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愛喝普洱茶的人,都會對普洱老茶擁有一種莫名執著的眷戀!
相比年份新的普洱茶,上了年份的普洱老茶在多年貯藏期間,往往會轉化出原本所不具備的優異品質,因而耐于久藏、越陳越佳的普洱茶素來享有“可以喝的古董”之譽。
正如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余秋雨所說的“普洱茶在陳釅、暖潤的基調下變幻無窮,而且每種重要的變換都會進入茶客的感覺記憶,慢慢聚集成一個安靜的心理倉貯。”
而將一生都嫁給了舞蹈的楊麗萍老師也對普洱老茶情有獨鐘,在她看來:“陳年普洱茶的氣味和口感次第呈現的過程,就好像一首曲子,逶迤有致。或者說,那是味覺的音樂。”
足以見得,普洱老茶以富有層次的風味帶給人極致的感官享受,這也引得無數專業茶人和普洱藏家以收藏一餅古董普洱老茶為榮!
那么問題來了,普洱老茶為什么會發生轉化?久存的普洱老茶經過一系列轉化后發生了哪些變化?具有什么特點?今天就和大家詳細聊聊普洱老茶那些事兒~
普洱老茶為何會發生轉化?
茶葉的轉化是一個涉及諸多因素和多個階段的復雜過程,而作為歷朝歷代“以茶治邊”主要茶類的普洱茶,之所以會轉化成“能喝的古董”有其歷史原因。
要知道最初普洱茶是以散茶形態存在的,不僅占用面積大、易被壓碎,且散茶在長途運輸中不可避免的會大面積接觸空氣、光線等,容易引發受潮變質。
可以說,當時的普洱散茶能完好無損地運送至邊疆地區就不錯了,何談轉化?直到明朝時普洱茶出現了“蒸而成團”的緊壓工藝才改善了局面。
據明萬歷年間(公元1620年)進士謝肇制《滇略》提及:“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自此之后,逐漸衍生出了磚、餅、沱等不同形狀的緊壓普洱茶。
而經年陳放的普洱老茶能在適宜環境中轉化出獨特的品質,其實是前期制作過程中的有氧發酵、以及后期存放時的厭氧發酵共同作用的結果!
1.有氧發酵
無論是普洱生茶還是熟茶,在初制曬青毛茶的揉捻階段皆自然產生有氧發酵,其是在重力揉搓的作用下鮮葉失水完成初級氧化,為后續的發酵奠定了物質基礎。
而近代誕生的普洱熟茶必經的冷水渥堆工序,也是茶葉在濕熱作用下進一步深入微生物有氧發酵。總得來說在緊壓固形之前,普洱茶發酵的主力軍就是有氧菌群。
緊壓固形之后,在長期貯藏期間處于缺氧狀態的厭氧菌群才接下發酵的接力棒,誘發普洱老茶內含物質發生一系列轉化,從而陳化出不一樣的品質。
2.厭氧發酵
相比早期的散茶,緊壓普洱茶既節省空間、減少運輸損失,更重要的是緊壓后只有表面的茶葉與空氣、光線接觸較多,處于缺氧狀態的內部茶葉則會產生厭氧發酵。
也就是說,長期運輸途中的緊壓普洱茶內部由于隔絕了與空氣、光線的接觸,茶葉在微生物厭氧菌群的參與下發生了轉化,從而讓普洱茶陳化出更好的色香味。
因此,緊壓工藝堪稱普洱茶越陳越佳的關鍵工序之一,正是緊壓成形為后期的厭氧發酵搭建了一個良好的載體,傳承至今市面上的普洱茶也以緊壓茶為主。
至于散茶,古時候受包裝技術落后的限制難以產生厭氧發酵,因而很難存的好。而如今沒有緊壓的普洱散茶,在層層包裝、精心存放下也會越陳越佳。
前提是貯藏普洱茶的環境務必要離地離墻,避光、防潮、防異味等,不然存儲不當的普洱老茶即便發生了轉化,也不見得會陳化出好的品質。
普洱老茶轉化出哪些特點?
