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早早開啟了全球化進程的海外車企,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廣受歡迎,其中在10月份,該品牌的全球累計銷量達到了12.2萬臺,作為對比,比亞迪的同期全球銷量約為50萬臺。可以看出具有首發優勢的特斯拉,與穩坐新能源頭把交椅的比亞迪依舊有著不小的差距。
顯然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特斯拉的實力不濟,要知道如果從單車的運營能力來看,特斯拉是要高出比亞迪好幾個檔次的。特斯拉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于產品數量,該品牌旗下僅有兩款批量跑量車型,分別是特斯拉Model 3和特斯拉Model Y,除此之外,特斯拉剩余的幾款車型普遍都是價格高昂,并不具備跑量的能力。因此,特斯拉現階段的一大重要任務就是要打造一款走量的入門級車型,而如今特斯拉方面終于有了動作。
據國內媒體報道,在德銀舉辦的投資者會議上,特斯拉投資者負責人Travis Axelrod向媒體透露,特斯拉計劃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一款名為Model Q的全新車型,該車在經過補貼之后,定價將低于3萬元,如果美國電動車稅收抵免政策取消,該車的定價將為37,499美元。除此之外,在2025年下半年,特斯拉還計劃推出其他車型以擴大其潛在市場規模,根據推測,其中有一款車型可能是Model Y的三排長軸距版本,對于喜愛大空間的國內消費者來說,該款車型應該是很有市場。
根據此前曝光的信息及推測來看,Model Q在特斯拉內部的代號為Redwood,該車將基于特斯拉最新的平臺打造。據悉,Model Q的車身長度為3988mm,相比Model 3的車長縮減了15%,同時質量也減輕了約30%,這預示著Model Q將是一款更加緊湊的車型。
至于Model Q的造型設計及功能配置,特斯拉方面并未透露太多信息,但是結合馬斯克此前透露的消息,即“全新入門車款將比其他車款更加傳統務實”來猜測,Model Q基本會沿用特斯拉當前的家族式設計,并且不會裝配過多的高端智能配置,比如說自動駕駛和車聯網功能等等,而是會將注意力更多放在實際駕駛體驗上,說白了就是減配。
而在動力方面,Model Q將提供單電機版本和雙電機版本供消費者選擇。同時新車預計將提供53千瓦時和75千瓦時兩種容量的磷酸鐵鋰電池組,其續航里程基本可以達到400~500公里。
對于特斯拉的這一全新入門級車型,很多消費者都已是期待已久,該款車型早前在網絡上有過幾次傳言,但無一例外均是石沉大海,直到近期才有了真正的實質性進展。事實上,特斯拉打造廉價小車這件事,每年都會在網上上傳,這讓我們不禁好奇,特斯拉為什么會如此鐘情于廉價小車呢?
個人認為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銷量和市場上有壓力。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特斯拉的累計銷量為129.4萬臺,同比下滑2%。而今年馬斯克為特斯拉所制定的年度銷量目標是180萬臺,要想如期完成,特斯拉還需在第四季度實現51萬臺的交付,想要完成目標,難度確實很大。同時,在內卷加劇的中國汽車市場,特斯拉也迫于銷量的壓力開啟了多輪降價,其中在前段時間特斯拉主力車型Model Y便推出了“限時交付,尾款立減”的優惠政策,這讓該款車型的售價來到了歷史新低。
除此之外,在投資者會議上特斯拉方面提出了2025年銷量增長20~30%的目標,這一目標設定看上去雄心勃勃,但是結合全新車型的推出以及特斯拉不斷擴大的產能來看,似乎也并不是沒有可能。當然特斯拉的下一步發展仍需面臨多重挑戰,比如說原材料價格上漲,全球供應鏈波動以及政策環境變化等等。這便要求特斯拉需要更加精細化的制定市場戰略,找準自己的差異化定位,以擴大自己的領先地位,而Model Q的推出顯然正是特斯拉未來戰略中的重要一環,即通過價格和技術優勢實現突破。
車叔總結
總的來說,在如今這個變革的時代,創新和堅持價格優勢是各大車企取得成功的關鍵,特斯拉即將在明年推出的Model Q不僅是一款新車型,更是特斯拉掀起新一輪競爭的起點。那么走低價路線的Model Q是否能在未來成功吸引大批消費者?他又能否幫助特斯拉實現銷量增長目標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