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位于湖北十堰市,高山險峰林立,鐘靈毓秀。游客在武當山游玩時,在陡峭的巖壁上發現了3只奇特的“靈獸”。
紅白鼯鼠,俗稱飛虎、飛鼠、飛狐、松貓兒,也就是小學語文課本中寫到的,因懶惰不壘窩而被凍死了的“寒號鳥”。
游客看到紅白鼯鼠,它正站在一堆“五靈脂”上,察覺到游客在關注它,它也好奇地歪著頭看人。
在它不遠處,還有另一個同伴,巢穴里還有一個小寶寶。不用猜也知道,這3個小家伙是一家三口。在高高的巖壁上筑巢生活,來去自如。
01
你知道紅白鼯鼠有多可愛嗎?
在鼯鼠家族里,紅白鼯鼠體型較大,體重大概3斤到5斤,體長從35厘米到60厘米不等,尾巴與身體幾乎等長。
長得像松鼠,又像貓,披著一身紅白色相間的“外衣”,毛發蓬松而美麗,也因此得名。
身后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毛發蓬松,非常美麗。睡覺時,常常喜歡枕在尾巴上,有時還可以當毯子覆蓋在背上。
最漂亮的是它的眼睛,藍灰色晶體放大的瞳孔,猶如寶石般亮晶晶的。這樣的眼睛,是為了適應在昏暗的樹洞、巖洞里感受到微弱的光線,擁有更廣闊的視野。
02
紅白鼯鼠沒有翅膀,為什么會飛翔?
紅白鼯鼠是嚙齒目松鼠科鼯鼠屬哺乳動物,沒有翅膀,但卻能飛翔。在峭壁上,縱身一躍,就輕盈地飛到了另一邊。
其實,紅白鼯鼠并非會飛翔,而是會滑翔。
紅白鼯鼠的四肢間,隱藏著一層薄薄的皮膜,也叫翼膜。這層膜與四肢相連,在細軟的毛發間若隱若現,薄如蟬翼,卻是它會飛的“工具”。
當紅白鼯鼠展開胸臂,前后肢之間的軟毛皮褶展開,就會露出整片翼膜。借助翼膜,它可以從高處躍下,輕松滑翔出幾十米的距離,甚至可以滑出100米遠。
在滑翔時,紅白鼯鼠會順著風向,靈活地調動四肢與翼膜,通過抬升或下垂來精準調整滑翔的方向。
不過,它們只能從高處向低處滑翔,若處于地面上,想要重返高地,便只能爬上去了。
專家發現,紅白鼯鼠滑翔的同時,常常伴隨著長短不一的叫聲,這是它們與同伴交流的“話語。
“吱”一聲表示平安無事;“吱吱”兩聲,是相互追逐或逃脫時的聲音;“吱吱吱”三聲是在面臨危險時發出的緊急信號,令同伴能及時逃避。
03
紅白鼯鼠不是住巖洞就是住樹洞,為何總喜歡在高處?
紅白鼯鼠十分有靈氣,猶如山中的精靈,在民間被認為是靈獸。多分布于南亞、東南亞。在中國分布于中部和西南部。
紅白鼯鼠常選擇在海拔約1000米的山坡森林或石灰巖的隱秘之地安家,而且喜歡住在高處。
不是住在陡峭絕壁上的巖洞,就是住在高高的樹洞。
因為住在高處,能讓紅白鼯鼠更有安全感,也方便它滑翔。可以輕巧地借助峭壁地形、森林中的樹木來滑翔移動。
紅白鼯鼠在一個洞穴住下了,不出意外的話,就會一直住下去。白天總在洞穴里睡覺,總在清晨與夜晚外出活動。
常常單獨在山林中覓食,但不會去太遠,通常在1公里以內。愛吃樹木的果實、種子、嫩芽,也會吃一些小昆蟲。
紅白鼯鼠機靈可愛,警覺性也很高。覓食時,動作輕盈,幾乎不會發出聲響,避免吸引來捕獵者。
04
紅白鼯鼠為什么堅持在固定的“廁所”排泄?
作為流傳甚廣的“寒號鳥”,它的特點是懶惰怕冷,不主動筑巢,在冬天來臨時,被冷得瑟瑟發抖,最后凍僵了。
其實,這是人們對“寒號鳥”的誤解。它不僅不懶惰,還很愛干凈,每天勤快外出覓食,努力生存,積極接受生命中的考驗。
紅白鼯鼠有個奇怪的特點,那就是不管外出覓食,去了多久,去了多遠,都要回到家里的“廁所”排泄。
沒錯,紅白鼯鼠居住的洞穴附近,會有個“廁所”用于排泄。武當山游客發現紅白鼯鼠時,它就站在一堆“五靈脂”上,說明這個地兒就是它的廁所了。
紅白鼯鼠的糞便,曬干后可入藥,也就是中藥材“五靈脂”,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的功效。
為什么總要回到家里的廁所,才排便呢?說明紅白鼯鼠愛干凈,有潔癖嗎?
其實這個習慣包含著動物生存的智慧——為了規避危險。
紅白鼯鼠之所以不在外邊隨意排便,就是因為這樣容易暴露自己的行蹤,敏銳的天敵會嗅著味兒找過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