一般來說,在曬青毛茶的基礎上加入冷水渥堆的普洱熟茶,已經在制作階段完成了大部分發酵,后期貯藏轉化的空間相對沒有普洱生茶那么大!
換句話說,存儲時間的長短對熟普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年份茶主要是針對后期轉化空間更大的生普而言。
早在2012年,國內相關研究就展開1999-2010年不同年份普洱生茶七子對比實驗,結果如下所示:
隨著貯藏年份的增加,普洱生茶的色澤和沖泡后的湯色均顯著加深,前者呈現青綠→深綠→墨綠→綠褐→褐色→紅褐色的變化,后者則從綠黃→橙黃→橙紅→紅濃轉變。
而經過仔細觀察不同年份生普湯色發現,貯藏10年內的生普茶湯有明顯的冷后渾現象,而陳放年份更久的老生普冷后渾不明顯或沒有冷后渾。
香氣也隨年份增加越發陳純,年份越低的普洱生茶越彰顯煙雜味,以貯藏時間最短的2010年生茶餅煙味最重,后隨著陳放年份的增加煙雜異味逐漸減弱。
此外,低年份生普原本新鮮刺激的清香、果蜜香逐步轉化為優雅飽滿、較低沉的香型,比如20年以上的老生普陳化出明顯的藥香、及難得的樟香等。
滋味方面,普洱生茶原本較重的苦澀味也隨年份增長而減弱,湯感也從鮮濃、刺激性強逐漸變得甜潤醇滑、飽滿帶回甘,品飲的適口性提升了不少。
不過,存儲年份上了15年的老生普雖然香氣更富有層次感、湯感越發醇和,卻仍有兩款有異雜味,甚至存在飲后掛喉、干喉、回甘差等現象,這大概率是貯藏不當引起品質劣變!
綜合比較生普年份新老之間的感官變化來說,經過長時間良好貯藏后的老生普具備香氣越發陳純、湯感刺激性減弱、滋味愈發濃醇、適口性更佳等優異品質特征。
從主要內含物質含量來看,茶多酚、氨基酸的含量總體呈下降趨勢,這與老生普存放時間越久,苦澀感、鮮爽度越低,湯質越發濃醇有關。
水浸出物反映了茶湯內含物的豐富度,實驗結果顯示有四個茶樣的水浸出物含量在45%以上,但感官品質的好壞與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等的協調性關聯甚大。
當中以1987年老生普(水浸出物含量45.392%左右)的表現最佳,不僅陳化出草藥香,滋味甜醇潤口,還帶有清涼薄荷味,這是25年良好貯存及內含物協調的共同結果。
這也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值,并不能說明存放25年的普洱茶轉化效果就一定最好,具體還要看貯藏環境、原料品質、加工工藝等綜合考量。
綜上所述,好品質、好工藝的普洱茶在適宜環境下貯存得當,確實會往越陳越佳的特質發展,這樣的普洱老茶不可多得,極具收藏價值!
想喝普洱老茶的有福了!12月11日(本周三)晚18:00,小懂準時開啟潤土窖藏普洱老茶專場,帶來易武薄荷糖、困鹿山、80年代老熟茶、曼松古樹普洱、90年代老茶等高貨普洱老茶!
感興趣的茶友們,歡迎現在就點擊上方鏈接【觀看直播】即刻進入直播間,與小懂一起來賞味地道普洱老茶的歲月陳香吧~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參考資料:
[1]《品鑒普洱茶》,文/余秋雨;
[2]《普洱老茶品系形成的探討》,袁信培(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
[3]《不同年份普洱茶品質差異性比較研究》,羅現均(華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茶知識
1、
與茶友談茶、喝茶
群內不定時發紅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