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連續舉辦《紅樓續書·紅流三部曲》新書分享、作品研討系列活動
2024年12月8日至9日,作家楊勤攜《紅樓續書·紅流三部曲》新書,在上海大隱精舍、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連續舉行分享活動。本次系列活動吸引了眾多高校學子及社會各界紅學愛好者。通過作者分享、嘉賓互動等方式讓更多的讀者尤其是大學生群體,接觸并了解紅樓文化,激發青年群體對傳統文化的熱情,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創新與傳播。
為高校學子簽名
《紅樓續書·紅流三部曲》首發于2024年4月21日。自出版面世以來,以它獨特的文學視角深受讀者青睞,目前首印已全部售罄。重印后的《紅樓續書·紅流三部曲》最大的亮點是:新增加了AIGC數字融合技術。讀者通過掃碼,可與“書小二”展開對話,并可收聽有聲書。通過賞聽有聲劇場、玩轉續夢紅樓、對話書中主角等方式,給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
12月8日上午,作家楊勤在上海黃浦區大隱精舍作新書分享,接受黃浦融媒體中心記者采訪。
《紅樓續書·紅流三部曲》是作者對《紅樓夢》殘本的續寫。《紅樓夢》殘本八十回,讓熱愛《紅樓夢》的人們意猶未盡。作者依據第一回及第五回太虛幻境判詞和紅樓夢曲所預示的人物命運,對紅樓人物中的元春、秦可卿、妙玉、薛寶琴、探春以及紅樓奇男子柳湘蓮的故事予以延申進行再創作,寫成《紅樓續書·紅流三部曲》,包括《榴花紀》《桃葉渡》《凌波行》三冊。《紅樓夢》是經典巨著,所余八十回殘本從文學理論上說,是一個“召喚結構”,其內涵之恢弘如同大江大河。作者自述所寫文字愿做一支細流、小溪,因此命名《紅樓續書·紅流三部曲》。據讀者反饋,語言曉暢,文字有古典白話韻味;故事奇峰迭起而遵循邏輯,引人入勝;更有細心讀者反映,此書雖系當代新作,但故事的時代背景、地理因素清晰真實,歷史背景多有考證,讀來令人驚喜。
復旦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陳維昭教授。
上冊《榴花紀》寫了宮廷與賈府、元春與可卿;《桃葉渡》寫了大運河與江湖,寫了俠盜,寫了海洋貿易,通過柳湘蓮、薛寶琴和妙玉的故事,揭示人物在時代裹卷下的命運;《凌波行》的視角則放在了探春這一奇女子身上。十八世紀三十年代,南洋波瀾壯闊,在香料戰爭的大背景下,作者巧為構思,虛構了一個島國,精彩書寫了一幕幕海戰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政治、經濟、外交,譜就了一曲保家護國回腸蕩氣的頌歌。據讀者閱讀反饋,三冊書讀來酣暢淋漓;有小讀者偏愛下冊《凌波行》,已經看了四次之多。
12月8日下午的兩位嘉賓,左為中國紅樓夢協會副會長、天津紅樓夢研究會會長、天津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趙建忠教授。右為陳維昭教授。
作者楊勤表示,本套續書以還原《紅樓夢》文本的本來面目為立意,展開對四釵一琴一蓮人物結局的合理探索。本套續書雖為小說,但融入了自己對紅樓人物的思考,創作期間多番對歷史地理人文進行考究。她認為,作為現代人,不必因襲續書過往;時代在變,人性不變,直接從第一回與第五回的“草蛇灰線”開始,結合原著紅樓人物的塑造,對《紅樓夢》進行續寫,或許可以為紅樓愛好者提供多一重的思考視角。
著名紅學家、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天津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趙建忠教授表示,自清代以來,各種續書的涌現讓《紅樓夢》的傳播更加廣泛,原著未完之故事吸引了無數人續寫,本書作者楊勤在深入研究《紅樓夢》后,創作了《紅樓續書·紅流三部曲》,為《紅樓夢》的續書譜系增添了獨特風采。
與復旦大學魯紹臣教授合影留念
著名紅學家、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陳維昭教授表示,從文學作品的宣傳策略上看,這部作品不應僅局限于紅學的研究范疇,而應嘗試面向更廣泛的讀者群體加以推廣。作為《紅樓夢》的續書,這套小說通過續寫經典,為原著人物賦予了新的生命,同樣具有獨立的文學價值。
紅學愛好者、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魯紹臣指出,《紅樓夢》不僅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更體現了中國哲學的核心思想。他認為,對于《紅樓夢》的續寫,實際上已經突破了曹雪芹在“大觀園”創作中的時代背景和精神局限。作者楊勤通過現代人的視角切入,以原著為藍本,為續書中的角色提供了更多的發展可能性,展現了新的文學探索。
趙建忠教授
紅學愛好者、復旦大學的一位學生分享了自己的閱讀感受。她認為,本套續書通過現代視角續寫,讓讀者能夠從中看到當下的時代烙印。她提到,隨著時代的變化,續書中人物和情節的發展也更加貼近現代人的思維和情感,豐富了閱讀體驗。
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趙建忠教授、苗懷明教授與作家楊勤在座談會上合影留念
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江蘇省紅樓夢學會會長、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苗懷明教授帶領南京大學學生與作家楊勤齊聚十二月的南大,共同探討在《紅樓夢》續書過程中如何進行人物角色的創作,認為既不能脫離人物本身的性格特點,也要兼顧各人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南京大學的多位學生現場分享了苗教授布置的實踐課“紅樓人物前傳”的思考。與《紅流三部曲》的作者座談中,雙方均感火花碰撞,激發了不少新思路。
苗懷明教授贈書
從復旦到南大,作家楊勤兩天中輾轉兩所高校,對線高校師生,分享著書心得,聽取各方意見,與文學院師生共同探討《紅樓夢》這本經典巨著的魅力,她認為這樣的方式非常好。座談會結束之際,她說,“在21世紀的今天,有那么多人對這部經典如此投入,如此傾注深情,是中國文化界的一項幸事。”
楊勤,筆名山谷,1970年6月生,云南省通海人。1990年畢業于云南大學,獲哲學、法學雙學士學位。原從事法律工作,現居深圳,是深圳市作家協會會員。2017年,出版長篇小說《一天等于一年》;2024年,出版《紅樓續書·紅流三部曲》一套三冊:《榴花紀》《桃葉渡》《凌波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