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愛奇藝國際版聯合韓國SBS電視臺推出的選秀節目《星光閃耀的少年》,目前已播到了第7期。
開播前,強大導師陣容引人備受期待。
中韓熟知的演員李圣經擔任MC,導師有韓國本土國民度超高的演員歌手李昇基、世界知名男團Bigbang成員大聲、韓國男女團御用編舞師崔容俊……
節目也匯集了來自中美日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共69位練習生,可謂聲勢浩大。
然而,節目播出后卻鮮有水花,僅有幾個短視頻在抖音上被營銷號轉發。前兩日,節目熱門選手孫瀅皓又疑似因節目的不公平對待而退賽,節目流量更是雪上加霜。
今年剛好是大陸選秀史開啟的20周年,自2021年“倒奶事件”選秀停擺3年后,
借著這個特別的時間點,冷眼想和大家聊聊這個久違了的“選秀議題”。在翻閱了大量的節目和資料后,冷眼試圖以N.0時代的分類作為切入點。
選秀1.0:草根時代
2004年《超級女聲》橫空出世,大家初識選秀。
2005年《超級女聲》便火遍大江南北,以首個現象級選秀節目的Title,正式拉開了國內選秀大幕,開啟國內選秀元年。
相關數據顯示,節目平均收視率為8.54%,平均收視份額達到26.22%,總決賽收視率達11%,是中國綜藝史上唯一一期收視率破10%的節目,這一紀錄至今無法打破。
回想當年,全國線下海選,無任何限制,只要報名,都可參加。無論你是科班出身的音樂學子,城市務工者,村鎮一枝花,甚至是八旬老太、牙牙學語的三歲小孩,只要你夠自信、大膽、勇敢,舞臺非你莫屬。
“想唱就唱,我最閃亮。”是節目一以貫之的理念精神。
當年的海選影像,現在回看起來也堪稱大型社牛悍匪現場。不顧評委死活的“天籟”之音、唱歌途中接電話的超絕松弛感臺風、色彩斑斕的非主流妝發造型.....
選手們通過表演展示自我,綻放個性風采。觀眾們也透過各色各樣的選手,洞見當下人生百態。
作為被觀看者的選手,和作為觀看者的觀眾,在這場原生態表演中,一起放肆狂歡。
而節目似乎成為了所有人在循規蹈矩的生活中,一個心照不宣的排解出口。
與此同時,《超級女聲》也掀起了一場全民狂歡的“草根熱潮”,它不再只是一個節目,而是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代表了一種文化符號。
2004年的超女話題人物,還是唱著“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初代偶像張含韻。青澀可愛的外表,嬌俏甜美的嗓音,符合傳統女性審美。
到2005年,就變成了唱著“我的心里只有你沒有他”的偶像鼻祖李宇春。瀟灑利落的短發,低沉磁性的嗓音的中性風格,徹底打破了大眾眼中標準“美女”的樣子。
同樣的還有亞軍周筆暢,以一頭清爽短發和帥氣長褲的標志性形象,熱烈張揚的個性脫穎而出,顛覆了傳統主流女性審美的長發長裙,溫婉含蓄的形象,新的審美刺激,瞬間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的支持與熱捧。
節目的全新互動方式,短信投票送心儀選手出道,更是直接把粉絲參與感拉滿。
為了給支持的選手拉票,初代秀粉衍生出了一系列花樣百出的線下應援方式:街頭貼宣傳小廣告、拿著喇叭賣力拉票、拉橫幅、在電動三輪車上貼海報游街.....更大膽的是,直接攔住路人請求其為偶像投上一票。
這在當時那個時代來說,簡直是另類又瘋狂。
TA們僅僅是在支持偶像嗎,不全是,
在冷眼看來,這是當時千禧一代,抒發個性,自我表達的出口。
最后,2005年由全民投票選中出道的十強選手,有瀟灑帥氣的李宇春、周筆暢、大氣知性的張靚穎、性感颯爽的何潔、小清新的黃雅莉、氣場全開的紀敏佳、纖細柔美的葉一茜......
