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5年,楊修出生于一個很牛的官宦世家。
這個世家有多牛呢,史載“自震至彪,四世太尉”,記載里的彪,就是楊修的親爹楊彪,而震,則是楊彪的高祖父楊震。
太尉是個什么官呢,用現在的職級來說,大約相當于今天的防長加總參謀長,出過這個官職的家庭,你說牛不牛,而人家楊修家曾出過四個,你說這是個什么概念吧。
老楊家既然在東漢的官場上這么得意,他家自然和皇帝的羈絆很深,據相關史料記載,東漢朝廷不重用的時候,很多人都開始想三想四,但是老楊家卻一直對漢室很忠心,漢獻帝混的比丐幫幫主還慘的時候,楊彪對漢獻帝也是不離不棄。
楊修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里,自然是不缺教育資源,再加上他本人非常聰慧,所以很早就成了名人,后來楊彪陪同漢獻帝到曹操地盤時,曹操這個非常重視人才的人,自然也看上了楊修,楊修由此進入體制。
楊修進入體制以后,憑個人本事是混的風生水起,據《三國志》等書記載,當年楊修在給曹操當秘書時,曹操只需要操心軍國大事,至于其他瑣碎的文事,都是交由楊修處理。
領導秘書的地位懂的人自然都懂,所以當時有很多人都向楊修靠攏,史書對此的記載是:
自魏太子(曹丕)以下,并爭與交好。
曹操的三兒子曹植,也和楊修打得火熱,后來曹丕和曹植奪嫡期間,楊修也是曹植這邊的謀主。
按照道理來說,以楊修的家世和能力,他應該越混越好才對,為什么后來卻被曹操給殺了呢。
因為受《三國演義》等文藝作品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曹操之所以殺楊修,是因為楊修平時表現的太冒尖,風頭甚至超過了曹操,曹操無法忍受一個比自己聰明的人,于是就把他給殺了。
而看過《三國志》等書的人則會認為,楊修的死,還是和他參與了曹丕、曹植兄弟的奪嫡有關,因為曹丕前腳在奪嫡中勝出,后腳曹操就找借口把楊修給辦了,這不就是當爹的給繼承人掃除后患嗎。
那么真相真是如此嗎?
史書對楊修的親爹楊彪,曾有多處記載。
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漢獻帝到自己的地盤,一次舉行宴會的時候:
(曹操)見彪色不悅,恐于此圖之,未得宴設,托疾如廁,因出還營。
曹操當時為什么害怕楊彪要辦他呢,因為曹操當時所展現出來的行為,不像是勤王更像是挾持,而楊彪作為忠于漢室的老臣,自然瞧不上曹操,可結果呢,曹操借著漢獻帝的名義給自己加官,而楊彪則被貶職。
楊彪被貶職之后,曹操也沒打算放過楊彪,曹操后續又給楊彪按了個罪名把他下獄,但是楊彪在江湖上的地位太高,和他一樣忠于漢室的人有太多,所以曹操最后只能無奈的放了楊彪。
公元206年,曹操已經大敗袁紹,基本上了中原的一哥,楊修此時的態度是:
彪見漢祚將終,遂稱腳攣不復行。
公元220年,曹操掛了以后,曹丕繼位,為了拉攏前朝的大族世家,曹丕不光祭出了“九品中正制”,還開始提拔曾經的老人,這其中就包括楊彪,而當時楊彪又是怎么給新領導回復的呢?
嘗以漢朝為三公,值世衰亂,不能立尺寸之益,若復為魏臣,于國之選,亦不為榮也。
也就是說,楊彪一直以漢臣自居,始終認為老曹家做得不地道。
如果楊彪是個普通人,那么他的態度無足輕重,但是他的江湖地位很高,別看他平時一直處于病退狀態,他要硬是出頭,老曹家還是很忌憚的。
楊修當年不光是曹操的秘書,還和曹植關系很好,如果曹操不辦了楊修,等他百年以后,曹丕能坐得穩龍椅嗎,而他坐不穩的原因,可不僅僅是因為他弟弟,而是那幫心懷漢室的老臣,這幫人單憑自己很難弄出大動靜,但是再有曹植這個幌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由此可見,曹操當年殺楊修,根本不是因為嫉妒楊修的才華,也不全是因為他支持曹植,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他們老楊家站錯了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