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敘反對派入主大馬士革,敘利亞局勢成為了各方關注的重點。
不過,在這場戰爭中,被認為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沙姆解放組織”也只是成功占據了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敘利亞境內還存在多種勢力,比如敘利亞政府軍的殘余力量、敘利亞東部的庫爾德武裝、北部的“敘利亞國民軍”等等。
敘利亞未來局勢的走向如何,還真的不好說。
畢竟這些組織的政治訴求都不完全一樣,他們背后的支持者也完全不同,所以想要建立一個各方都能夠接受的新政權實體,敘利亞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很有意思的是,就在幾天之前,美國一匿名的高官表示,將把美國政府不排除將“沙姆解放組織”從美國認定的恐怖組織名單中移除,以便與其建立更密切的聯系,因為沙姆解放組織”是敘政府過渡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符合美國利益的前提下,美政府有意以適當方式與其接觸。
美國人之所以愿意同“沙姆解放組織”和解,很大概率上都是源于一個人——即“沙姆解放組織”朱拉尼。
一
2024年12月11日,朱拉尼在國外社交媒體賬號的認證已經改為“總統”。
就從這個簡單的改變,似乎也有不一樣的寓意在里面。
朱拉尼率領敘反對派武裝進入大馬士革后,敘局勢并不穩定,大有一觸即亂的風險,姑且不提國內眾多派別的組織,趁火打劫的美以也在時時刻刻威脅。
稍有不注意,敘利亞就有可能分崩離析。
阿薩德政府垮臺后,以軍不僅占領了了戈蘭高地緩沖區,還對敘利亞軍事目標展開地毯式打擊。以色列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是認準了敘利亞大亂過后,短時間內不會建立起穩定的政權組織。
不過,以色列很明顯忽略了朱拉尼的影響。
12月8日,就在敘反對派武裝宣布控制首都大馬士革并宣布推翻阿薩德政府的當天,朱拉尼就出現在大馬士革,并迅速安定了混亂的局勢。
不光如此,朱拉尼還派人找到了阿薩德政府總理賈拉利,并將其安全護送至酒店。
也就是在同一天,朱拉尼與賈拉利之間進行了權力移交。
對這位前任總理,朱尼拉態度溫和,更讓人吃驚的是,在過渡政府建立前,朱拉尼保留了賈拉利總理之位,以便在過渡期間負責敘利亞政府事務。
也正因為如此,敘利亞在經歷一場大亂后,政權在一個短暫時期內形成平穩過渡。
二
朱拉尼不光善待了前政府總理賈拉利,還下令要求前政府的公務員各司其職,并赦免了前政府軍成員,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軍官、士兵以及公教、軍警憲特人員。
要知道過去這些人曾是阿薩德政府的中堅力量,他們曾與敘反對派力量為敵。事實上在阿薩德政府垮臺以后,最擔心被清算的就是他們。
可朱拉尼不僅赦免了他們,還要求他們各司其職,無形中打消了他們的顧慮,爭取了他們的支持。
更為關鍵的是,對于不同派別的組織,朱拉尼也采取了拉攏的姿態。
在新政府的組成人員中,朱拉尼吸納了很多來自不同派別的組織成員,他任命的財政部長和教育部長是庫爾德人,外交部長、工業部長、農業部長和旅游部長等職位分配給了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國民軍。
選擇庫爾德人,是因為庫爾德人敘利亞東部盤踞多年,一直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而且敘利亞東部是他們重要的石油、天然氣以及糧食生產基地。安撫住庫爾德人,就等于是安定了全國。
選擇敘利亞國民軍,除因為他們是盟友外,還在于要爭取土耳其的支持。
朱拉尼過去雖然也受土耳其支持,但他的主張并不為土耳其認同,以至于雙方關系破裂,因此拉攏敘利亞國民軍,也是出于穩定敘利亞局勢的需要,特別是在后續國家建設中。
