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某書上刷到一個帖子,標題:“年薪百萬的男人能找到不圖錢的真愛嗎?”
我都懶得點開。想想就知道,按網上的風格,必然是在激烈討論年薪百萬算不算有錢,夠不夠得上被“圖錢”的門檻,互聯網有時候會非常浮夸,好像你要銀行卡9位數余額、住千平城堡,才有資格評判,接近你的異性是不是拜金。
但其實這個問句背后的擰巴還蠻共性的。
事實可以是非常殘酷的:一個工作后的男人,如果沒有特別的x魅力,沒有顯赫的家世,那么某些質量的異性,他只在自己達到年薪百萬后才有機會接觸。這樣的美女跑來放送暗號,他發出天真的疑問:她是愛我的人,還是愛我的錢?好像真情實感為之困惑,但其實答案很明顯,捫心自問,沒有錢的時候,你的身邊是不是如沙漠般空曠,從無貼心解語花?
而他用年薪百萬吸引來對方,卻希望對方愛他的“本人”——恕我直言,要怎么愛呢?
愛你的臉嗎?你要是有色相,不用年薪百萬也會有“真愛”,不會提出這個問題。愛你的靈魂嗎?你的靈魂是體現在格子間弓著背抽空摸魚,還是體現在開會的時候激憤地pua下屬呢?哪個部分是你的靈魂?
又或者,你希望有人讀懂你十年寒窗一路拼搏最后落腳在CBD昂貴寫字樓的艱辛與榮耀?但這……哎呀,真沒什么好愛的呀。
你的優勢只有公司給予你的社會評級(體現為年薪),所以你也只能接受對方只被你的財力吸引,所以你的收入也必須惠及對方,同時,對方是不是真的愛你這種問題呢,還是咽下肚子為好。
這種擰巴也不是男性專有。以前我還寫過一個話題,女孩兒跟相親對象發展順利,但又想到對方寫明的擇偶標準:“獨生女、城市戶口、擁有編制”,于是在關系平靜的進展中為自己悄悄感到失落:
他跟我在一起只是因為我有這樣的身份跟工作,他不是愛著本真的我,任何一個相貌順眼,同樣擁有良好家庭、戶口與編制的女孩,他都會選擇,不是僅限于我。?
而我在看到這些敘述的當下,忍不住像個直男癌一樣發出反問:那不然呢?
我覺得一個很殘酷的事實是——普通人就是要接受——你就是因為有一些利他的價值才被愛的。事實就是如此。不要再矯飾、不要再欺騙自己。你們的關系平靜、健康,甚或看上去幸福,但它的起始點,可能真的僅僅是——互相利用。
因為愛是絕對的奢侈品啊。愛是幻夢。在如此世俗、擁擠、忙碌的生活里,能用自己的肉體凡身,給人制造幻夢一樣的欣喜、眩暈,得是多么偉大的能力。
而沒有這種能力的你我,就是靠自己的價值,去吸引愛著自己這種價值的人。
你有銀子,就不要去追問別人是不是只愛你的銀子,大概率是,但你在金錢堆當中又無法抵抗孤獨。于是你選擇一些似是而非的關系,欺騙自己,眼前的夢中情人依偎在懷,不會是為了開口要一款新款愛馬仕。你有體面的門面,就不要去追問對方會不會依然愛著有朝一日潦倒的自己,誰會真的去愛一個人潦倒的真實?或許有——但這樣的人,不會在你把門面都裝點得整整齊齊后才出現。
愛你本真的愛是少有的,甚至是罕見的。我們俗人只能退而求其次,追求一些我們能被“用”到所以被愛的愛。
好像這篇文章到現在為止都太殘酷了——那就給它個溫情點的結尾吧。
一個博主朋友,以前在互聯網上有了一點點名氣的時候,總是疑神疑鬼地覺得別人都不是真正愛她,都是愛她這些(轉瞬即逝的)名氣,于是總是在對身邊人刨根問底,試圖work out一個“關鍵問題”:如果我有朝一日失去了一切,你還會不會陪在我身邊?
這個問題在很長時間里從未真正解決。
直到她跑了很遠——開始忙工作、買房,回到家鄉的小城市去過具體的生活,跟朋友和愛人建立真實的關系,幾近退網。
她竟然發現,從前那位她很迷戀、卻明明白白告訴她“我只是圖你的名氣和資源”的人,在她很顯然已經失去那些喧囂的聲名后,依然暗暗地關注著她的每一步。
依然是她的忠實粉絲,在節假日悄悄寄來她最愛的花。
這是我覺得人類的關系非常具備文學性的地方。
是的,我們俗世里的關系,被利益纏得死死的,利益深深摻在我們往前走的每一步,無法割舍。
但盡管如此,或許誰也說不清——當初真的只是覺得我們利益相合而已,但有一天,我說某一天,你失去了你所有引以為傲的過人的條件,人生像個無用的塑料袋一般干癟下去,我如此勢利,本該逃跑,但此刻我依然想要在你身邊。
- end -
圖 | 豆瓣電影《誰可以這樣愛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