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哥
特立獨行水瓶座
日常干貨總結癖
分享生活,讀書、工作、育兒
瓊瑤阿姨于12月4日翩然離去,她說自己的一生是火花,已盡力燃燒過,擁有過,活得瀟瀟灑灑,轟轟烈烈,不枉此生了。
我讀瓊瑤的作品不多,但她的影視作品看過不少,從《青青河邊草》到《還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里面的主題曲我都會唱。
她創造了我童年的美好回憶,給了讀者觀眾浪漫的愛情夢想。
她走了,感覺一個崇尚愛情的時代過去了,愛情不是全部,現在是上野千鶴子式的女性主義時代,上等的快樂不只是愛情,男人不過是課間十分鐘。
可是瓊瑤阿姨在那個時代是創造性的,她給了很多人全新的愛情觀,她的愛是沒有階級之分的,晴兒會跟瀟劍在一起,紫薇就算不是格格,爾康也會愛到山無棱天地合,我小時候也很愛那個熱烈又深情的爾康。
她也做到了自己所相信的,人書合一,這是很了不起的,有多少作家書寫是一套自己所做又是一套,金庸都做不到自己所主張的愛情觀。
她到了最后一刻依然活在“愛”字里,她的遺書浪漫極致,連訣別的方式都是那樣的瓊瑤。正如蔡康永說張愛玲,她的死法繼承了她的活法,瓊瑤也是一樣。
她說自己一輩子都迷信愛,是對愛的堅信讓她走出困頓“在我的內心,我一直很單純很天真地相信著人生的真愛,也用這份我相信的真愛來寫我的小說,只要是我的讀者,都可以在我書中,發現我的‘真面目’!”
這次,所有人都看清了她的真面目,原來她在傳記里寫的不只是說說而已,是言行一致。
有能力去愛,是很需要能量和熱情的一件事,多么豐沛的情感才能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地寫下去。她相信愛,渴望被愛,也勇敢去愛。
她一輩子都在追尋愛,用愛療愈自己,因為她這輩子最缺的就是愛,她沒那么在乎錢,她選擇的每一個男人,最初都是沒什么錢的,她在乎的是對方的心。
她自己也說,我是一個被“愛”字害慘的人,成也是愛,敗也是愛。
她愛別人,也被別人愛過,但是她好像沒有那么愛自己,她一輩子都在證明自己,用創作的高峰證明自己值得被愛,她將作品在母親面前一字排開,想得到母親的認可,她可以靠寫作養活自己,她像一頭血牛,在平鑫濤的催促下日夜耕耘,幫助皇冠走出難關,也成就了自己。
三毛說她嫁給了一盞長夜無眠的孤燈,玩了半生那么累的游戲,辛勞了半輩子,都不會用理所當然賺來的錢過好日子。
(上面的文字,三毛親切地叫瓊瑤為小孩子,語氣里好心疼這個姐姐)
她有名有利,但一輩子也好辛苦,像一臺永動機,她怕自己動不了了就沒有價值,人生就是失敗的,就不配活著。
為什么我會有這種猜想?
我在她的傳記里發現這一點,她很容易質疑自己,她需要別人不斷的肯定和贊賞才能有活下去的勇氣,她那么強大又那么脆弱。
青春期時的失敗感、自卑感,在她的體內從來沒有消失過,人是有應激反應的,只要再次遇到這種感覺,你就又重回那種創傷后遺癥,恐懼自己老了,不能寫了,沒有價值了,自我審判的時刻再次降臨。
瓊瑤在原生家里很少得到過正面的激勵,因為她成績一塌糊涂,看小說很快,但是看不懂水是什么構成的,數學考試20幾分,弟弟不用功、淘氣,隨隨便便也能考80分以上,而妹妹更是天才,不考99分,只考100分。
對比之下,內心敏感又脆弱的她,也觀察到,父親逐漸把愛轉移到小弟身上,母親越來越愛小妹,她第一次知道人生就是這么現實的,“當你有四個孩子,你絕不會去愛那個懦弱無能的,你一定會去愛那個光芒四射的!”
“一天一天過去,他們也不再費力掩飾這個事實。一個舉手,一個投足,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愛會流露在自然而然之中。”
如果用現代育兒的話術說,瓊瑤在情感上應該是個高需求的寶寶,非??释玫礁改傅淖⒁饬蛺郏约哼@么說:“我的感情,比任何孩子都來的強烈,我熱愛我的兄弟姐妹,也渴望他們每一個都愛我。我功課不好,充滿了犯罪感,充滿了自卑感,充滿了歉疚,也充滿了無助,我多么希望父母能夠諒解我,給我一點安慰和支持?!?/p>
一個成績不好的孩子,只想要父母的一個擁抱,一個眼神的關切,但都沒有,得到的是恨鐵不成鋼的冷漠和諷刺。
她高三時理科成績依然糟糕,母親非常焦慮,怕她落榜,讓父親丟臉,畢竟父親是名教授,如果女兒考不上大學,很沒有面子。
這也導致她天天做噩夢,夢到全世界的人都在恥笑自己,因為恐懼,讓她更加努力,每天捧著看不懂的課本,將努力,自卑和害怕融為一體。
當她想懈怠,母親的話又響起:“萬一考不上,不是你一個人的失敗,是全家的失??!”