有意思的是,除了以上安排外,朱拉尼還把信息部長的職位交給了德魯茲人。
德魯茲人過去在敘利亞政治舞臺上一直有相當分量,這主要源于他們過去同美國、以色列的關系比較緊密,朱拉尼通過此舉來改善同美國、以色列的關系,為敘利亞創造一個好的外部環境。
需要指出的是,朱拉尼在作出這一切安排的時候,以色列正從軍事上威脅敘利亞。他們目的就是要在中東地區繼續發展,朱拉尼能夠做出這樣的安排,無疑說明他有十分高超的政治智慧。
三
要細說起來,朱拉尼以前可不是這樣性格的一個人。
1982年朱拉尼出生于沙特,要說起來,朱拉尼是他的化名,朱拉尼”在阿拉伯語中意為“戈蘭人”,源自其家鄉——被以色列占領的戈蘭高地。
據朱拉尼自己回憶,對他本人影響最大的有兩件事,一是2000年發生的“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二是2001年發生的“9·11”恐怖襲擊事件。
2003年,美軍進攻伊拉克,朱拉尼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大學學位,轉而到伊拉克投身抵抗美軍的運動。
也因為同“基地”組織的關系以及理念原因,朱拉尼在2006年還被駐伊拉克美軍逮捕過,當然他那時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嘍嘍”,在被關了五年以后釋放出獄。
出獄以后的朱拉尼拿著大量來自“基地”組織的資金,返回敘利亞組建“基地”組織分支“支持陣線”(又譯“努斯拉陣線”)。
該組織曾被國際上定性為恐怖組織。
2013年,美國政府正式將朱拉尼列為“全球恐怖分子”懸賞1000萬美元。
不過到了2016年以后,情況有了變化。
朱拉尼先是把“支持陣線”改為“征服陣線”,并宣布脫離“基地”組織,在失去對北敘利亞中心阿勒頗后,朱拉尼轉移到了伊德利卜,并宣布與和附庸組織“安薩爾丁陣線”、“努爾丁·贊吉運動”和“真理旅”合并,成立“沙姆解放組織”。
盡管沙姆解放組織仍然被美國定性為恐怖組織,但情況已經大有不同。
朱拉尼在控制整個伊德利卜省后,在土敘邊境成立了敘利亞伊德利卜“救國政府”,開始大力發展當地建設。
有專家對此表示:
“盡管遠方的阿薩德支持者總是將大約350萬人的伊德利卜描繪成為“人間地獄”,但不可否認的是,朱拉尼十分重視鞏固在伊德利卜的政治和行政權力,在他的領導下,地方政府應有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務等部門以及電視臺一應俱全;另外,他還創辦孤兒院,興建學校、文化中心,經營醫院診所、建筑和通訊公司等等,像模像樣地搞起了社會治理。與那些神秘莫測的中東組織領導人相比,朱拉尼非常善于通過現代媒體為自己塑造正面形象,網上有著不少他走訪轄區內的企業和民間市場,探訪難民營、醫院病人,體驗基層民生的照片和視頻。”
很顯然這時候的朱拉尼的風格已經與過去完全不同。
事實上,在朱拉尼率領反對派進軍大馬士革的過程中,處處展現出親民的形象,對對宗教徒、其他民族、女性和中產階級都表現出了應有的尊重。
這種改變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在過去數年間不斷地積累才有的。
朱拉尼推翻敘政府以后,也并沒有表露出想要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也未計劃在推翻巴沙爾后實施伊斯蘭法,反而倡導全民團結、包容與和解。
盡管也有人質疑其偽裝,但毫無疑問的是,在敘利亞大亂后的當下,這樣親民的表現有助于他獲得更多的認可。
不過,朱拉尼雖然表現出具有安定敘利亞局勢的能力,但敘利亞未來究竟會向何方向發展,也還是一個未知數。
一方面朱拉尼所領導的“沙姆解放組織”的其政策尚不明確,未來選擇頗多,另外一方面,國內局勢紛繁復雜,朱拉尼在后續是否還有能力控制局面。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個未知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