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已成為威脅我國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好發于50歲以上男性。為提升公眾及患者對于前列腺癌的認知和了解,日前,男性健康疾病科普及治療進展溝通會在成都召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董強教授就前列腺癌在我國的發病趨勢、治療進展以及預防措施等話題進行了深入講解,為大眾帶來了前沿信息和治療策略科普。
前列腺癌容易被忽視
據了解,前列腺癌已成為威脅我國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好發于50歲以上男性。該病早期癥狀較為隱匿,目前國內超過2/3的患者在初診時就已處于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根據2022年中國癌癥中心的統計數據,前列腺癌新發病例達到了13.4萬,死亡病例為4.75萬,這一數據凸顯了前列腺癌對我國男性健康的嚴重威脅。
董強教授介紹說,前列腺癌早期無明顯特異性臨床表現,往往會被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癥狀所掩蓋,且前列腺癌早期癥狀與前列腺增生相似,如排尿不暢、尿頻、尿不盡等,因此很容易被忽視。
50歲后應每年篩查
董強教授指出,前列腺癌的早期篩查和健康體檢至關重要。PSA篩查,即前列腺特性抗原的篩查,是一種有效的檢測手段。他建議50歲以上的成年男性每年體檢都應包含PSA檢查,特別是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群,篩查時間應提前至45歲甚至更早。
在生活中,更要注意盡量久坐、長時間騎車等,避免前列腺過度充血,同時少吃辛辣、高脂飲食,避免煙酒。影響前列腺癌發病的因素很多,比如年齡,飲食,生活方式等。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它們沒關系
董強教授同時指出,不少人認為前列腺癌像肝癌一樣是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實際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都是良性疾病,而前列腺癌它是惡性疾病。三者沒有直接關聯,是三種不同的疾病,也沒有想象的遞進關系,只不過湊巧它們都在一個地方生長。
多維度治療策略助力應對
董強教授說,目前前列腺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療、化療以及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內分泌治療等,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和更好的治療效果。對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雖然治療難度較大,但仍有多種治療手段可供選擇。對于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雖然預后較差,但通過多學科討論、基因檢測以及精準放療等手段,仍有可能延長患者生命并提高生活質量。而對于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則可以通過強有力的內分泌治療藥物手段進行早期控制,延緩疾病進展。
通過建立MDT和全病程管理等模式,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精準化的治療方案。同時,他們還在探索更微創的治療技術,如消融術和電穿孔等,以期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更少的痛苦。
作者:戴鑫(圖據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