這種潛意識里的害怕失敗,也許是她一輩子都在努力工作,不敢好好享受人生的黑暗勢力。
最后高考落榜了,父母都還沒罵她,她先有了死的心了:“這樣一個害群之馬,怎么還值得弟妹的尊敬和愛呢?推開食物,什么都不吃,我只想死去?!?/p>
失敗之人哪有被愛的權利,愛是很現實的,有條件的,她渴望無條件的愛。
所以,她創造的愛情故事,愛是純粹的,是不那么現實的,是在浪漫里的,是她想要的。
她太缺乏被認可被安慰了,所以當她遇到給她溫暖和鼓勵的男人,就會像飛蛾撲火一樣,認為是真愛。
她一生一共有三段感情,這些男人的共同特點都是可以給她情緒價值,至少剛開始都滿足這一點,可以安慰到她,肯定她,治愈她,讓她回到溫暖的世界。
瓊瑤的第一段感情是跟她的國文老師,這位大她25年,但是欣賞她的文學才華,用憐愛和鼓勵溫暖了她的內心世界,此時的她正在與高考搏斗,消瘦、蒼白、食欲不振、風一吹就倒,但是老師的鼓勵,讓她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溫暖,于是她不顧世俗的一切,陷入戀愛當中。
很多人看瓊瑤的小說,覺得她是戀愛腦,為了愛不顧一切,但是如果沒有了這種愛的幻想和滋養,她會活不下去,對她而言愛是光愛是電愛是一切的一切。
她的第二段感情是跟前夫慶筠,她忘不了老師,對慶筠也只是好感,但是卻勇敢地急急忙忙地結婚,她選擇慶筠不是因為多合適,而是他也會鼓勵她,純粹地喜歡她:
“他也沒有對我的過去好奇而用有色的眼光來看我!他喜歡我純粹因為我是我,并不因為我是個有浪漫故事的女孩?!?/p>
慶筠還鼓勵她寫作,覺得考不上大學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倆人可以一起寫作,互相鼓勵。
其實她是知道彼此是不適合結婚的,“他太理想化、太夢想化、太不實際。我呢?我也不適合結婚的,因為在我心底,老師的影子仍然徘徊不去?!?/p>
母親說她,他那么窮怎么養你。女孩子一結婚就完了!你這么年輕,為什么不去念書,滿腦子只想結婚,你不是太奇怪了嗎?
她無言以答。她只想逃,逃開優秀的弟妹,逃開考大學,逃開母親,逃開自卑感。
不管結婚對不對,這個男人是她能逃離家庭的第一步。
遇到平鑫濤,她完全淪陷了,一個無比欣賞她的才華,而且能夠鼓勵她,幫助她落地夢想的男人,一個比前夫更加能夠提供愛的能量的人。
可是媽媽一眼看穿平鑫濤的問題,她對著瓊瑤說,“這種男人又要家庭,又要兒女,又要事業,又要風流,又要名氣......他什么都要,最后,毀掉的是你!”
瓊瑤什么都知道,“在我內心,充滿了悲哀,我和鑫濤是沒有未來的,我也知道,母親有些話是對的,最后毀掉的是我的名聲?!?/p>
她心里什么都清清楚楚的,只是無可自拔,平鑫濤對她有巨大誘惑力,只有他相信她,告訴她只要她寫下去就什么都可以實現。
瓊瑤是個夢想家,而平鑫濤是個幫她實現夢想的實踐家,他們是高山流水,是互相成就。
瓊瑤將《窗外》的稿件寄給了《皇冠》雜志,得到平鑫濤的回復:“收到《窗外》,連續三個晚上,不眠不休,終于一口氣讀完,這是本不可多得的佳作!我猜作者本人,必在書中。寫得如此真實,令人深深感動,《皇冠》獲得此書,十分榮耀,已決定在七月份《皇冠》上,一次刊出......”
看到平鑫濤的來信,瓊瑤的內心獨白是,得到這么直接的肯定,人生從未有過:
“從來沒有人用這么,直接的方式來肯定我的寫作,多年來,在父母的懷疑下,在自卑感的作祟下,在兒子的眼淚下,在生活的煎熬下......不停不休地寫,卻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寫作是否有意義?!?/p>
平鑫濤讀過她所有的作品,頂住壓力刊登她的作品,第一次見面就知道她喜歡古典音樂,送她唱片和唱片機。
這種感覺在瓊瑤的世界里從來沒有過,即便她寫了《窗外》一炮而紅,她父母認為她在小說里丑化了自己。把她罵得狗血淋頭,她母親說“原來你的才華,僅止于此!你就這樣等不及地賺錢罵?除了“出賣”你的父母以外,你還有沒有別的本事?
