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張溫柔,平靜,圣潔的臉,誰能想到她剛經歷了一場殘酷的戰爭的洗禮呢。
她被毛澤東10次接見,并譽為“中國的白求恩”。
她的名字叫李藍丁。
李藍丁雖然出生在海寧縣的一個小地方,但是后來跟著家人移居到了上海。家境優渥的她,在父母的安排下進入上海同德高級助產學校,學習了護士專業。
隨著抗日熱潮的高漲,李藍丁也和同學相約加入了蘇南的游擊隊。
從上海到蘇南偏僻的農村,李藍丁的同學已經痛苦不堪,她決定回上海,并勸李藍丁說:“咱們一起走吧,這里太苦啦!”
李藍丁卻說:“既然來了,就革命到底。”
就這樣,李藍丁換下了旗袍和皮鞋,穿上了當地普通婦女的衣服,開始了游擊隊的生活。
因為她的優異表現,加上護士專業的理論知識,17歲的她被調到團里的休養所做衛生員。
1946年,我軍主力七戰七捷后,向北撤離。
李藍丁醫療隊接收了500多名傷員,在沒有部隊掩護的情況下,她們的轉移非常困難。
一天,部隊經過一個叫汪圩子的地方。
只聽后面炮聲逼近,前面還被一條河流擋住了去路。
危急關頭,她帶頭跳進冰涼的水里,用雙臂托舉著擔架,不讓擔架被水沒到。
因為用力過猛,她右胸的一根肋骨還折斷了。
為了不轉移大家的注意力,她沒吭一聲,直到挺過河,自己才做了簡單的包扎。
歷時一個月的時間,跋涉500多公里,李藍丁和她的醫療隊終于將500多名傷員安全轉移到了魯南地區。
孟良崮戰役時,李藍丁已成為華東醫療隊的負責人,她用一天的時間跟同志搭建了一個能容納800名傷員的轉運棚,在那4天4夜的戰斗中,她帶領醫療隊,共救治了4400多名傷員。
1948年,李藍丁前往西柏坡開會,毛澤東問她叫什么名字。
她回答:“李藍丁。”
鄧穎超笑著說:“國外有一個南丁格爾。”
毛澤東笑著說:“那你就是中國的南丁格爾咯。”
因為出色的表現,毛澤東曾先后10次接見她,還稱她為“中國的白求恩”。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李藍丁以隊長的身份,帶領11個手術分隊,來到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在進入戰場不到8個月的時間里,她沒日沒夜的為傷員檢查傷口,布置手術,她組織進行了1200多次的手術,沒有發生過一場醫療事故。
在她的照顧下,傷員也以最快的速度重返前線。
雖然經歷了生死殘酷的戰爭,但她那張溫柔平靜的臉下,是拼盡全力的樣子,用義無反顧和英勇無畏詮釋著愛國情懷。
哪有什么英雄從天而降,不過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