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出口97%的商品都流向了中國,為啥我們在市面上從來都看不見
說起朝鮮,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閉塞,落后。
但是,在全球化逐漸加深的今天,和世界脫鉤是絕對玩不轉的,即便是朝鮮,也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賺外匯方式,
例如在中國,就有不少完全是朝鮮人開的飯店,他們可不是什么出來做生意的朝鮮人,而是朝鮮官方用來賺外匯了,賺到的每一分錢都要上交朝鮮國庫。
當然,朝鮮也有自己的出口業務,例如煤炭、水產品、農產品等。
根據資料顯示,朝鮮由于被美國封鎖,再加上如今處在閉關鎖國的狀態,只有鄰國中國可以進行大量的貿易,而朝鮮超過97%的商品都流向了中國。
這就有人好奇了,為啥朝鮮出口了這么多東西,我們平時在市面上卻從來沒見過朝鮮的產品呢。
2023年,中朝之間的貿易額僅僅有22.7億美元,只能用可憐來形容。
但是,如果將這筆錢用來在國內購買各種初級產品,這一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我們之所以在市面上完全看不到朝鮮的產品,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朝鮮的工業實在是太落后了,想要讓他們大量出口加工完的產品,實在是有些困難。
因此,這97%的貿易商品,絕大多數都是未加工過的原材料,例如煤炭、水產品、高麗參、鹿茸等等。
基本上東北山里可以產出的,朝鮮也都能產出。
中朝之間的主要貿易路線,就是在丹東港的海運,這些初級農產品,直接在丹東加工,隨后貼上丹東制造的牌子,流向全國。
所以說,我們在市面上才會看不到朝鮮的產品,因為這些初級產品被加工后,貼的都是中國的牌子。
但是,如果你購買了東北出產的各種農產品,高麗參等,這些產品很有可能就是朝鮮出口給中國的。
從這也能看出,朝鮮如今的工業能力,的確是有些令人著急。
其實,朝鮮僅僅和中俄兩國做貿易,并不完全是因為被美國制裁封鎖的原因,還因為朝鮮壓根就沒那么大體量。
即便是西方國家要和朝鮮做貿易,朝鮮也沒錢去買他們的商品,能出口的東西也少之又少,根本不可能漂洋過海運那么遠。
從成本的角度來說,這些初級農產品和煤炭、鐵礦等產品,都是薄利多銷,并且運輸成本極高。
對于朝鮮的開采能力來說,也只有就進出口,才有一定的利益可圖,如果真是出口那么遠,沒準還得賠錢。
朝鮮的經濟的確有些過于脆弱,再加上各種制裁導致朝鮮的工業現代化發展的也十分緩慢。
而且,朝鮮堅持走著閉關鎖國的路,也進一步限制了朝鮮的發展,未來的朝鮮能發展到什么程度,只能看他們自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