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制度是怎么回事?
有個人養老金了,國家基本養老金還會發嗎?
參考美國個人養老金改革的影響,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有可能會給A股帶來大長牛行情。
12月12日,人社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自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將從試點城市推開至全國。
什么是個人養老金制度呢?
所謂個人養老金,就是個人自愿參加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每年存入個人養老賬戶的金額不能超過12000元,賬戶里的錢可以購買特定范圍內的金融產品,比如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國債、指數基金等。
到了退休年齡后,就可以提取賬戶內的錢。
如果參與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定居、有重大疾病、領取失業保險或低保等情況下,可以申請提前領取個人養老金。
國家基本養老金還會發嗎?
個人養老金制度與目前實施的基本養老金并不沖突,它們是互補關系。
基本養老金是讓你退休后能吃飽穿暖,但想過上更好的退休生活,就需要個人養老金來支撐。
為什么說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會給A股帶來大長牛行情呢?
過去三十年,最好的投資產品,就是中國的樓市,和美國的股市,兩者起起伏伏,但總能創新高。
這也造成了,中國人的財富在樓市,美國人的財富在股市。
造成兩者的不同,并不是中國人喜歡買房子,美國人喜歡買股票。
而是兩國的養老制度上的差異。
中美兩國的養老制度都是由三根支柱來組成:
第一根支柱是基本養老金。
第二根支柱是企業年金。美國那邊叫401k計劃。
第三根支柱是個人養老金,美國稱為之IRA計劃。
目前我國的養老體系以第一根支柱,就是基本養老金為主。
截至2021年末,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6萬多億元人民幣。
而美國到2020年底,養老體系存續余額是34.8萬億美元,其基本養老金只占7%,其余都是第二、第三支柱為美國人攢下的養老金。
中美養老金的數額差距高達40倍,怪不得美國老人的退休生活能那么滋潤。
美國養老制度改革
美國的養老制度曾經也和中國一樣,以基本養老金為主。
但隨著美國社會老齡化加劇,如果只靠國家養老,那無疑會壓垮國家財政。
所以在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的養老制度就從國家養老,改革為國家負責兜底型養老、雇主和私人負責改善型養老。
這就是401k和IRA計劃的由來。
401k計劃是企業為員工設立的養老金賬戶,雇主和員工每個月都按比例往里面存錢,員工可以拿這筆錢來購買股票、基金、債券等投資產品。
而IRA計劃是個人開設養老金賬戶,然后往里面存錢,這些錢也是用于購買股票基金等。
這兩個養老金賬戶里的錢只有到了退休年齡才能取出來。
這樣的規定,讓美國資本市場瞬間擁有了一大筆做長期投資的穩定資金,而且每年都有這樣一筆錢進入股市,也是從那時起,美國股市開啟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大長牛,直到今天,美國股市還在屢創新高。
中國養老制度學習美國成功經驗
現在中國推行個人養老金制度,是在學習美國的成功經驗,一方面能減輕國家養老壓力,另外一個方面更為重要,那就是把中國人的財富從樓市轉移到股市。
買房是一個高門檻的投資,尤其是大城市,絕大部分老百姓并沒有能力參與。
也就是說,就算房價漲上天,也是極少數人的狂歡。
現在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錢能進入股市,只要你參與了,你就可以分享到中國經濟發展紅利。
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真的能助推A股像美股那樣實現二十多年大長牛嗎?
我們不妨來做個簡單的測算。
目前個人養老金制度規定,每人每年頂格繳納12000元。
中國有14億人,只要有1億人頂格參與了,每年就能給資本市場帶去1.2萬億元增量資金。
我們要知道,A股在2021年的資金凈流入也才1.1萬億,個人養老金能讓A股市場里的凈買入資金直接翻倍。
而如果A股每年都多增加1萬億資金的流入,你說大長牛會不會到來呢?
這讓我想起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中國樓市也是從那時開始走出大長牛行情,但是在當時,很少人能察覺這項改革帶來的影響。
現在新的一項歷史性改革又來了,你會參與還是觀望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