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達摩財經
業內消息稱,萬億“銀行系”公募建信基金將迎來重大人事變動。建信金融資產投資副總裁謝海玉將出任建信基金總裁,而在建信基金掌舵6年的張軍紅或回歸建設銀行總行。
謝海玉在建行體系有23年的任職經歷,其自 2001 年進入建行工作,先后在總行資金部、香港資金交易室、資金部上海交易中心、資金交易部、金融市場部工作。2017年,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成立后,謝海玉擔任公司副總裁至今。目前,謝海玉還兼任建信金投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張軍紅1992年加入建行,先后任職于總行個人銀行業務部、行長辦公室、投資托管部。2018年4月,張軍紅任建信基金總裁,至今已6年有余。
從去年開始,建信基金管理層就開始頻繁調動。2023年2月,建信基金原董事長劉軍離任,公司副總裁吳靈玲、張威威、張力錚也相繼離任,張軍紅代任董事長。同年9月,建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正式任職建信基金黨委書記、董事長。副總裁則由宮永媛、莫紅擔任。
建信基金一直以來都是強固收、弱權益。2023年,張軍紅在回顧建信基金發展歷史時表示,建信基金需要進一步做大做強,要不斷發力非貨幣基金尤其是權益基金,從而提升核心競爭力。且自2023年開始建信基金不再將貨幣基金投資業績納入考核,同時推動非貨投資部門加大在投資業績上的考核權重。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2日,建信基金整體管理規模為9143.55億元,其中非貨幣基金規模僅為2158.49億元,占比23.5%,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規模合計占比不足5%。按全部規模看,建信基金目前在公募基金中排名第10位,而非貨基金規模卻排在24位。
市場化程度不足
建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9月,與交銀施羅德、工銀瑞信同為首批設立的銀行系公募基金。股權結構方面,建信基金由建設銀行控股65%,其余股權由信安金融服務公司和華電集團持有,持股比例分別為25%和10%。
背靠建行的渠道優勢,建信基金成立后憑借固收類產品使得管理規模快速增長。但2023年,建信基金規模不升反降,從年初的7805億元縮水至7320億元。今年,在貨幣基金增長的帶動下,建信基金才又恢復了上漲的態勢。
事實上,大多銀行系基金公司的固收實力都強于權益類,但建信基金的權益類弱勢尤為明顯,與同期成立的交銀施羅德、工銀瑞信仍有不小的差距。
截至12月12日,工銀瑞信以8109億元的管理規模排在公募基金第13位,交銀施羅德以5304億元規模排在21位,比建信基金排名靠后不少。但在非貨規模上,工銀瑞信和交銀施羅德分別為3905億元和2731億元,均領先于建信基金的非貨規模。
從建信基金的歷史上看,董事長和總經理均出自建設銀行內部調任,工作背景大多是銀行相關業務,市場化、專業化程度也稍有遜色。
交銀施羅德基金的三任總經理莫泰山、戰龍與謝衛,其任職均是市場化選聘的結果。三人于證券及基金行業均具備深厚且多元的從業履歷,在行業內享有較高知名度與影響力。工銀瑞信基金的現任總經理高翀則來自工商銀行總行資產管理部,在投資研究板塊有著專業視野與豐富經驗。此外,在投研戰線深耕的江明波、杜海濤等專業人才也都曾擔任過副總經理一職。
而建信基金并無投研相關人員在公司管理層任職,公司內部投研話語權不高,也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建信基金的發展。此次有私募基金經驗的謝海玉接管建信基金,能否打造更有競爭力的投研與銷售團隊也值得期待。
業績承壓 排名下滑
建信基金的主動權益類產品不僅規模相對較小,在業績表現上也并不理想,使得其核心競爭力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自2022年起,建信基金的一些知名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表現普遍不佳,多數處于虧損狀態。陶燦、邵卓、田元泉和姜鋒等基金經理的產品虧損幅度較大,其中陶燦近三年的虧損超過了30%。曾有良好業績的周智碩,在管理規模迅速增長至百億級別后,其專注于中小盤股的投資策略面臨挑戰,導致業績也出現了虧損。
根據Wind數據,截至12月12日,建信基金旗下共有59只主動權益類產品,錄得負回報仍有15只;近三年有收益率數據的基金共有48只,收益率為負的基金46只,建信基金在主動權益類產品上仍面臨挑戰。
建信基金主動權益原本就處于弱勢,今年上半年,權益老將姜鋒的離職更是讓其權益團隊士氣大減。
今年6月4日,建信基金發布公告,基金經理姜鋒因個人原因申請離職。該公告發布時,姜鋒管理的產品中仍有一只基金任職時間未滿一年,按照規定要有18個月的靜默期才能重新注冊為基金經理。因此對于姜鋒的突然離職,也激起了業內熱議。
事實上,不僅僅是主動權益類產品,建信基金較為依賴的固收類產品表現也不夠理想。
2020年末,建信基金債券型基金規模為1246億元,幾乎是同期交銀施羅德的兩倍。截至12月12日,交銀施羅德債券型基金規模漲至1369億元,與建信基金債基規模已相差不到300億元,建信基金的債基規模排名也已經從2020年末的第10位下滑至第19位。
在指數基金領域,建信基金的表現更為不佳。在指數基金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建信基金由于缺乏布局,尤其是場內基金數量較少,大型寬基指數產品缺失,主要以債券型、貨幣型指數基金為主,導致其指數基金規模不足500億元,排名全行業第21位。
據建設銀行的定期公告顯示,建信基金盈利能力持續下降,2023年,其凈利潤為8.83億元,同比下降24.59%。今年上半年,建信基金凈利潤為4.13億元,同比再次下降30%。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