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一個問題,“為什么現在電影行業突然就涼了”,有一個過萬贊的答案說得一針見血,“現在的影視圈已經不需要觀眾的參與了……”
確實,目前很多國產影視劇都適用于那個答案的總結。
但那個答案不能包含所有的影視劇,尤其是那些宣發儲備不足,沒有大資本撐腰,沒有流量明星、藝人刷存在感的好電影。
它們需要觀眾,并且是迫切地需要盡可能多的觀眾。就比如,目前已經在點映的《雄獅少年2》。
盡管是第二部,影片的主題曲仍是《無名的人》,影片的配音演員團隊依舊沒有一個流量明星、藝人,影片的宣發營銷也并沒有強勢的表現,似乎至今都沒有一個熱搜……
說實話,如果不是去看了首映禮,我都不知道《雄獅少年2》已經開始點映,并將于12月14日正式上映。
但是它非常值得去影院觀看。
即便你沒看過第一部,完全不影響對第二部影片角色、主題和思想內核的理解與感悟。因為影片的主角阿娟身上似乎有著每一個普通人或多或少的一部分,或許是身世、或許是經歷、或許是年齡、或許是個性……
影片的整體故事講述很流暢,角色略顯套路的成長路徑與矛盾沖突反而有種更貼近普通人生活常態的粗糲感與真實感。
不過,影片最亮眼的部分在于不同門派傳統武術與競技格斗的融合題材比較新穎且設計、呈現得很精彩,尤其是動作戲部分。
導演孫海鵬在北京首映禮表示,在動作設計上著力展現真實連貫的武術動作,嚴格遵循了身體在物理環境中的真實活動狀態,以支撐片中海量的打斗鏡頭。導演兼配音演員付博文與大昕、郭皓、大雄等配音演員一起,為了更精準地傳遞出角色在格斗等不同場景下的真實人體反應,他們在為角色配音時也配合著相應的肢體、武術或格斗動作。
個人印象很深的一段情節是,主角阿娟進入格斗比賽四強后,被競爭對手的幕后老板用負面輿論攻擊壓制到絕境。
彼時,不明真相的網民被假新聞和負面輿論操縱的風向牽著鼻子走,像極了現實網絡熱點事件的縮影。而這種鋪天蓋地的虛假負面輿論壓制,對沒有背景、沒有資本、沒有勢力的阿娟群體是致命的。他們因此失掉了擁有的一切,包括稀薄的希望。
當然,影片也有一些問題。
比如,故事情節有些拖沓。影片最后主角危急時刻主角阿娟的記憶閃回有點冗長,減弱了關鍵時刻的情節張力和視覺沖擊力,好在用一組木蘭花瞬變英雄花的蒙太奇鏡頭承接了詮釋重心,很炫、很美、意象也很深刻、豐富。
再比如,影片的配樂主要是說唱部分,不太契合主角和相應的情節情境。私以為,影片的很多場景和情節配樂用純音樂或者搖滾樂詮釋主角團逆境向上,從野草幻化為雄獅的爆發力與熱血感,會加分很多。不知為何,影片偏偏選擇了比較復雜的配樂組合以及說唱,甚至直接引發了說唱與角色臺詞互相打架的視聽混亂。
影片有一句近似slogan的臺詞“生于野草,活成雄獅”,但我個人看完電影并不愿意把《雄獅少年2》稱為小人物成長故事的影片,更愿意稱之為每一個為生計掙扎,在極端困境之下找到人生使命的普通英雄的縮影。
看得出導演孫海鵬對影片有自己的堅持和信念,就像影片的主角阿娟,雖然表面看起來溫和柔善,但是心底有一股壓不住的狂傲與韌勁兒,而影片幾次將李白和李白的詩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攝入鏡頭似乎也在提示這種反差。
整體而言,《雄獅少年2》是一部把中國武術進行全新展示的漂亮示范之作,也是一部有淚有笑、能給人強烈感動與共鳴的好故事,適合全年齡段觀看。
對了,12月14日對于動畫迷而言是很有意思的一天,《指環王》系列中的首部動畫電影《指環王:洛汗之戰》也同天上映。
看過兩部影片首映禮的我覺得:成年人不做選擇,可以兩部都看。畢竟他們屬于不同風格、不同故事的誠意好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