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縣里在開展縣直單位公開選調工作。本以為“兩辦”和組織部會神仙打架、擠破人頭,卻沒想到,這些熱門單位最后卻慘遭“滑鐵盧”。
組織部和縣委辦僅有2人報名,均低于3:1的原定開考比例,為了招人進來,只得降低開考比例。政府辦計劃選調2人,僅有3人報名,只能減少1名選調名額。
還有衛健委、財政局、工信局等這些大單位,報名人數也都沒有達到3:1的開考比例。至于高新園區、統計局、應急局等單位,更是門可羅雀、無人問津,直接沒一人報名。
這次縣直單位的選調,很明顯反映出,曾經體制內熱火的單位,如“兩辦”和組織部,如今已經不再吃香了。造成“兩辦”在縣域體制內的落寞,我認為有兩方面因素。
一是好處變少,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曾經的“兩辦”,提拔比較簡單,只要跟領導干上三、五年,就能解決副科,有些還給提拔到強勢單位當副職,后面進步也很快。很多鄉鎮的主官、縣直單位的一把手,都曾經是“兩辦”出去的。
而且以前很多辦事上也不透明,在“兩辦”接觸的人多,自己的人脈自然更廣。很多個人的私事,領導也能幫忙協調給辦了。
但現在,無論是職務調整,還是日常辦事上,都更加透明、規范。特別是人事調整上,非常委的縣領導都很難說上話,想要給領導當聯絡員以求快速進步的通道,已經不好走了。相反,如果行政編在鄉鎮,提拔副科還更簡單。
筆者的一位朋友,在縣府辦待了差不多五年,前后服務過兩位縣領導,至今連編制都還仍在鄉鎮,早已灰心。趁著今年清退借調的機會,剛好順理成章回去。
并且在“兩辦”里,精神壓力很大。一是工作任務多,特別是要經常給領導準備材料,要求又高,經常熬夜。工作也不能出差,遇到脾氣不好的領導,經常挨罵。二是奴性文化很重,精神上很累。一切都是圍繞領導轉,最簡單的,領導不走我不走。
所以,現在的“兩辦”是付出遠遠大于回報,自然沒有吸引力了。
二是躺平思想更加流行。如今進入體制內的年輕人,很多早就看開了,只把公務員看作一份簡單的工作,并不想著去提拔進步。特別是縣直單位的副科,工資加不了多少,手上也沒多少權力,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并不大。
如果已經在舒適圈里,即使沒有機會提拔當領導,也不會想著離開奔個前程。所以,縣直單位搞選調,報名的人也不會多。
未來,“兩辦”和組織部或將更趨于普通化,在體制內對年輕人的吸引力還會下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