓抑感。因為這種事情是不能預測的,隨時會發生的。
有的朋友說,我們就不該建設這種超高層超容積率的住宅樓。
以當今我們國家的實力、我們國家的基建技術,建再高的住宅樓都沒問題。但是當我們深入了解后發現,困擾超高層的從來都是運營、管理和維護。
舉個例子,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附近的超高層住宅樓通常有 50層到70層不等,每棟運營費用高達10萬美元以上,注意是每月。
除了高昂的運營費用,建筑在設計時就應考慮避險和安全。
這是我在日本調研時拍到的照片:
除了看到這個樓已經舊的不成樣子了,有沒有發現點不同?
你有沒有發現在每戶陽臺上都有一個黑色的東西,怎么每家每戶都在陽臺上挖了個洞。
我們也好奇。于是在看一套能夠進入的房子時,特地走到陽臺觀察,陽臺上的洞在室內看是這個樣子的:
這是個逃生門,他是能夠打開的,打開之后就是伸縮樓梯。
如果你再回過頭去看我給你提供的那個建筑物的陽臺,看仔細點,是不是每層的逃生門都是錯開的,如果上一家的逃生門靠左,下一家的逃生門就會靠右?
錯開的逃生門也是為了在逃生時避免危險,而且在上一層陽臺逃生門的正下方,會有一個標志線,意思是這是逃生落點。
日本法律規定,逃生落點和逃生門上是不能放置任何東西的。
光有逃生門還不夠。日本政府還要求相鄰兩戶之間不能有硬隔斷,所以,他們一般是這樣隔斷的,不過5公分的材質,發生危險時,能夠輕易地踹開,就像圖里面這樣:
這扇隔板上面的日本字翻譯過來意思是:遇到意外情況,可以破開到隔壁避難。
無論是逃生門的設計,還是軟隔斷的設計,都在干嘛?在增加危難發生時逃生的機會。
所以,有些事情,不是硬件的事兒。
硬件,有錢就行。但是軟件,可能需要慢慢去完善,去培養。
真正的豪宅,不是說大門設計的多么富麗堂皇,不是說外墻用了多少好材料,不是靠堆各種材料、技術、工藝。而應該體現在是否真真正正的為業主的生命著想。
這個逃生門,他很難看,他破壞了美觀,我給你們看的那個破樓照片,他絕對不是豪宅,甚至舊的都想炸掉,但是它給予了業主生命更高的尊重。
而我們國內所謂的豪宅,在日本這棟破樓面前,可能要自慚形穢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