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校“學習共享空間”悄然興起。與傳統教室不同的是,“學習共享空間”已經打通了通信載體、內容分類、物理空間的界限,能夠為學生提供資源的一站式服務,使其通過互動和探索獲得知識和技能,開拓視野、發掘更多潛能。
基于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各種服務的責任使命,許多高校紛紛改造校內基礎設施建設,為學生打造了一個方便、共享、協作的學習環境,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促進大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因此,本著為學生提供更多優質服務的角度出發,上海電機學院與上海錦江國際集團錦江城市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在該校臨港校區一食堂西側學生生活園區搭建了一個師生互動式課外交流學習平臺——文理馨課棧。
該空間采用“導師團隊指導+學生自我管理”運行模式,通過基礎課教師及名師工作室進駐學生園區、通識美育講堂沙龍送到學生身邊,將課外輔導、科創競賽、沙龍講座、社團活動聯動,鼓勵不同背景的師生互相學習交流,實現學生文理滲透、專業互補、個性拓展,夯實理工科學生的數理學科基礎,提升學生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據悉,自文理馨課棧建成以來,上海電機學院已經選派駐棧導師40余人次、開展專題式學業輔導60余次、惠及學生2000余人次。每晚自習時間,駐棧導師們總會一如既往準點來到這里,為同學們答疑解惑,指點迷津。
對此,該校同學們紛紛表示,深切感受到了學校對學生的人性化關懷。
計算機2011班李輝同學認為:“我們每天晚上都可以隨時在馨課棧找到數學老師們,遇到困難時也總能隨時到馨課棧找到老師們為我們排憂解難。武姐姐還為我們考研的學生開設了考研數學輔導專題,幫助我們梳理考研的知識模塊,總結方法,教會我們分析題目,并教會我們許多做題技巧,對我們來說都是滿滿的‘干貨’,感謝老師們對我們一路的關心幫助,讓我們成長成才”。
實際上,除了師生互動交流平臺,文理馨課棧還配套了學生社區活動空間、學生事務自助驛站、無人超市以及校園文創主題咖啡店等各類生活服務空間。例如在一樓的樂咖啡,你可以和朋友圍著桌子閑談未來;刷臉可進的無人超市,讓你的校園購物多快好省;24小時的自助驛站可以滿足論文檢索打印、一卡通充值等多種學生需求……
總的來所,無論是學習空間的建設,還是校園生活服務,上海電機學院都做到了精心設計、精心服務。這不只是一種簡單的服務創新,更是該校學風改良一種有效渠道,彰顯著其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非常值得各位考生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