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3046公里,中國成功將塔克拉瑪干沙漠完成鎖邊,然而中國的沙漠邊緣阻擊戰遠不止于此,新疆已批復塔克拉瑪干“一圈、兩區、三線”布局,那么,這一工程究竟有何特殊意義?未來塔克拉瑪干沙漠又將發揮怎樣的戰略價值?
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完成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以及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心,所屬區域包括新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喀什以及和田等地區,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400公里,總面積高達33萬平方公里,占新疆總面積的近20%,占我國沙漠總面積的49%。該沙漠北界天山,南抵昆侖山,西鄰帕米爾高原,東側是羅布泊洼地,地形十分封閉,周圍山脈高原幾乎擋住了所有水汽,導致這里降水量極為稀少,年降水甚至不足80毫米,而內部又風力強勁,時常出現8級以上大風和沙塵暴,加上內部沙丘流動性強,如果不加以干涉,治理風沙肆虐,塔克拉瑪干沙漠將繼續向外擴展,對周邊的綠洲和道路等基礎設施構成威脅,于是上世紀70年代,我國便開始努力推進綠色阻沙帶工程。
截止到去年底,沙漠已經建設完成2761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僅剩新疆和田地區的皮山縣和于田縣之間的一道285公里缺口未完成,這部分缺口由于處于沙漠南緣與東南緣的綠洲之間,受風沙影響非常大,且正在逐漸南移,吞噬周邊城鎮、綠洲,因此,這一段也是整個工程中難度最大、氣候條件最惡劣的一部分,為順利將這片沙漠圈起來,2023年11月,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正式打響,經過一年的艱苦奮斗,2024年11月28日上午,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側邊緣的于田縣境內,最后一顆玫瑰花苗種下后,標志著長達285公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最后一段空白區終于實現“鎖邊合龍”。
在經歷40多年,三代人的接力奮戰,塔克拉瑪干沙漠長達3046公里的生態屏障,終于在我們這一代的見證下成為現實。外國網友紛紛贊嘆,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又一大奇跡,是人與自然共生的生動體現。
塔克拉瑪干沙漠規劃“一圈兩區三線”新格局
為治理塔克拉瑪干沙漠,新疆出臺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總體方案,決定從今年開始至2030年,重點完成21個縣市的沙化土地治理,治理面積高達3514.49萬畝,并緊密圍繞“一圈、兩區、三線”戰略部署。
所謂一圈指的是在沙漠邊緣,通過光伏治沙、工程固沙、生物治沙鎖邊的方式,將點片連成線,形成環沙漠邊緣寬1公里長800公里的阻沙帶,通過這道人工“光伏長城”,將有效降低沙漠風速,減少沙丘流動性,有利于促進沙漠地帶耐旱植物的生長,從而真正形成一道天然且堅固的生態屏障。
兩區則是指在受沙漠上下風口危害的10個縣域,實施防風固沙林網林帶、發展戈壁設施農業、種植瓜果等措施,這些縣域包括且末縣、民豐縣、昆玉市、和田市、圖木舒克市等,是塔克拉瑪干地區受風沙危害最嚴重的地區,通過以上措施,一方面,可削弱風沙蔓延,防止縣市內的基礎設施受到危害,實現綠進沙退,另一方面,也可謂沙漠地帶居民提供更多農業發展機會,帶來更多經濟效益。
同時,還將在沙漠中建設15個自然保護區,通過工程固沙、生態修復以及自然恢復等科學措施,提供沙漠地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保護珍稀動植物,實現人與沙漠和諧共生。
三線是指在塔克拉瑪干建設環沙漠鐵路線、南北貫通公路線,以及河岸線,其中鐵路線由和若鐵路、格庫鐵路、以及南疆鐵路共同構成,全線長2712公里,是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關鍵生命線。
公路線則包括尉犁-且末、輪臺-民豐、阿拉爾-和田、以及圖木舒克-昆玉等四條公路,河岸線則包括 塔里木河干流、葉爾羌河、車爾臣河、和田河、克里雅河5條河流,公路、鐵路、以及河流沿線,將通過實施草方格、濕地修復、種植灌草等措施,鞏固防風固沙效果,提升寬度0.15到22公里、長7710多公里的阻隔帶。
在生物治沙、光伏治沙、工程固沙的一系列措施下,繼續將沙漠治理實施到底。未來,塔克拉瑪干沙漠變綠洲也并非不可能實現。
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戰略價值
塔克拉瑪干沙漠雖然環境惡劣,人跡罕至,但該沙漠西接中亞,歷史上,這里曾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通道,見證了絲綢之路的繁榮與衰落,如今一帶一路的建設,讓這座被遺忘多年的沙漠重回大眾視野,全長825公里的和若鐵路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在結束南疆多個縣市無鐵路歷史的同時,也為我國通過這一沙漠向西開放創造了更多可能性,如今塔克拉瑪干沙漠已經鎖邊完成,在“一圈兩區三線”的建設布局下,未來這座沙漠交通規劃也將越來越完善,并將成為支持整個新疆經濟發展的關鍵。
同時,塔克拉瑪干沙漠還蘊藏著豐富的資源,該沙漠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據數據顯示,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儲量高達168億噸,是我國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位于南疆的塔里木油田,便位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緣的庫爾勒、庫車和澤普一帶,是我國陸上第三大油氣田,是我國西氣東輸的主力氣源地,可為新疆南部和下游沿線15個省區市提供用氣需求,未來隨著塔克拉瑪干沙漠環境治理的不斷深入,這里也將有更多能源得到挖掘和開發,從而為我國的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另外,中國塔克拉瑪干沙漠生態屏障的成功建設,也為世界環境治理和保護提供了寶貴經驗,多項科學實踐和治沙技術,將在國際荒漠化防治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從而造福全人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