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各大自主品牌盡量避而不談比亞迪,可對于他所造就的龐大市場銷量,誰敢說,不羨慕,不嫉妒,甚至有些拉仇恨。
沒辦法,這個是人性所然。
至今很多車企在內部總是會不服輸的問道一句,我們的產品都不比比亞迪的差,可就是銷量總是徘徊在這些數據,雖然月銷破萬,可不能創造更多,這似乎也陷入了一個某種瓶頸。
在討論我們今天的主角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盧的比亞迪擁有了什么?
1,刀片電池,算是當時行業中率先發布自主電池技術最早的一家,正所謂“早占先機”,幾乎在沒有什么對手的情況之下,比亞迪瘋狂宣傳,取了一個很好記又霸氣的名字
2,DMi,盡管在這個油耗部分,有很多自主品牌曾經提出過質疑,到如今也有很多其他的品牌油耗比比亞迪的還低,可似乎市場進入了一個怪圈,只要宣傳到位,傳播到點,消費者會有選擇記憶的選擇前者,奔著比亞迪DMi五代去的不少
3,多車齊發,如今比亞迪銷量最賣座的是王朝以及海洋系列,而這兩個系列隨著比亞迪成本優化之后,在整個2024年階段性價比極高,由比亞迪在三月份正式發動了“新一輪的價格”,無論背后有多少的閑言碎語,有一點可以肯定,比亞迪是真的敢,而這個“敢”字恰恰也是讓他成為了重矢之地之后,獲得更多市場反饋的車企。
4,研發投入,在這塊是有數據支撐的,比亞迪的確是當前自主品牌在研發投入資金當中最高的一家車
雖然舉這四個例子比較常規,但總結下來想表達一種含義,想在目前競爭優勢,非常白熱化的國內汽車市場再一次立足,除了大家通常口中所說的綜合產品之外,其實傳播得到,如何在文字游戲之中,讓消費者與你共情,讓消費者迅速地記住你,從而通過他們去傳播,這件事情特別是在自主品牌進入成熟2.0階段顯得尤為重要。
就在前不久,我參加了吉利銀河星艦7的一場線下交流會,主角是這款前不久剛上市的吉利銀河旗下最佳重量級的新車星艦7,在這場溝通會當中,從電池安全延伸到吉利品牌,從而帶去新車本身,有一種層層遞進的關系。
神盾短刀電池、雷神EM-i超級電混等智能電動技術,這塊也是吉利汽車在電池方向以及混動層面的大成者,如何將其的優勢擴大,這迫在眉睫。
先來回顧一下神盾電池,在今年的六月底吉利汽車正式發布了自研自產的全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他被命名為神盾電池,而且還有兩個字,“短刀”。
"神盾"兩個字也非常的有趣,首先在詞語形象上就能感覺到是一種很安全的狀態;另外《神盾》,幾乎在目前汽車品牌當中沒有被引用過,有相對的原創性和唯一性。
如今神盾短刀電池已問世,他似乎也必然要和如今行業當中普遍的“長刀電池”進行一個無形的PK。
作為長刀電池的代表,吉利短刀電池剛問世就遇到了強勁的對手,到底是神盾電池更厲害,還是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更厲害,這一時間也成為了行業很具流量的一個話題。
首先,兩者都是磷酸鐵鋰技術,在本質上是一樣的,而在結構層面短刀和長刀還是有區別的。
簡單來說,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他使用的是疊片的工藝,有序地排列,更好地有空間利用率,而且密布的排列發熱也是可以被控制的;由于比亞迪自身電池屬于自產自銷,隨著比亞迪車型的銷量的增長,比亞迪電池的裝機率也在逐年的提高。
而在吉利的神盾電池出現后,有了另外一束曙光。
在最初的有關神盾短刀電池的宣傳海報上,吉利就非常自信地打出了,“長刀不是最優解,短刀才是新一代”,這樣的標語很明顯直指比亞迪。這應該算是第一次非常正面的對抗了。
可以簡單地理解長刀電池,長度長,所以發熱體就大;而短刀電池他內阻小,電芯產生的熱量也就會小,發熱更低,那也就更安全;而在我查詢到的資料當中,還有一點就是充電快。
“長刀電池長度和厚度分別是960mm和13.5mm,而神盾短刀電池的長度縮短了40%,僅有580mm;厚度增加了35%,達到了18.2mm,所以內阻更小,電流產生的熱量少,溫度不均勻程度低,不僅提高了單體電池的一致性與安全性,而且還減緩了內部的化學反應速度,減少了副反應,有效延長了電池壽命。”
這段文字是公開的,也比較直觀的顯示了神盾短刀電池較于長刀優勢的地方。
可大家也知道,對于龐大的市場車型體量而言,到底是長刀還是短刀好這件事情,消費者在體驗過程中,還是需要一個時間去消化,而這個時間在我看來就是神盾短刀電池可以加力輸出它優勢的地方。
帶上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雖然很多網友說有一種互相拉扯的感覺,但帶上這個已經被市場知道的電池名字,的確對于宣傳神盾電池有一種加倍的推進作用。
