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7年,美國一名女子,在男友向她求婚后的第二天,從86樓縱身一躍自殺身亡。可萬萬沒想到,她死亡時的照片卻成了經典。
墜樓女子叫伊芙琳·麥克海爾,1947年5月1日,年僅24歲的她,從帝國大廈86樓的觀景臺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當時,從高處落下的她,掉在了一輛小汽車的車頂上。讓人驚奇的是,現場的畫面一點都不血腥,有的只是一個精心打扮過的美少女,面容安詳地躺在被砸凹陷的車頂上。
只見畫面中的伊芙琳,雙腿優雅地交叉著,戴著手套的左手,自然地抓著頸上的項鏈,臉上沒有任何痛苦的表情,像極了落入凡間的睡天使,不沾染塵世間的半點塵埃。
這一幕剛好被路過現場的實習攝影師——羅伯特給拍了下來,定格成了經典,因照片的畫面太過優美,被稱為“最美麗的自殺”,并瘋狂流傳了幾十年。
然而,照片再美、再震撼,所記錄的終究還是一個悲劇。
2
那么,伊芙琳究竟為何會自殺呢?事后警方的調查結果,讓人感到無比的心酸。
伊芙琳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利亞的一個普通家庭,她在家里排行老七。
因為家里人口眾多,她的父母時常為了養家糊口的事而爭吵不休,兩人最終以離婚收場。
她的母親更因此患上了抑郁癥,這給伊芙琳帶來了很大的心理沖擊,讓她變得敏感又自卑。
父母離婚后,伊芙琳跟隨父親生活,但因為當時美國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她的父親為了生計而四處奔波,根本無暇顧及到年幼的她。
長期得不到關愛的伊芙琳,因此也患上了跟她母親一樣的抑郁癥。
二戰爆發后,高中畢業的伊芙琳加入了陸軍婦女團,在軍中擔任后勤工作。
之后,憑借在軍中的工作經驗,她又在紐約的一家銀行找到了工作,擔任簿記員,她的生活也因此漸漸地走上了正軌。
穩步向前的生活,讓伊芙琳的抑郁癥有了明顯的好轉。
后來,她還有了男朋友,她男友叫巴里,就讀于美國空軍學院,兩人十分恩愛。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沒人知道,當時的伊芙琳,內心其實一直充滿了焦慮。
3
1947年4月30日,伊芙琳專門從紐約乘火車到伊斯頓,為男友慶祝24歲的生日,兩人過得既浪漫又開心,分開時,還難舍難分地進行了吻別,她男友還趁機向她求婚了。
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男友甜蜜的求婚,卻成了伊芙琳的催命符。
就在她男友生日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1日,伊芙琳留下了一封遺書后,跳樓自殺了。
她在遺書中寫道:“我男朋友向我求婚了,要我在6月份嫁給他,但我覺得我這輩子就不應該擁有婚姻生活,我逃脫不了母親對我的影響。我想,假如沒有我的話,他的生活將會好很多。”
父母不幸的婚姻,讓伊芙琳對婚姻產生了恐懼,她不敢奢望自己能與男友步入婚姻的殿堂,所以在男友向她求婚后,她焦慮地選擇了自殺。
不僅如此,伊芙琳在遺書中還寫道:“我不希望家人看到我死后的樣子,也不想被人們記起,你們能直接將我火化嗎?”
然而,誰都沒想到,她的死亡瞬間,卻被記錄成了經典,不僅被登上了雜志封面,還成了后世許多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之源。
好在,伊芙琳的姐姐尊重了她的遺愿,將她的遺體火化了,并且沒有為她辦葬禮,也沒有立墓碑。這或許多少會讓天堂中的伊芙琳有點安慰吧!
4
伊芙琳的一生是可悲的,抑郁癥的母親,繁忙的父親,給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讓她對婚姻充滿了恐懼,也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這直接讓她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如果當時有人能及時關注到她的心理狀態,其結局是不是會有所不同呢?
同時伊芙琳的悲劇也給我們提了個醒,每一個成為父母的人,當面對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最應該想到的是:她的一生走向,全在我們的身上。
父母可以給不了孩子豐厚的物質,但必須要給孩子充足的愛與支持。
因為那是她未來面對一切的勇氣,也是她走向社會追求一切所需要的基礎。如果不能給自己孩子一份完整的愛,請慎重選擇為人父母的權利。
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