她們姿態各異,美得各有千秋,標志著大眾審美意識由單一轉向多元的萌芽。
選秀2.0:練習生時代
繼超女爆火后,湖南衛視接連推出其孿生弟妹——《快樂男聲》、《快樂女聲》。
同樣秉承著"想唱就唱"的自我精神,同樣線下海選網羅了類型各異的選手,也出了諸如張杰、魏晨、郁可唯、李斯丹妮等優秀藝人,可遺憾的是,節目的流量再沒能重現昔日的輝煌。
這套被湖南衛視驗證過的"超級選秀系統",不知為何,好像在慢慢失靈。
時間來到了2018年。在日韓偶像團體的潮流影響下,愛奇藝效仿韓國選秀推出《偶像練習生》。
節目播出后迅速在全網發酵,話題度和播放量遠超同期其他節目。
數據顯示,總決賽當晚,節目直播的一個半小時里粉絲投票數達1.8億次,同名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130億次,相關微信推送文章達6000余篇。
之后,騰訊趕著選秀熱度推出《創造101》,節目播放量爆表,話題度引爆全網。“全民搞創”成為當年的話題熱詞。數據顯示,節目播放量達50億,至今在所有品類的網絡綜藝節目中仍位列榜首。同名微博話題閱讀量超150億,
微博熱搜超1000次,成團夜就有222次,媒體報道數據3500萬篇次,成為繼超快系列之后的又一現象級選秀節目。
自此,“偶像”成為影視綜藝市場的“新生兒”,選秀開啟“偶像元年”,開辟團體選秀賽道。
與1.0時代以個人表演為主,個人特色呈現不同,“偶像元年”的審美好像更趨近于團體表演的“整齊劃一”。
苛刻到動作完全一致的刀群舞,公式化的表情管理。“白幼瘦”、“高富帥”、“可愛”、“甜美”等限定詞成為了觀眾對這一階段選秀標準的統一印象。
雖然,在這段時間也出現了例如“王菊”、“上官喜愛“等個性更鮮明的選手,但鮮明的個性沒能再復刻1.0時代的奇跡,把她們成功送入出道位。
與此同時,完全草根的藝人開始減少,“皇族”成為選秀熱詞,“少爺小姐勇闖娛樂圈”成為熱門詞條。秀粉們追過的秀綜,又名《那些年,我們在選秀節目中追過的白富美和高富帥們》。
《創造101》里的海南公主吳宣儀、出道失敗就要回家繼承千萬家產的陳意涵。《青春有你》里的滬上大小姐虞書欣,和她的富婆姐妹趙小棠。《偶像練習生》里的溫州賈富貴Justin,行走的Gucci朱正廷。
草根故事不再奏效。
同樣的,粉絲的打投方式也在發生著轉變。
媒介平臺從超快系列的電視,迭代到練習生時代的互聯網。秀粉為偶像打投的陣地,也從線下轉戰到線上,互動玩法也進一步升級。粉絲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為“自擔”爭取更多的影視綜藝商務曝光度,全方位參與偶像養成完成式。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互聯網的愈加發達,社交場域從線下聊天轉到線上社交APP溝通,二代秀粉為愛發電的應援陣地也隨之轉變。線下拍攝返圖上傳至網絡社媒平臺,供粉群二次傳播;為自擔剪輯美顏向、搞笑向、實力向等視頻卡段上傳至平臺,為偶像造人設,完全是壓倒式地參與偶像的宣傳推廣。
有意思的是,1.0街頭拉票這一典型的應援方式,現在變成了微信漂流瓶、微博實時廣場、網上發帖請求“路人”投票。應援的手段在改變,內里的本質卻沒有變。
偶像團體選秀如日中天,粉絲熱火朝天沉浸式應援。一個突發事件,卻把所有人都打得措手不及。
這場瘋狂的打投狂歡,最終被定格在了一瓶瓶開了蓋的“蒙牛真果粒“奶上。
始料未及地,選秀2.0時代戛然而止。
選秀3.0:國際時代...?
