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山區,除了土石,最常見的便是野生植物。從山腳到山頂,無論是溝谷、溪流旁還是巖石縫隙中,野生植物隨處可見。由于生長環境的多樣性,這些植物的形態也各不相同,有的高大挺拔,有的矮小貼地,有的帶刺,有的含有毒素。
盡管形態各異,這些野生植物對生活在山區附近的農民來說都是寶貴的資源。它們可以作為野菜食用,也可以作為中藥材使用,或者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因此,許多山區附近的農民會定期進山“尋寶”,并將找到的植物拿到市場上出售。
本期筆者將介紹一種生長在山區的野草,這種植物的根部具有很高的價值,目前市場售價50元/斤。遇到這種植物時,請務必珍惜。
這種野草可能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名字,但未必見過實物,它就是“龍膽草”。龍膽草是桔梗科沙參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植株是直著長的,高度一般在50厘米到1米之間。
它的莖生葉大多是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偶爾是條形,葉子頂端逐漸變尖,邊緣可能是光滑的,也可能是有鋸齒的,葉子表面可能沒有毛,也可能有硬毛。葉子的長度一般在3到19厘米,寬度在0.5到4.5厘米之間。
龍膽草的花期通常在8月到9月,像大多數桔梗科植物一樣,它的花大多是圓錐形的,顏色多為紫色。不過,龍膽草有點特別,因為生長地區的不同,它的花色除了紫色,還有淡藍色和白色的。
龍膽草雖然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但它的生長期比較短,一般從4月持續到10月。也就是說,春天一到,4月下旬它就開始長出新綠,到了10月末就枯萎了,生長周期結束。所以,有時候冬天看到它枯萎了,別以為它已經死了。
龍膽草在中國的分布不是很廣,主要是因為它喜歡光照充足、氣候涼爽和海拔較高的地方。因此,龍膽草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貴州、陜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而且大多是生長在山里向陽的林區里。
在我們國家,龍膽草是農民們很喜歡的一種野草。這可不是因為它的花好看,而是因為它的根部很珍貴,可以當作中藥材來用。
龍膽草的根一般叫“龍膽”,能清熱燥濕、瀉肝膽火,對于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瘙癢、肝火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這些問題都有幫助。
實際上,龍膽草作為中藥材,在我國有很長的使用歷史。據資料顯示,早在漢代以前,它就已經在民間廣泛使用了,古代很多醫書里都有提到它和它的用法。
比如《本草新編》里就說:“龍膽草,它主要是用來利水、消濕、除黃疸的,其他像治眼睛、止瀉、消腫、退熱這些,都是從這個基礎上延伸出來的。”
因為龍膽草很有價值,所以很多山區的農民會去山里挖它,要么自己用,要么拿去賣
我記得小時候,很多長輩經常去山上挖龍膽草,然后到趕集的時候拿到集市上去賣。不過那時候龍膽草不貴,一般就幾毛錢一斤。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隨著龍膽草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它的價格也漲了不少。到現在,就算是人工種植的龍膽草也要50元/斤了,可見它有多珍貴。
當然啦,我在這里講龍膽草,并不是讓大家隨便去挖。如果在山里遇到了,請一定要珍惜。因為長時間過度開采,野生龍膽草已經不多了,而且要長3年以上它的根部才有藥用價值。
所以我們要珍惜并保護好它,這樣才能讓野生龍膽草的數量增加,保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如果不加以保護,繼續隨意開采,不僅會損害龍膽草,還會破壞我們的生態環境。正如那句話所說:“金山銀山不如青山綠水”,只有保護好了,我們才能更好地利用它。
朋友們,你們認識龍膽草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