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個視頻,看完感慨萬千。
16年前,有一位母親對自己將要外出打工的兒子刻薄地說:
“你掙不到錢就別回來,什么時候掙到錢了再回來!”
孩子聽到后,感到很難過。
真就沒有回來過。
16年后,孩子母親找到了小莉幫忙,面對鏡頭哭訴道:
“最起碼我是一個母親,我把你養大了,你起碼要對我有一個尊重吧?”
雖然惦記孩子,但從她的話里還是能感受到對孩子的埋怨。
可孩子父親卻什么都顧不上了,老淚縱橫道:
“這么多年一個電話都不往家里打,我心里難受啊…兒啊,爸想讓你回來…”
短短30幾秒的視頻,看得人心里沉甸甸的。
兒子真的是因為一句話才不回家的嗎?
幾乎可以肯定,類似傷孩子心的事,這位母親平時肯定沒少做。
壓死駱駝的,從來就不是一根稻草。
還有前幾天,廣西街頭。
一穿著校服的女生哭著對媽媽說自己被人打了。
誰能想到,她得到的不是媽媽的維護,而是質問:
“為什么就你被打?”
女生聽后徹底崩潰:
“我都說了我是無緣無故被打的,你還問!”
“我再也不會需要你了!”
最無助的時候,親人非但不站你這邊,反而朝你心口捅刀子,真的隔著屏幕都覺得窒息。
視頻下方,很多網友感同身受。
一網友20多歲了,因為沒掙到什么錢,天天被媽媽罵。
他的媽媽整天橫挑鼻子豎挑眼,看他哪哪都不順眼。
一網友凌晨做急救手術,父母手術費一分錢都不給交,甚至連手術怎樣都不過問。
最后,手術錢是妹妹和鄰居東拼西湊出來的。
活過來后,她心灰意冷地說,我也打算和父母斷絕關系了。
一網友今年38歲了,不敢跟父親走太近。
因為童年留下了深刻的陰影,青春期房間的衛生巾、夜壺都是他向街坊聊天的談資...
還有網友,從小被父親打壓著長大。
無論她想干什么,父親都覺得她沒有這個本事。
一個家庭,跟家暴一樣可怕的,莫過于精神虐待。
明明可以好好說話,卻非要用尖酸刻薄的言語來交流。
那些帶刺的話,就像一把尖刀,足以戳穿一個人的心臟。
如果一個人長期受到來自周圍親人的打壓,那么他就不可能健康。
因為這種持續性的精神壓力,足以讓人喪失理智,甚至走向崩潰。
一個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可能一輩子都會活在自卑里;
一個經常被父母贊美的孩子,自信心將會遠超過同齡人。
刷視頻時,看到一個女孩因為沒有找到好工作,垂頭喪氣。
當她的爸爸知道后,情緒激動地說:
“你自己很重要!自己喜歡很重要!你聽懂了沒有?你永遠要把你自己放在第一位!”
“工作是這個社會上任何地方都需要的,你哪怕做服務員,爸爸也開心的,只要你每天開心,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爸爸都支持你。”
“如果這些話你沒有放在心上,爸爸整晚都會睡不著覺!”
