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觀(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創
全文2979字,閱讀時間8分鐘
據九派新聞報道,近日,深藍汽車和理想汽車高管“硬哥”就深藍S09外觀是否抄襲理想L9來了一波隔空對話。
“硬哥”用“理想智行系列又壯大了”來內涵深藍S09抄襲,而深藍汽車則回應稱,“的確是同一級別”。一邊是40.98萬元起,一邊是“或35萬元起”,理想汽車可能在2025年迎來“降維打擊”。
理想汽車無疑坐穩了新勢力第一品牌的寶座,今年前11個月的總銷量達到441995輛。上個月也官宣了銷量突破100萬輛,成為“增程王者”。
相應的,除了深藍汽車,鴻蒙智行、零跑、阿維塔和極氪等等都在發力增程車,向理想汽車發起挑戰,甚至連小米汽車也早早放出了在做一款走量的增程車的消息。
或許是因為“主業”受到稀釋,理想汽車將2025年的銷售目標初步定為70萬輛,同比增長30%左右。相比較小米的超過60%、蔚來的50%、小鵬的48.57%和零跑的40%,理想汽車顯得保守了不少。
要知道,在2024年初,理想汽車可是將銷售目標定過80萬輛。
隨著2025年理想汽車的多款純電SUV上市,其彈藥更足,但理想汽車卻“猥瑣發育”了。
增程+套娃,理想輕松賣車百萬輛
當大部分新造車企業還在為月銷突破1萬輛、2萬輛,年銷達到30萬輛,甚至累計銷量突破50萬輛而“斤斤計較”時,同屬新造車之一的理想,為“百萬輛車下線”開了慶功宴。
圖/理想汽車第100萬輛整車下線
來源/互聯網新能源觀截圖
11月19日,理想汽車對外宣布了品牌銷量突破一百萬的消息。其中,已經停產的理想ONE交付21萬以上,理想L9、L8、L7分別交付超過23萬輛、20萬輛和25萬輛。
而今年4月才上市的理想L6,憑借更實惠的價格,僅僅用了不足八個月,就交付了超過15萬輛。
不管是對于整車廠商來說,還是對于行業來講,累計銷量突破百萬輛,都是一個汽車企業成熟的標志。而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首個銷量突破百萬輛的車企,理想僅僅用了58個月。
在江蘇常州舉辦的理想百萬輛下線儀式中,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表示,“理想汽車堅持與本土優質供應商合作,不斷完善供應鏈體系與管理標準。未來我們會擁抱智能電動車時代的技術變革,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讓更多家庭可以放心選擇理想汽車的產品。”
誠然,不斷提升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確實可以吸引消費者,但對于理想來說,真正贏得消費者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成為了第一個堅持采用增程動力的造車新勢力。
要知道,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最初,增程技術因其相對簡單的技術結構而被業內人士以及整車廠商“嗤之以鼻”,搭載增程動力的車型更是被冠以“過渡產品”的代名詞。
但隨著市場的發展、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及理想汽車銷量的大幅提高,增程動力從被質疑“行業公認的糟糕落后技術”,到眼下成為更多車企追捧的“香餑餑”。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理想從不避諱增程給企業帶來的銷量紅利,在“銷量100萬+”的官方海報中,理想將理想旗下第一款產品理想ONE稱之為增程開創者。
圖/理想ONE
來源/互聯網新能源觀截圖
除了增程動力之外,理想輕松賣車百萬輛的另一個原因,當然也源于它的套娃式產品策略。
從最大號的L9到最小號的L6,理想L系列的四款產品,形成了典型的階梯演進,對25萬元到50萬元價格檔位不同購買力的家庭用戶,形成了完整覆蓋。
除了可以快速對不同消費群體形成覆蓋,套娃策略更能最大程度實現對研發投入的攤平,從而用最低的產線成本,在短時間內推出多款車型。
理想,最保守的激進派?