與選秀1.0、2.0的席卷式浪潮不同,選秀3.0始于“猝然落幕“。
在內地選秀陷入僵局時,2023年,騰訊帶著創造營模式開啟了海外選秀,聯合泰國推出創造營國際版,
隨后,愛奇藝聯合韓國推出青你國際版。乍一看,選秀好像進入了3.0:國際時代。
但,國際時代能稱得上是選秀的3.0嗎?冷眼在這里打一個問號。
(圖源于CHUANGASIA創造營官博)
冷眼這一判斷最鮮明的依據便是,3.0國際時代的流量與話題度,已與1.0、2.0時代不在一個層級。
在冷眼看來,國際版其實更像是選秀2.0+模式。可能在2.0時代推出國際版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事情,比如冷眼曾在創造營第四季國際化的那篇稿子中夸贊過節目國際化的嘗試。
但就當前的幾檔國際選秀而言,它們更像是原偶像選秀的國際化包裝+政策下的不得已而為之。將其直接定義為3.0時代,未免有些為時過早。
可如果國際時代是假象3.0時代,那么,選秀的3.0究竟在哪?
思考過后,冷眼嘗試著給出觀點。
回看選秀1.0時代的草根狂歡,是平民文化的勝利,抓住了審美多元趨勢。
2.0時代,順應日韓偶像風潮,把韓國工業化、精致化的審美帶進了內地。
以此類推,推動選秀迭代進化到3.0時代的,一定也是審美的變遷,而非僅僅形式的變動。
創作者亟需思考下一個審美是什么,抓住下一個趨勢。
而眾所周知,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輪回,或許選秀的審美也不例外。
也許選秀的下一個階段,就是回到1.0時代,回歸選秀的普適性、大眾性。
冷眼觀察到,近兩年爆火的團播,似乎也在呼應著這個輪回。
團播,即一種多位主播共同參與的直播形式,早在直播興起時就已出現。近兩年被頻繁提及,“sk女團”、“千金府”頻頻登上社交平臺熱搜榜,在短視頻平臺的熱度也持續攀升,成為了今年直播的新風口。
作為擁有最龐大下沉市場的抖音,也是目前團播數量最多的平臺。團播表演將1.0時代的個人表演,和2.0時代的團體表演相結合,兩者交換表演的形式,滿足了多種群體觀看的審美趣味。
團播風格也是五花八門、花樣百出。除了傳統的漂亮精致偶像團體外,還出了古風團、二次元團、蘿莉萌妹團、偶像再就業團、奶奶團、中年大叔團、精神小伙團等,滿足不同群體、圈層的人的需求。細品一下,團播表演所表現出來的"接地氣、全民觀看"的特征,和1.0的草根時代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了草根選手們,大型女子偶像團體SNH48成員李慧加入抖音團播千金府公會,偶練學員貝汯璘,創造營學員谷柳霖等正統練習生紛紛轉型團播。團播,似乎正在成為內娛選秀舞臺新陣地。“正統偶像下海團播”成為團播熱門話題,也為團播熱度又再添了一把火。
而在傳播媒介上,團播之于選秀,就像短劇之于電視劇。喜歡看選秀的人還是喜歡看,只不過看的地方變了。
就像2005年,大家在電視上看。2018年,在電腦PC端上看;到現在,在智能手機移動端看。
這是媒介平臺的變化,也是時代發展的趨勢。
當然,我們還不能忽視一個潛藏在偶像行業已久的問題:內娛選秀的后鏈路始終未被跑通。
沒有良性長線的發展,市場只會越來越冗余,觀眾也會越發審美疲勞,對選手疲勞,對選秀的“故事“疲勞。
那么,如何跑通選秀的后鏈路?打造IP是關鍵。
(圖源于湖南廣播電視臺辦公室公眾號)
以從明偵系列出發的南波萬男團為例。芒果旗下的電商平臺小芒,以“內容+營銷+商品變現”的IP鏈路為核心,打造了南波萬專屬品牌,成功孵化了“南波萬”IP,開發了一系列線上線下的后鏈路。
來自《種地吧》的十個勤天也能稱得上是一個可以被拆解學習的案例。
選秀已死?或許言之過早。
時代浪潮下,審美思潮的變遷,牽動選秀歷經了20年起起落落落落的艱難迭代。
或許過不了多久,下一次的起便將來臨。
下一個思潮在哪里?又將會把選秀帶往何處?
我們一起,靜觀其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