網友無不羨慕地說:
“看墻上就知道她有很多的愛,我的墻跟我的心一樣白。”
也有網友說:
“我的房間可能比你大,比你整潔干凈,但是我卻在這個房間感覺到了無盡的窒息。”
一個姑娘,高考結束后,想打暑假工賺錢買手機,卻遭到媽媽的阻止。
“手機過兩天我就給你買了,你不要想著打暑假工,18歲的夏天需要你。
你這一輩子,就只有這個暑假是最輕松,以后再也沒有了。
以后有40年的工你要打,有你做的,不要著急。
讀了十多年的書,真的很辛苦,我看在眼里。你該玩的玩,該吃的吃,該睡的睡,到時候我們一起出去玩。
你染頭發也可以,做美甲也可以,把你以前沒做的都可以去嘗試一下,我養你。”
一個差生的父親,被邀請到講臺上發言。
這位父親上臺后,先是道了個歉:
“我的兒子是個學渣,給我們班嚴重拖了后腿,我深表歉意。”
接著,他話鋒一轉:
“雖然我的兒子是學渣,但是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為國之棟梁。”
“這是因為我的兒子心理特別強大,他學習成績這么差,依然能吃能喝能玩能睡,比我一個成年人心理素質都強。”
“走向社會后,一個人心理強大和情商高,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借此機會,他告訴自己的兒子,無論你成績好壞,爸爸都是你最堅強的后盾。
大街上,一個小男孩跟媽媽討論未來的規劃。
“如果我考上清華呢?”
“那媽媽就會為你很驕傲啊。”
“考上北大呢?”
“也會很驕傲的!”
“如果我烤上地瓜呢?”
“如果你把地瓜烤得又香又軟又甜又美味的話,也是可以的,也會為你驕傲的!”
小男孩快樂地說:“那我以后就當個烤地瓜老板!”
媽媽也快樂地回應:“哈哈哈!恭喜許果果有了新的愿望!”
魯迅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頗有道理:
“父母親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服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當你想起父母時,內心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并因此而獲得人生更多的樂趣和主動權。”
父母的愛,是孩子活在世上最大的底氣。
你的每一次的撐腰,都會給孩子無限力量和勇氣。
主持人李湘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
“我的孩子生來就是享福的!”
這句話火遍全網,無數網友表示:
“投胎還得看王詩齡。”
還有張雪峰也表示過:
“我對我孩子的教育理念就是,你想怎樣就怎樣,我作為父母,是你堅強的后盾。”
這些話,不僅是物質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呵護與支撐。
當然,他們的教育方式不值得普通人照搬,因為他們有頂級的財富和資源,我們沒有。
可如果我們沒有很好的資源,給不了孩子很多財富,那不妨給孩子很多的愛和陪伴。
就像是畢淑敏曾說的那樣:
“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間房子,里面盛滿我們的愛恨。
假如愛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溫暖,假如恨比愛多,小屋就陰風慘慘。”
其實家庭也是這樣。
如果一家人相互理解和信任,則幸福美滿、家和萬事興;
如果一家人總是互相精神折磨,家庭也就變成了牢籠。
一句贊美勝過萬句指責,家人之間只有多贊美,才能更加穩定和諧。
仔細想想,人所面臨的所有困境,都是因為無休止地欲望造成的。
每當你覺得自家孩子不如別家孩子優秀的時候,不妨捫心自問一下:
自己又比別人的父母優秀了多少?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怎么就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呢?
越是沒有本事的父母,越是打壓孩子,或者是拼命索取;
越是有本事的父母,越是會心疼孩子,更會想盡辦法托舉孩子。
真正的愛,絕不是打壓貶低,而是用自己所能,為孩子提供最堅實的肩膀。
人們常說,愛人如養花。
這里的愛似乎只提及愛情,但我覺得,親情放在這里也很貼切。
滋養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在父母的呵護下,孩子才能像花兒一樣成長綻放。
你給了孩子多少愛,其實孩子都能感覺到,并且孩子的愛絕不會比你少。
因為你是從二十幾歲才開始愛他,而他從一出生就開始愛你了。
如果他尚且年幼,請給他最直接的愛。
好吃的食物、喜歡的玩具、熱烈的擁抱,還有溫柔的親吻。
請告訴他,你值得世間所有的美好。
如果他不再年幼,請給他最寬容的愛。
哪怕前方山路崎嶇,荊棘叢生,不要攔他。
請準備最耐穿的鞋子,畫最詳盡的地圖,然后祝他事事順利,所付出的一切都能得到回報。
前路茫茫,你永遠都是孩子最堅強的后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