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12月4日中午,化成她想成為的那片雪花,帶著眾多她曾提攜過的明星以及粉絲的不舍,還有70后80后幾代人的青春記憶,體面而又浪漫地離去了。
寫了一輩子言情小說的她,就連離世都安排得這么詩意。
除了我們看到的那篇像詩一般華美的遺書,其實,瓊瑤在自殺的當天中午,還親手寫了一封絕筆信。
這封絕筆信,是寫給她秘書淑玲的。
在信中,瓊瑤對秘書表達了陪伴她二十幾年的感謝。
說淑玲既是自己的秘書,更是自己的女兒。
最后,她向淑玲交代了身后事。
請淑玲在適當的時間,把她的死訊,以及她寫的《當雪花飄落》的視頻文字,都發在臉書上。
一張黃色的方形便簽紙,簡潔利落,
聊聊6行瓊瑤在生前親手執筆寫下的文字,
熟悉的繁體,跟平時說話一樣熟悉的語氣,
卻交代了瓊瑤自己的一生!
我想,作為跟隨了瓊瑤二十幾年的秘書,她此時的心情,應該除了悲痛,除了震驚,就是不舍。
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更何況,是一個自己鞍前馬后服務了二十幾年的老板。
從這封絕筆性的行文語氣可以看出,作為聲名在外又有錢的知名作家,豪門編劇,瓊瑤沒有任何架子。
連說話,都是如此溫柔和尊重。
一句“麻煩”,盡顯人品和素養。
一個能讓自己秘書跟隨二十幾年的編劇和作家,她的身上,一定有讓人留戀和敬佩的地方。
就像瓊瑤自己說的,已經把秘書當成了親人和女兒。
正因為如此,她才會把自己的身后事,放心地交給秘書去處理。
連自己的兒子陳中維,都被蒙在鼓里。
從瓊瑤的絕筆信里可以看出,她的字體,雖然不是特別娟秀,大氣,但是非常老辣。
一看就是經常寫字,而且有自己的字體風格。
畢竟,她每天從早寫到晚,不斷創作,又如此高產。
不說創作內容,光是練字,也練出來了。
而透過她老辣的字體,我們還從這封信里,感受到了溫暖,柔情,果敢與決絕。
很多網友都表示看哭了。
大家之所以想哭,大概率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對于一個每天在自己眼前晃悠的熟悉的人,突然離去的難以接受。
人生無常,讓人唏噓。
正如那句話說的,真正的離別,沒有長亭古道,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只有某一個跟往常一樣的清晨,有的人卻永遠留在了昨天。
在秘書看來,一個跟往常一樣的中午,而昨天可能還跟自己笑意盈盈說話的瓊瑤阿姨,卻永遠留在了這個中午,再也無法醒來。
而瓊瑤去世前一晚,還組織了家庭聚餐。
想必早已被她看成女兒的秘書,也在其中。
秘書如此,我們大家也是如此。
我們身邊認識的人,也有可能會像瓊瑤一樣,突然在某一天離我們而去。
也許沒有留下絕對信,沒有任何遺言,但悲傷都是一樣的。
第二層,瓊瑤的離去,無異于再次向70后80后這兩代人提醒,你們的青春,永遠離去了。
瓊瑤代表了幾代人的青春,代表了青春年少時,我們那些曾經追過的女孩,吹過的口哨,談過的戀愛,已經經歷過像她劇中那樣尋死覓活,哭天抹淚,分分合合的言情歲月。
如今,瓊瑤的絕筆信,似乎在通過一個儀式感,給幾代人的青春,正式畫上句號。
瓊瑤的生命終止,我們的青春也徹底消逝。
這種無法重來永遠失去的惆悵,無奈與不舍,讓很多人忍不住潸然淚下。
第三層,那就是在生老病死面前,每個人都難逃一死。
不論你財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不論你是貧賤還是權貴,在生命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有人能坦然地接受,倔強地面對。
但葉有人無法釋懷,總想幾經折騰,哪怕插管維生,也要茍延殘喘下去。
這是對生命的感嘆。
而瓊瑤,早就看穿了這一切。
所以,她選擇了翩然歸去。
一輩子在文字里謀生,謀愛,謀福,謀名。
到最后離世,也是在通過文字,通過一封絕筆信,在“自由、自在、自主”地編排自己人生的結局。
文字,始終貫穿瓊瑤的一生。
直到生命落下帷幕,她也是以一封絕筆信落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