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需要新的流通革命。
作者 | 肖 超(吉隆坡)
監制 | 邵樂樂(上 海)
今年一年,零售商的日子依然不好過。
窮則思變,去年的折扣化轉型,今年的胖東來調改,都是零售企業為了遏制下滑而采取的措施。但平心而論,大多數改革的效果不如人意,超市的經營困境仍在繼續。
在日前舉行的《2024中國零售商品流通大會》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觀點。他認為,國內零售正在經歷新一次流通革命,流通革命從消費需求發生階段性變化開始,與之相應的,為了滿足新的消費需求,零售業態、流通組織的形式、交易制度都要隨之巨變。
陳立平的結論是,未來市場細分化,外加老齡少子化,過去在人口紅利時期滿足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一站式大賣場業態終將被淘汰,零售未來的進化方向是多品種少量的食品超市,非食部分則需要走向專業化。
而現有的不管是折扣化還是調改,都仍只是在大賣場基礎上的調整改進,因此并不能適應新流通革命下的需要。這也呼應了2022年專訪中陳立平向我們反復強調的觀點:零售不能迭代,只能推倒重來,業態創新的價值遠遠大于迭代。
「零售業需要新的流通革命」這個結論,是陳立平參考日本零售市場與國內情況相似,在大都市有高密的零售企業、注重區域的復雜性和飲食結構的復雜性、也經歷過老齡少子化外加通貨緊縮時期,并基于對日本零售業的長期研究和觀察,最終得出的。
在他看來,零售業始終在往兩個極端發展,一個是價格導向性,一個是價值導向性。在日本,折扣店發展多年,但目前市場份額只有10%,價值導向型超市是占比70%的大頭。
同時,要做到一個以多品種少量的價值導向型超市,所需要倚仗的各種能力,也要求零售商與生產商從博弈關系轉變為同盟關系,并與正在崛起的中間層組織緊密合作,共同降低交易成本。也就是說,這輪流通革命,已經不是零售業自說自話就能變革得了。
基于陳立平在大會上的發言,以及會后《窄播》就此對陳立平進行的專訪,我們將內容重新整理,以自述形式發布。
以下是陳立平的自述。
我們正在面臨流通革命
中國零售舉起了價格破壞的大旗,價格破壞給流通體系產生了非常大的沖擊。舊的流通體系正在瓦解,新的流通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就是我們行業目前面臨的現狀。整個中國的流通產業正面臨著革命性的變化。
日本的流通專家林周二教授,在1962年出版的《流通革命》中提出了一種觀點,我非常贊同。他認為,零售革命必然引發整個供應鏈體系的重組,這種重組即為流通革命。
流通革命的基本特點是:消費革命必然引發零售革命,零售革命必然引發流通組織的變革,流通組織的變革必然引發交易制度的變革,交易制度的變革必然引發流通主導權的轉換。
我們可以追溯一下中國的第一次流通革命。1990年代,中國正經歷著人口紅利和經濟快速增長。整個社會急需大量生產,也急需大量消費。大賣場這種業態是最符合當時的社會消費的。所以,大賣場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以家樂福為代表的外資零售也在當時進入中國市場。
按照流通革命的觀點,消費最終會傳導到交易制度。當時國內的流通體系,也確實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1995年娃哈哈推出了區域分銷體系,從一級代理商,到經銷商,再到零售商。這是中國的制造業第一次進入流通體系,或者說制造業第一次控制批發企業。經銷商就是批發企業。
這次交易制度的革命,大家都清楚,就是入場費的誕生。零售商從經銷商那里收取入場費、促銷費、堆頭費,提出嚴苛的賬期;作為交換,生產商和經銷商掌握大賣場中它供貨商品的定價權。為了平衡它的成本,經銷商也要將它付出的入場費等等攤到商品價格中去,這也是我們的大賣場價格長期高居不下的根本原因。