被父母責罵,她又再次陷入罪該萬死的愧歉里。
她在家里是個可憐的孩子,那么,愛的感覺只能從別的親密關系里找了。
我聽過身邊一個故事,父母不滿意女兒的對象,男孩子很窮,脾氣暴躁,可是女兒對男孩愛得死心塌地。
因為有一次,女兒在車上來大姨媽了,弄臟了褲子,不敢下車,那個男孩子主動去超市給她買衛生巾了,她從來沒有被一個男人這么溫柔細膩地對待過。女孩有個粗暴的爸爸,溫柔的愛,是她從小最稀缺的。
從小沒有被充分愛過的心,是很容易被偷走的,一點點廉價的愛足夠了。
瓊瑤阿姨在她的小說王國里是個大女主,但是她內心始終是個小女孩,一個渴望被疼愛被理解的卑微的孩子。
“自卑感,我覺得這三個字,一直到現在,還深深纏繞著我?!彼蔡拐\:“我對母親一直有崇拜和依戀的心理,在我內心,最希望就是被她承認、被她欣賞、被她寵愛?!?/p>
寫到《幾度夕陽紅》時,母親因為欣賞以她為原型寫的李夢竹,才原諒了女兒。她很珍惜這種被認可感覺,她日以繼夜寫作,用稿費供養弟妹留學,給父母買大房子,給家人提供舒適的生活,都是在向母親證明自己,我可以,我不是一無是處。
那么,瓊瑤的母親是真的不愛瓊瑤嗎?
那倒是未必,瓊瑤的母親是千方百計想要女兒好的,我在自傳里也看到這位母親,用盡了苦心,瓊瑤師生戀,母親心急如焚,勸女兒不要往火坑里跳,不惜一切代價去告老師。
她告訴瓊瑤慶筠養活不了她,不適合結婚,要她好好讀書,將來找個好工作。
她愛上平鑫濤,母親說他也只是想要利用她,不能當小三,男人出軌要女人背鍋,她希望女兒跟他只保持出版和寫稿人的關系,甚至可以多投幾家,不要被平鑫濤捆綁。
在那個時代,這個母親的想法是超前的,瓊瑤也覺得母親很多話是對的,但是為什么瓊瑤就是不聽母親的,甚至母親越反對的她就越做。
因為母親不是用愛的方式說服她,瓊瑤最重視的是愛的方式,母親的話沒有共情能力,母親雖然愛她,但是她感受不到愛意,感受到的只有權威。
這也讓作為母親的我得到啟示,該怎么用有情緒價值的方式引導孩子做對的事。孩子不需要多么正確,但需要愛。
瓊瑤在自傳里有一句話說的很有智慧,她說,愛是要你感覺自己被愛,愛沒有真和假,只有你能體會多少,被愛多久。
所以,沒有感到愛的母愛,便不算是母愛。
瓊瑤30歲錢就有花不完的錢了,要錢有錢,要名有名,但她一輩子最在意的都是愛,親人友人愛人給她的愛。
瓊瑤估計也知道平鑫濤的愛里有心機的成份,但是她心甘情愿,她在《憶亡夫》里寫,幫助你的事業,一直是我書寫的原動力。
為什么她有原動力?因為她感受到他的愛,他給的頂級的情緒價值。
不管平鑫濤的愛是真是假,但是這個男人幾十年來每一次出差都會寄給她送一束花,手寫一張甜言蜜語的卡片。
“我們婚后第三年外出旅行,到了酒店不久,我就收到一個只有3朵長梗玫瑰的花束和他寫的一張卡片。三朵花代表結婚3年。”
此后我們又過了三十幾年,每年我都會收到他類似的卡片和鮮花,我不知道世間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像他這樣?!?/p>
大多數男人,相處了幾十年,別說送花給老婆,連句好話都沒有。
做到平鑫濤這種浪漫的男人有多少個?
只要有愛,她牛馬了一輩子也沒有關系,她是為愛癡狂的女主本人。
童年得不到的愛,要用一輩子去治愈。
瓊瑤阿姨,一輩子都在寫愛,寫這些故事不只是為了讀者,也是為了救贖自己,她要在愛里療愈自己,用愛的方式活出自己,她要用許多許多的愛償還給自己。
她也做到了,紅塵作伴活的瀟瀟灑灑,對酒當歌寫出了心中喜悅,轟轟烈烈把握了青春年華,不枉此生。
作者簡介:慶哥,讀書、養心,好好生活。微博:@獨一無二的慶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