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for baby
前言
隨著秋冬季節的更迭,自然界的陽氣逐漸收斂,寒氣漸增,兒童的體質較為嬌嫩,易受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導致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咳嗽等疾病。中醫食療,作為歷史悠久的養生智慧,強調“藥食同源”,通過食物調養,可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目的。以下是從中醫角度出發,針對秋冬換季,專為兒童設計的抵抗力提升飲食策略。
溫補脾胃,固本培元
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的強健直接關系到兒童生長發育及免疫力。秋冬季節,宜食用一些溫性、易于消化的食物,如: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能健脾益胃,補肺固腎,是兒童脾胃虛弱的佳品。
小米:性微寒味甘,入脾、胃、腎經,有和中益腎、除熱解毒的功效,適合脾胃不和的兒童。
紅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對兒童脾虛食少、乏力有良好效果。
滋養肺陰,潤燥生津
秋冬季節干燥,易傷肺陰,導致干咳、咽干等癥狀。兒童宜食用一些具有潤肺養陰、潤燥生津作用的食物,如:
雪梨:性寒味甘,入肺、胃經,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適合秋季干燥引起的咳嗽。
百合:性微寒味甘,入心、肺經,能養陰潤肺,清心安神,對兒童肺燥干咳有良好效果。
銀耳:性平味甘,入肺、胃經,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對兒童肺胃陰虛所致的干咳、咽干有輔助治療作用。
補充微量元素,增強體質
鋅、鐵等微量元素對兒童免疫系統的發育和功能至關重要。中醫食療中,推薦食用:
豬肝:富含鐵、鋅等微量元素,能補血養肝,明目,對兒童缺鐵性貧血、免疫力低下有改善作用。
牡蠣:被譽為“海中牛奶”,富含鋅元素,能滋陰潛陽,軟堅散結,對兒童缺鋅引起的食欲不振、生長遲緩有良好效果。
適量藥膳,調和陰陽
在中醫指導下,適量使用藥膳,如黃芪燉雞湯、黨參紅棗粥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能調和陰陽,增強體質。但需注意,藥膳的選用應依據兒童體質,避免盲目進補,以免適得其反。
飲食禁忌
生冷寒涼:如冰淇淋、冷飲等,易損傷脾胃陽氣,導致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
辛辣油膩:如炸雞、火鍋等,易助生濕熱,影響脾胃運化,降低免疫力。
甜食過多:過量甜食易生痰濕,影響肺氣宣發,加重咳嗽等癥狀。
中醫食療,講究“天人合一”,順應季節變化,通過食物的溫熱寒涼、五味歸經,調和人體陰陽,增強體質。秋冬換季,家長應依據中醫理念,合理搭配飲食,為兒童提供充足的營養,同時避免飲食禁忌,幫助兒童安然度過寒冷季節,健康成長。
一、黃芪的功效與適用人群
黃芪,又稱黃耆,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等功效。在中醫理論中,黃芪被視為一種“補氣圣藥”,尤其擅長于補益脾肺之氣。對于成人而言,適量服用黃芪有助于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然而,對于兒童來說,黃芪的適用性需要謹慎評估。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其生理機能和代謝特點與成人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在使用黃芪時,需要充分考慮兒童的體質特點和用藥安全性。
二、兒童長期用黃芪泡水喝的潛在風險
上火癥狀:黃芪性溫,長期大量服用可能導致兒童體內陰陽失衡,出現上火癥狀,如牙齦腫痛、咽喉痛、便秘等。
性早熟風險:黃芪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長期大量服用可能促進兒童性激素的分泌,從而增加性早熟的風險。
脾胃負擔:兒童的脾胃功能相對較弱,長期大量服用黃芪可能加重脾胃負擔,影響消化吸收功能。
藥物相互作用:黃芪可能與某些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或增加不良反應。因此,在服用黃芪期間,應避免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或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
三、兒童使用黃芪的正確方式
適量使用:對于兒童而言,黃芪的使用應適量。如需使用黃芪進行調養,應在醫生指導下確定劑量和療程。
個體化評估:在使用黃芪前,應進行個體化的評估和監測。根據兒童的體質特點、病情及用藥史等因素,綜合考慮是否適合使用黃芪。
觀察反應:在使用黃芪期間,家長應密切觀察兒童的反應。如出現不適癥狀,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就醫。
結合飲食與生活調理:除了藥物治療外,還應注重兒童的飲食與生活調理。保持營養均衡、適量運動、充足睡眠等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提升兒童的體質和免疫力。
四、冬季進補的其他建議
除了黃芪外,冬季進補還有許多其他選擇。如紅棗、枸杞、山藥等食材,都具有滋補養生的功效。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體質和口味偏好,選擇適合的食材進行搭配。
同時,冬季進補也要注重平衡膳食。適量攝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保持營養均衡。此外,還要注意多喝水、多吃蔬果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綜上所述,兒童長期用黃芪泡水喝并非明智之舉。雖然黃芪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兒童體質嬌嫩、代謝特點獨特,長期大量服用可能帶來潛在風險。因此,在使用黃芪時,應遵循中醫理論、結合兒童體質特點、注意潛在風險及科學建議。如有需要,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個體化使用。
最后,提醒廣大家長,兒童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在關注兒童飲食調養的同時,也應注重培養其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生病期間請及時就醫
劉醫生育兒社群
掛號咨詢+健康科普
已經入群的家長請勿重復進群
如果人數已滿請添加小助手
微信:15529552912
劉 鑒
個人特長
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過敏性疾病如兒童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濕疹、成人過敏性鼻炎;五官科、眼科疾病如腺樣體肥大、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慢性鼻竇炎、慢性霰粒腫、慢性麥粒腫;兒內科雜病如反復呼吸道感染,兒童抽動障礙、小兒厭食及便秘、急慢性胃炎、小兒汗證、失眠、小兒遺尿、性早熟等。
學歷及職稱
中西醫結合兒科副主任醫師
中醫兒科臨床碩士學位
中華中醫藥學會會員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兒科專業委員會理事
中華民族醫藥學會兒科分會理事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分會
呼吸學組肺功能協作組委員
陜西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分會委員
陜西兒童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
陜西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
中醫兒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陜西分盟成員
陜西省保健學會品牌建設與健康傳播
專業委員會委員
陜西省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第一屆委員
西安醫學會基層兒科科學會常務委員
陜西兒童生長發育專科聯盟常務委員
著有:《真希望孩子不生病》
工作經歷
2005.9-2006.8 廣西中醫藥大學瑞康醫院 兒科(碩士研究生)
2006.9-2008.6 陜西省人民醫院 兒科(碩士研究生)
2008.7-2014.6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兒科工作
2013.3-2013.9 西安市兒童醫院 PICU (進修)
2014.6-2020.9 西安市中醫醫院 兒科工作
2020.11-至今 兒科醫生劉鑒工作室成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