在這個過程里,生產商和經銷商掌握了定價權、控制了賣場。商品的所有權歸經銷商,賣出去了,經銷商和零售商分錢,賣不出去,零售商再把商品退回給經銷商。
這也是這二十幾年來第一次流通革命帶給我們的遺產。這份遺產至今困擾著零售業的發展,使零售業的生態非常脆弱,經不起線上的沖擊。
發展到今天,尤其是疫情之后,消費需求變了,追求性價比、追求健康,這催生了新一輪的消費革命,尤其是消費分層。
對于企業來講,消費分層就意味著市場必須細分化。在中國,每一個細分市場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都可以誕生小巨頭。
回到流通革命這個鏈路里,零售革命、交易制度的變革,作為對消費者新需求的回應,也一定會發生。
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時代已經過去,一站式購齊的大賣場,會讓所有層級的消費者都不滿意。這種業態不僅會在中國被淘汰,在日本(GMS業態)也在被淘汰,伊藤洋華堂也被迫在出售自己。
所以,未來的零售革命,零售商需要在細化分的市場中定位自己,只能為一部分顧客服務,而不能為所有顧客服務。
包括未來十年,中國零售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我認為是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小家庭化。
北京每戶戶籍人口只有 1.9 個人,去年全國新生兒數量只有 902 萬人。中國60 歲以上的人口超過了3億,到 2035 年這個數字將接近5億。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如此快速的老齡化進度。它的另一面就是嚴重的少子化,我們的總和生育率比日本還低,勉強比韓國高一點。
老齡少子化,再疊加通貨緊縮,日本比我們早20年進入這樣一個環境,我們就需要看看日本是怎么發展的。
Lopia在臺灣分店所銷售的肉類制品,
圖源:Lopia新北中和店官方Facebook
可以看到,新一代的日本領軍零售公司,基本都是2000年之后才冒尖的。業務超市2003年才開出第一家,Lopia在2016年才開始發力,現在是日本增長最快的超市。這些企業都是在通貨緊縮的大環境下發展起來的,他們跨越了過去大賣場GMS的模式,進行了業態創新。
日本現在的市場細分程度,可以做到同開在一條街上,幾家超市互不干擾。像正在崛起的My Basket,是以獨身男性群體為目標顧客的24小時經營店鋪,它在顛覆 711 這種業態;像成城石井,就是專門以獨身女性、白領女性為目標顧客,在日本有1000 多家店,也是非常厲害的。
從歷史規律上來看,零售業幾乎每隔十年都會發生一次巨變。日本零售業中,1960年代以來的零售商,以前大榮排第一,但它在2000年倒閉了。老一代的麥卡爾、八佰伴等等,也都退出了歷史舞臺。
現在正是大變革時期,肯定存在著巨大的商業機會。
誰會成為第一我們并不知道,就像我們 2000 年不知道阿里、2005 年不知道京東一樣,背后一定有有野心的企業家,去創造新的模式。
但我們能夠看到的,是未來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多品種、少量,多品種少量是下一代大都市零售業的核心經營模式。
多品種少量是新經營模式
之所以是多品種少量,也是基于中國的人口結構老齡化少子化的發展趨勢,零售商需要給消費者提供全新的生活解決方案。我認為,這個解決方案還是以食品超市為主。
在細分化的思路下,食品和非食會分開,各自朝著高度專業化和精細化的方向發展。
非食會進入到藥妝店領域,變成新業態。比如消費者去買個護膚膏,想知道對皮膚有沒有影響,大賣場的售貨員解答不了這個問題,但是藥妝店必須回答,因為藥妝店里是有藥劑師的。
回到食品這邊,多品種少量有幾個要求。
第一是所有生鮮做深加工。
日本線下零售賣的肉,是按部位分割的,一頭牛分割成 35 個部位、就有 35 種吃法,所以它一頭牛能賣出 4 頭牛的價格。但我們國內超市的肉,還是大卸八塊放在那兒,一頭牛只能賣出1.5頭牛的價格。