憑著手里的兩把銷量密鑰,理想汽車不僅在2024年實現了累計100萬輛的銷量,也在截至11月底,實現了2024年新車超44萬輛的成績。這一成就不僅展示了理想汽車的市場競爭力,也反映了消費者對其品牌和產品的高度認可。
盡管這一成績與理想汽車年初設定的年度交付目標還有一定差距,但這并未阻止理想汽車對2025年的銷售目標抱有更高的期待。
根據媒體預測,理想汽車將2025年的年銷目標設定為70萬輛,同比提升28.57%至31.42%。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連續五個月超過50%的大背景下,這一目標顯得尤為雄心勃勃,甚至有些激進。
但根據上述媒體預測,小米2025年年銷同比增長63.88-66.66%、蔚來同比增長50%、小鵬同比增長48.57%、零跑同比增長40-42%。
如此看來,2024年的新造車銷量一哥,竟然成為了最為保守的激進派。
事實上,這種看似矛盾的策略——既激進又保守——背后有著合理的解釋。畢竟,當越來越多的“友商”開始入局增程,理想最大的優勢之一就變得弱了很多。
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中,已經有近15個品牌超35款搭載增程動力的產品出現在市場中,價格更是從10萬到大幾十萬不等。
尤其是2024年,裝上“油箱+大電池”已經成為行業趨勢,包括但不限于小鵬汽車、極氪、智己、埃安、阿維塔等多家曾經的純電動力車企,紛紛官宣計劃推出或已經推出了增程產品。
布局增程動力之后,其對車企銷量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
作為2024年的“黑馬”,零跑汽車靠著“小理想”的產品布局策略,自今年6月起銷量開始大幅提升,并于8月月銷突破3萬輛。剛剛過去的11月,零跑更是借助增程動力和價格優勢,實現了月銷破4萬的成績。
圖/零跑C11增程版
來源/互聯網新能源觀截圖
阿維塔更是在推出了搭載增程動力的車型之后,連續在10月和11月月交付突破1萬輛,刷新品牌月交付新高。要知道,在今年前九個月,阿維塔的累計交付也不足4萬輛。
圖/阿維塔07增程版
來源/互聯網新能源觀截圖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理想汽車必須在保持激進增長的同時,考慮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其產品的差異化和競爭力,只是想要確保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穩定增長,即便是賣了百萬輛的理想,想必也并不容易。
下一個百萬,還得靠L系列?
在汽車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理想的下一個百萬銷量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許多人開始猜測,除了增程技術之外,理想還能依靠什么來實現這一目標。
從目前的市場趨勢來看,即便增程技術的玩家越來越多,市場競爭越來越殘酷,但理想想要再賣百萬輛,L系列車型依然是理想的主力軍。
可即便增程動力是理想銷量的“金手指”,但單腿行走顯然沒有兩條腿跑得快。因此,理想也在加速布局純電市場,只不過在MEGA失利之后,理想一直沒有實質性的新動作。
根據理想汽車的計劃,到2025年,除了現有的純電車型理想MEGA和增程動力L系列車型外,還將有5款純電動車型發布。
圖/理想汽車2025年計劃
來源/互聯網新能源觀截圖
即便理想已經對外宣布了計劃,但這5款純電車型究竟能不能在2025年上半年發布,依舊是個謎。要知道理想MEGA就經歷了官宣發布時間、推遲發布時間的操作。而這5款純電車型,原本的發布機會也是在2024年下半年發布。但最終由于某些原因,發布時間進行了推遲。
事實上,即便理想的純電系列如期上市,在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滲透率已經連續5個月超過50%的背景下,大概率也難以復制L系列的銷量神話。
甚至就連L系列,在當前市場中,都不能繼續輕松領跑。
首先就是文中已經提到的,盡管理想的增程動力已經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一定的認知,但當這個賽道玩家越來越多,且價格競爭越來越殘酷后,問界、極氪、零跑、小鵬……無一例外都會給理想帶來不小的威脅。
從去年開始就打算換車的羅琳(化名)表示,理想是自己考慮的第一個品牌,L7是首選車型,“顏值在線、里程無憂是當時我看中理想L7的兩個主要因素。”
圖/理想L7
來源/互聯網新能源觀截圖
羅琳表示,但后來,同類型的車越來越多,同樣搭載增程動力的車型,很多價格都比理想便宜。“尤其是我在看了越來越多的車型之后,發現現在純電車型其實里程焦慮也降低了很多,長續航,充電快,再安裝個家充樁,好像更‘香’。”
其次,當智能駕駛越來越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后,雖然理想的智駕在行業內不落后,但也并未在眾多品牌中,如同鴻蒙智行、小鵬那樣形成標簽。
由此來看,理想下一個百萬輛,即便依舊要靠L系列,但也不會那么輕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