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近日,中國香港旅游業迎來一個重大的消息。
國務院2024年12月5日決定:任命羅淑佩(女)為香港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免去楊潤雄的香港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職務。
來自香港特區政府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12月7日當天(是深圳居民赴港“一簽多行”政策實施后的首個周末)訪港的內地旅客約14.5萬人次,較11月周末日均旅客數量上升28.5%。
旅游體育是本屆香港特區政府的工作重點,新任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需要面對香港旅游市場哪些挑戰?
破局香港旅游市場現狀,需要哪些新的思維?
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易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下轄的決策局之一。
2022年6月15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通過新一屆特區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其中,文化體育及旅游局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通訊及創意產業科和旅游事務署,以及民政事務局文化科、康樂及體育科和西九工程策略組合并。
2022年7月1日,楊潤雄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
外界普遍認為,楊潤雄對香港旅游市場的貢獻主要是通過推動大型文化旅游盛事、實施“一簽多行”政策以及強化香港作為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顯著推動了香港旅游市場的復蘇和發展,為香港經濟注入了新的動能。
例如,自2022年成立文化體育及旅游局以來,楊潤雄大力推動文化、體育和旅游三個方面的政策,通過舉辦大型盛事和文化交流項目,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和藝術家;其次,楊潤雄在推動“一簽多行”政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政策極大地便利了內地居民赴港旅游,預計將吸引大量游客,對香港的旅游、餐飲和零售等行業產生積極影響。
接替楊潤雄成為新任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的羅淑佩,曾在2010年至2016年擔任特區政府旅游事務副專員。
在12月5日會見媒體時,羅淑佩表示,旅游業帶動零售、餐飲、景點、交通、酒店及娛樂等不同行業,涉及大量從業人員,與香港經濟發展密不可分,也與香港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她深信旅游業機遇多多,會與業界交流,討論如何用好相關措施,把握機遇,貫徹落實香港“無處不旅游”,為行業再創高峰。
?攝圖網
香港旅游業面臨嚴峻的挑戰
2024年以來,國家層面不斷推出有利香港發展旅游業、刺激消費的政策措施。
例如,兩次擴大內地來港個人游城市名單,涵蓋59個城市;商務旅客獲準在香港逗留兩周,之前的逗留期限為七天;新免稅制度擴展至所有口岸(包括機場、碼頭及陸路口岸),內地居民旅客自香港進境內地攜帶行李物品的免稅額度由人民幣5000元提高至人民幣12000元,同時保留在進境口岸免稅店額外購買人民幣3000元免稅商品政策的措施;12月1日起,深圳市戶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可以申請辦理前往香港旅游的“一簽多行”簽注,即在1年內可不限次數往來香港地區,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過7天。
為了刺激旅游業,香港特區政府在2024年撥款10.9億港元預算,甚至給游客提供機票、無人機、煙花表演等,邀請數千網紅赴港體驗參觀。
盡管各種利好旅游的政策頻出,但香港的“黃金招牌”——購物、觀光、體驗,似乎失去了吸引力。
作為香港“零售三巨頭”,2024年上半年,香港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同比下跌12.8%,百貨公司同比下跌14.1%,耐用消費品同比下跌12.5%。其中,第一項、第三項主要依靠內地游客拉動增長。
另據品橙旅游從個別旅行社處了解到,考慮到近兩年來香港旅游市場實際情況,他們目前或暫停、或放棄了香港的業務。
為什么內地游客帶動的零售品類出現下滑,是因為去香港旅游的內地人減少了嗎?
事實上,香港并不缺少旅客。
12月2日,香港旅游發展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訪港游客共計約3667.8萬(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2018年同期的70%),其中內地游客占比接近八成(77.3%)。
途牛旅游網相關負責人告訴品橙旅游,平臺的數據顯示,今年香港跟團游人數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但人均消費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港澳連線4晚5日的產品最受游客的歡迎,含大交通的人均消費為4000-5000元人民幣;廣深地區的客群更傾向于2-3天的行程,含小交通的人均消費為2000多元人民幣。
去哪兒的酒店預訂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香港位列去哪兒平臺上出境游熱門目的地前五,預訂量超去年同期。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香港旅游業是國際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國際旅游業的發展態勢而起伏波動。受全球經濟、地緣政治、人口變遷等因素的疊加影響,在“特種兵旅游”、打卡體驗等模式下,游客貢獻的零售額有限,進一步加劇了香港旅游業消費降級和走勢疲軟的態勢。在此基礎上,香港旅游業進入了客源市場和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道。
根據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董觀志的觀察,從宏觀上看,最近幾年香港旅游業最明顯的逆轉性變化,是內地游客南下香港旅游消費轉換成了香港游客北上內地旅游消費,香港國際旅游長久以歐美游客為主體轉向了以亞洲游客為主體。隨之而來的,就是消費能力和消費結構的降維下沉。
從微觀上看,中山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梁增賢認為,香港旅游業吸引力的下降有其自身的一些原因。例如,大灣區的主要城市都在建設新的度假區和品牌主題公園等大型旅游項目,反觀香港,除了海洋公園和迪士尼,一直都沒有出現新的大型旅游項目。在沒有新增核心競爭力旅游項目的情況下,香港的旅游業無論是“旺丁”還是“旺財”,都存在一定的難度。
香港中國旅行社總經理陳瑞東表示,隨著旅游模式的轉變,期待政府協助業界打造更豐富的深度式和體驗式旅游產品,吸引更多旅客過夜。同時希望加強對香港其它旅游資源的宣傳力度,分散過度集中的旅客,發掘旅游市場更多潛力。
?攝圖網
新挑戰,需要新思維
實際上,香港旅游業的滑坡并非一時之間的偶然,其深層次的原因更為復雜——既有內部的社會因素,也有外部市場競爭的加劇。
面對香港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國內地游客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對這座城市充滿期待,加上內地城市的崛起,也讓更多的游客選擇在本地享受旅游體驗;周邊地區如澳門、東京、新加坡等地在旅游市場的營銷和資源開發上日益成熟,相比之下,香港的傳統景點逐漸失去了吸引力。
此外,目前內地免稅店的數量已經達到27家,而且海南省全省都將設為免稅區,這也危及香港兩大核心競爭力之一的免稅購物天堂地位。
客源市場結構的板塊性漂移變化,導致旅游業增量擴張難度加大;海南省自貿區與免稅商業的快速發展,對香港旅游消費直接影響;內地、新加坡、日韓等同類旅游供給,平替香港旅游供給;香港旅游形象的提升與推廣……在董觀志看來,面對這些挑戰,香港旅游業必須要重新找回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梁增賢認為,針對新形勢下的國際旅游市場,香港文化體育及旅游局首先需要重新定位自身旅游業的發展方向,加強與內地相關政府部門、旅游企業的合作;其次,香港文化體育及旅游局要加快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重大文化和旅游新項目(大型主題公園、城市旅游項目等)的建設進程,形成新的市場吸引力;此外,針對內地市場營銷出現的一些新變化,香港文化體育及旅游局要積極擁抱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加強對內地游客有關香港景區和特色旅游的宣傳。
“香港旅游業承受壓力和挑戰是事實,但這是轉型的必經之路。”董觀志說,破局香港旅游市場現狀,需要新任香港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旅游業整合、國際旅游樞紐大都市綜合引領旅游消費、旅游業治理效能現代化等方面具備更多的新思維。
羅淑佩履新香港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后,將為香港旅游業帶來怎樣的新活力?我們保持關注。(品橙旅游Jack)
參考資料:
1.新華社,《國慶長假逾121.6萬人次內地游客入境香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