第二是3R食品的快速發展。
日本的Life超市,一個盒飯能夠做到 100 多個SKU,飯團能做到 16 個SKU,雞翅可以做 12 個SKU,還分好一人份、兩人份、三人份。Life這種 2 千平的店,有 17000 多個SKU,產品極大豐富,能夠滿足小家庭不同人群的需要。
我在日本的時候,就住超市隔壁,我的冰箱是空的,每天都會去超市,現場買現場吃。肉類就買好一人份兩人份,炒一下,吃了就完了。但我們國內超市的場景是,買二斤肉切成小塊,我吃一點剩下的還得放冰箱冷凍。
國內超市還是以食材為主的超市,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烹飪的。這是我們大賣場時代、人口紅利時代留下來的模式,過去可以這么做,但現在已經不能滿足老齡化和少子化消費者的需求了。
現在很多人為什么不愿意吃魚,不是不愛吃,是覺得吃魚太麻煩了。在超市買,你讓超市給收拾,他還老大不樂意的,可能把這魚給你弄得亂七八糟的,頂多把魚鱗給你刮刮,把五臟六腑給摘了,你買回去還得重新洗、重新弄。
像帶魚,回去還得自己把魚頭剪了,弄得很腥。既然超市知道消費者只吃中間那段,你為什么不能給我弄得非常好,中間的部分切三段,甚至你給我腌好了,我回去簡單煎一下就好了。
少量也是一個道理,比如一個兩口之家就想用一小塊蘿卜做湯,就想用四分之一顆白菜吃一頓,你為什么非要賣給我一根蘿卜和一棵大白菜呢。
多品種少量之后,賣的貴一點沒關系,比起自己收拾和吃不完浪費,反而是最經濟的。
我在Life買的果切小盒,一盒水果里有8 種水果,梨、蘋果、橘子、橙子、哈密瓜、葡萄什么的,每種水果各一塊,正好夠一個女孩子中午吃,把所有營養都吃到了,而且每種水果都是找的最好的產地、最好吃的,人民幣大概10塊錢。
這些事不僅是我的個人體感,而是現在的消費者,對超市提出的要求,但超市還不能滿足我們。消費者不是沒錢,是他有錢也沒處花,如果他的需求超市滿足不了,那他為什么還要去超市?
經過深加工和分類,超市的毛利其實可以做到非常高。Life超市,加工食品有 55%的毛利,水果蔬菜有 31%的毛利,這在國內超市根本達不到。
Life超市出售的3R制品,
圖源:Life官方Facebook
而且,隨著老齡化少子化以后,電商會進入到一個非常穩定的發展時期。勞動力紅利消失了,配送要回歸它的服務本能,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特別廉價。
如果真正進入到多品種少量時代,比如說像現場加工制作,以及專業細分的服務,電商是沒辦法提供的。
還要強調的一點是,消費者對多品種少量的要求,也是對便利、鮮度、健康的要求。這跟國內現在有些超市的零售餐飲化不是一回事。
餐飲化和現場加工之間存在一個根本區別,就是現場加工主要是給顧客提供最健康的食品。
在日本最好的現場加工就是洋食,比如沙拉、地中海飲食,把 8 種蔬菜放到一起。洋食未來的發展,也是最具有成長性的。
日本商超還有嚴格的食品檢驗方式,且所有的加工——例如這是 4 點鐘出爐的,這是5點鐘出爐的,賞味期限到幾點幾分——都給你標的清清楚楚。商超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件,那是巨大的負面新聞。
但餐飲化不是這樣的。我們國內超市里的餐飲化,賣豬頭肉、燉肘子、賣雞爪,那不是健康飲食,那是下酒菜。
零供關系從博弈到同盟
你說生鮮深加工難不難,但這不是難的問題,只要有商業機會,大家都會去做,這是利益驅動的。
去年零售業的中心是盒馬,今年是胖東來,它們當然對零售行業有積極意義。盒馬最大的貢獻是推動了零售業的探索和變革,只是它自己把自己搞亂了;胖東來告訴大家,眼里要有消費者、要提升商品質量,也要尊重員工、改善員工環境。
這些都是有益的改進。但是它們所有的變化,還都是基于大賣場這種業態的迭代或者是修改,沒有去做革命性的變革。
