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3萬人報名,還是追不上美國,中美艦載機飛行員數量差距為何這么大?
首先,美國空軍的發展歷史早、體系完善,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出飛機的國家。
1903年,萊特兄弟成功制造出了人類史上的第一架實用飛機,這一壯舉標志著人類向飛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在飛機出現的初期,它更多地被視為一種娛樂工具,主要用于競賽和表演。
在二戰期間,美國的飛行俱樂部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些俱樂部不僅為民間飛行愛好者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更為美國空軍培養了大量的艦載機飛行員。
在戰爭爆發前,美國的飛行俱樂部已經遍布全國各地,吸引了眾多對飛行充滿熱情的年輕人。他們在這里接受飛行訓練,積累了寶貴的飛行經驗。隨著戰爭的爆發,這些民間飛行員迅速被征召入伍,成為了美國空軍的中堅力量。
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后期優秀的艦載機飛行員數量出現了大幅度減少的情況,而美國則憑借全國各地廣泛存在的飛行俱樂部,擁有了源源不斷的兵源。
戰爭初期,日本飛行員受過高等教育且作戰素質高,但隨著戰爭深入,日本飛行員損耗很快,青黃不接。而美國由于飛行俱樂部的存在,民間有大量的飛行愛好者,稍加培訓就能成為專業的飛行員,這些飛行員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儲備量超過30萬人,確保了美軍在戰爭中始終保持著強大的空中力量。
此外,美國的飛行俱樂部還為飛行員提供了豐富的訓練資源和經驗分享機會,使得飛行員能夠更快地適應戰斗機的武器系統和組隊方式,并掌握對日艦載機的戰術。這種優勢使得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逐漸占據了上風,最終取得了勝利。
如果中美未來爆發戰爭,太平洋肯定是主戰場,那我們會不會步日本后塵?當下中國的艦載機飛行員缺口有多大?
其實中國當下并不缺飛行員,而是缺飛機。
中國的飛行員學校每年差不多招收1.3萬名學員,當然這些肯定不是都能開艦載機,艦載機飛行員的培養是異常嚴苛的,最終僅有約10%至20%的精英能夠脫穎而出。據此推算,中國每年大約能培養出1300至2600名艦載機飛行員,實際要比這少得多
目前,中國海軍已擁有三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經過改造后,最大艦載機搭載量有望突破40架,山東艦同樣潛力巨大,改造后也可搭載超過40架艦載機,而福建艦有70至80架的艦載機搭載量。
三艘航母合計,大約能容納160架艦載機,但考慮到航母運行需要三班倒,以及替補飛行員和雙座型艦載機對飛行員的需求,中國目前實際所需的艦載機飛行員數量可能在550至600名之間,艦載機的數量限制了艦載機飛行員數量。
相比之下,美國作為全球海軍的榜一大哥,其艦載機部隊規模更為龐大。美國目前擁有11艘航母,每艘尼米茲級航母的甲板上都能搭載75架以上的艦載機,福特號上可以搭載的艦載機更多,因此美軍對艦載機飛行員的需求更大。據估算美國光值班的艦載機飛行員就有1200多名,實際數字要乘以3,也就是說,當下美國可以駕駛飛機在航母上起降的飛行員大概有3600名,比中國多出不少。
不過,戰時在艦載機飛行員這塊,美國也不見得有優勢。首先,當下中美兩國的戰機都是四代機和五代機,不是二戰時的螺旋槳飛機,美國飛行俱樂部的民間飛行員不能快速適應艦載機,所以現代戰爭中他們是上不了艦載機的,二戰時的那種優勢不復存在。
其次,當下海戰也發生了改變,不是航母對航母,攻擊手段多樣,尤其是我國高超音速導彈的問世,會把美國航母編隊掃入歷史的垃圾桶。因此,艦載機飛行員未來執行的更多是對海岸城市的轟炸任務,比如美軍在紅海對胡塞武裝根據地的轟炸。艦載機對小國具有威懾力,對大國并沒有。
最后,無人機的問世讓艦載機飛行員的需求變少。艦載機飛行員畢竟是肉體凡胎,艦載無人機做20個G的空中機動,人類飛行員肯定受不了這么大的過載。所以可以預知,即便是對地轟炸任務,以后也會被無人機取代,艦載機飛行員可能面臨失業的窘境,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中國艦載機飛行員數量少,比不上美國沒有關系,多培養一些無人機飛手就行。以后我們要多造一些無人艦載機比如飛鴻-97A、攻擊-11這類,把它們部署到航母和兩棲攻擊艦上,才能對美國取得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