在如今自主品牌都陸續開始自研電池的階段,如何讓神盾電池出圈,就是意味著吉利如何將自己的新車賣得更好,新車搭載著神盾電池,而神盾電池意味著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補能形式,他們三者形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結構。
這便再一次引出了我們今天的主角,星艦7。
12月初,吉利銀河旗下最重磅的車型誕生了,這款搭載著吉利新一代雷神EM-i超級電混,實現饋電3.75L/100km的低油耗,且入門售價僅為9.98萬元的星艦7來了。
在看過實車之后,我寫下了如下文字:
-吉利品牌這些年的積累就不必多說了,自主里面先三
-外觀成熟、座艙風格沉穩,沒有刻意走年輕風格,保留了物理按鍵,對于想要從油車過渡到新能源汽車的年輕用戶來說,這一點很安心
-雷神EM-i超級電混技術,熱效率高達46.5%,吉利汽車一直都沒有放棄他自己的動力總成的部分,分一部分給新能源,這一塊幾乎沒毛病
-星艦7配置拉滿:棉花糖SPA座椅、超清W-HUD、前排座椅電動調節/通風/加熱等功能,Flyme Sound無界之聲音響
-競品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打迪子
-這個價位可以吃掉很多燃油車的用戶
-后排空間大,后背空間也大
-50W超級無線快充功能
-9.98-13.28萬元,據說還有一個限時優惠價
吉利銀河星艦7度目標太明確,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種目標。
明確定位非常精準的車型,消費群體摸得透;如果你喜歡比亞迪,你就再去看看星艦7,相互對比吧,有競爭才有火花。
我想,只要看過吉利銀河星艦7的用戶都會對他的外觀以及內飾精致度打上高分,再加上他又非常討好的選擇了混動,這又再一次抵消掉了對于新能源汽車續航焦慮的用戶;雖然我們必須承認目前神盾電池在傳播廣度上不及刀片電池或者寧德時代的電池,但“吉利出品”,這四個大字還是能夠擔得起用戶對他的信任度。
其次,此次的銀河星艦7還是保留了大量的物理按鍵,在手感上面可能會更加接近于燃油車。但我一直認為保留物理按鍵這件事情,在某種安全屬性上其實是加分的。
而"是否要保留物理按鍵,不保留難道車就不智能",這樣的車企傳播話術,也是各有喜好;雖然盡管當前不少新勢力車企,在他們的新車布局上是盡量減少物理按鍵。
他們希望試圖通過語音喚醒的模式,將整個座艙變得更加科技。
但,我至今認為物理按鍵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一款好的產品至始至終他都是一個綜合產品力的表現,當9.98萬的起售價出現在用戶面前是,我們也足夠能夠看清吉利汽車想要通過星艦7打開更多的市場局面,那份野心非常的濃烈。
可以認為,星艦7幾乎是一款無懈可擊的產品,他包含了當前用戶對于家庭出行用車全部的需求,而下沉的極具性價比的售價,對于廣大的中國車主來說,這一點是在太重要了,只要能夠“擊垮”這個軟肋,似乎一切都水到渠成。
今年以來,比亞迪的沖量太大,某種程度上也得益于比亞迪在每個季度都會嘗試在王朝和海洋系列進行一次規模的降價促銷,無論是要清庫存也好,還是為他2025款車型做鋪墊,這樣做無疑是把市場車型進行一個良性循環。
大家能夠感受到,今年以來對于“價格”二字市場過于敏感,比亞迪在三月份開啟的價格戰硝煙一直沒有褪去,直到現在,絕大多數的用戶在看車選車之時,都會把“折扣,優惠,國補”等具備非常大的在價格區間的詞語牢牢的印刻在自己大腦。
其實這樣子的傳播對于車企本身而言,有利有弊。
這也意味著車企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平衡自己的成本,平衡自己的效益,“不像以前那么的賺錢了”,或者說“汽車的錢沒那么好賺了”,這也是我們今年以來聽到過最多在銷售端的話術。
可汽車行業就是不斷地在前進,不斷地完成自我積累自我突破,和別人去PK。這件事情我們似乎永不厭倦。
而在這種時間里面往往也是大廠的優勢所在。
它有足夠的生產經驗,有足夠的魄力,有足夠的現金流,有足夠的勇氣敢在市場賭一把。
很大程度上我覺得星艦7,就是當前吉利汽車對于混動技術,自研電池,車型設計美學等多個層面上的一個大成者。
這款車型不僅是要PK當下其他的競品,也許更重要的是吉利想要通過星艦7找到自己合適自己的打法,這也當然是為2025年做好更多的鋪墊。
對于吉利銀河品牌而言,他起步很早,但也走過很多彎路,曾經吉利銀河一度很低迷,可在新加坡上市的吉利銀河首款車型卻也奠定了這個品牌,想要在全球市場生根發芽的決心。
我想對于吉利來說,曾經的那份并不算優異的成績單,多少都會成為心中的一根刺,而如何拔掉這根刺,如何讓銀河品牌變成真正意義上的與他名字相匹配的產品,這件事情也許星艦7,可以告訴大家。
文|小花姐姐
圖|手機攝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