比如說,現在調改下架88%的商品,上架一二線品牌。什么是一二線品牌?如果一個企業只靠一二線品牌,它絕對無法存活下去。一二線品牌沒有地域性,而且通常毛利非常低,它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所以很多企業調改之后不賺錢。
其他品牌怎么了?中國存在著特別多的地域當中,優質的、有地理標志的產品,你能說它是雜牌和四五線品牌嗎?我們不能去做這樣的判斷。
比如說,有些零售商帶動大家跟生產商談裸價。但是裸價是博弈的結果,是破壞性談判的結果。零售商和生產商混在一起,圍繞價格進行博弈,一批貨一個價格談妥,但那是一錘子買賣,下回還得再談。
我也問過國內一個知名糧油品牌的銷售總監,假設一個大型零售企業讓它們裸價,價格最低能下來多少?他說最多5%。而且裸價只是在商流層面的裸價,在物流層面你還是需要人家的經銷商給你把貨送過去。超市要了這5%的降價,但是入場費和促銷費沒了,也沒人給你提供賬期,你活得了嗎?
說白了,在入場費體系下成長起來的中國超市,遠遠沒有達到只通過差價就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你破壞掉過去的入場費體系,就需要建立一個新的體系。
生產商追求的是效率,零售商追求的是顧客需求,效率和需求怎么能夠被銜接起來?就需要一個新的中間層。這也就是流通革命里說的交易制度的變革。
我們看到現在很多經銷商也經營困難,紛紛放棄作為中間環節的責任,要么退出、要么改行。
但是也有中間機構在崛起。我偶然看到過有供應鏈公司的資料,它們在做產地倉、銷地倉,以及銷地倉從預包、生切、凈菜直接配送到門店的服務。包括像螞蟻商聯、保亭會這樣中間批發企業的發展,像冠派克這樣的零售商也在做有益的探索。
未來中間環節的崛起是個大趨勢,而且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機會。一家零售商特別是中小型的零售商,它無法做到靠自己對接幾百上千家生產方,它們需要中間批發組織去幫助解決商流和物流問題。
中間企業更多的是起到中間服務功能,像日本的批發企業一樣,只加價2.5%。它給上下游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比如給品牌商提供數據服務、品牌推廣、賬期回收、新品開發服務;給下游提供到店服務、選址、布局、陳列、自有品牌開發、 52MD的服務。
只有把中間環節做好,我們社會的總交易成本才能降下來。批發企業的崛起和轉型,在這場零售革命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也意味著,零售商必須放棄博弈的思想,應該跟生產廠家建立長期的戰略關系。大家的成本不再是互相轉嫁,而是協商優化各項環節,這是社會對我們的要求。
日本的Life超市,它與90%的供應商已經建立起長達20年的交易關系。永旺與2900家供應商幾乎維系了40年的交易關系。它們之間的交易成本非常低,零售商只是負責發一個訂單,對方給你把貨配齊、配到店里,而且提供各種各樣的到店服務。
中國的流通革命,可能也要持續很長時間。未來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我們可能會看到中國超市進入到百花齊放、各自競爭的新局面。
這是一個大趨勢,零售革命必然促進中間環節的轉型,促進交易制度的變革。在這樣一個大時代里充滿了挑戰,也有巨大的商業機會。零售人不要相信有神一樣的人會來救你,也不要相信一夜暴富這種思想。
這個行業,經過了上千年的發展,不管是互聯網時代還是 AI 時代,零售業有一條基本的規律是不變的,零售業需要長期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積累。這個行業就像植物一樣,它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與時俱進,適者生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