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0歲寫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錦繡名句,卻給大宋引來一場殘酷的戰爭。
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卻仕途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
他屢次參加科考皆不中第,直到50歲時,才考中舉人。
他是沉醉于江南溫柔鄉里的浪蕩詞人,整日紙醉金迷,浮艷虛薄。
他是正史中沒有立傳,卻名滿天下的一代詞宗。
他是柳永,擁有無數迷弟迷妹的大宋第一詞人。
柳永的整個青壯年時期,都在煙花柳巷和科舉考場中蹉跎了,中舉后的他也許只是為了發泄心中的不滿,便寫下“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牢騷話,帶著八分落寞兩分傲氣,也就是這僅有的兩分傲氣直達天聽,皇帝用一句“且去填詞”徹底斷送了他的仕途,同時也造就出千古名篇《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從此以后,大宋少了一位憂國憂民,愛民如子的官員,卻多了一位“奉旨填詞”的風流詞人。 這是時代的悲哀,也是時代的幸運。短短數年,柳永便成為大宋最受歡迎的填詞巨匠,“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便是當時詞壇的真實寫照。
馮夢龍說,宋代坊間有傳言:“不愿穿綾羅,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黃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見,愿識柳七面。”雖是小說家言,卻大抵符合柳永當時爆紅的情況。
宋詞中共有詞牌名800多種,其中有150多種是柳永創造的 ,他對宋詞的革新和貢獻無人能及,也因此被世人稱為“一代詞宗”。
晚年的柳永窮困潦倒,他去世時家中分文無有,是一群名妓湊錢將他安葬,出殯時,甚至東京汴梁的青樓歌伎都來為他送行。
縱觀柳永的一生,放浪形骸是他,赤誠熱烈是他,離經叛道是他,淺斟低唱是他,轟轟烈烈是他,悄無聲息也是他。他在薄情的塵世中,活得純真且自由。
《宋詞三百首》
全本全注全譯
結緣價¥36.8元
【點擊下方圖片,閱讀經典好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