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個自媒體賬號發布消息,宣稱“史上最嚴車檢來了!”“車檢年限變化”“年檢越來越嚴格”“燃油車年檢增加OBD檢測”等。記者多方求證了解到,上述說法均為不實消息,目前各地車檢并沒有新變化。
沒想到24年末被這條“謠傳”整出了焦慮。
不過,官方已經下場辟謠。OBD檢測并非新政策,而是早已實施,主要針對2011年7月1日后生產的輕型汽油車。OBD檢測也并沒有被叫停。2025年3月1日起,車輛年檢將取消動力檢測,改為OBD檢測,這是政策的明確規定。
總感覺不是空穴來風,大家還是理性地讓子彈先飛一會。
OBD沒有問題,M站有問題。
OBD車檢明確指定不合格車輛要到M修理站去修理,這個規定本身就是與《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違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指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維修、保養。但是OBD車檢卻明確指定M修理站,這里頭未來會出多大的利益關系不得不引人深思。
我記得早幾年我那臺二手車做年檢的時候,車輛檢測完去M站,剛到地方給老板發了支煙,說了下情況后問多少錢,老板說一千多。過了一會老板稍微空閑點,再問換什么多少錢,老板說:兩千,你先到我朋友那去洗發動機積碳、換點火線圈、火花塞,他的電話是xxx。指定的地方再給我指定一下。
我也咨詢了維修相關的師傅,他們給我的答復是,OBD檢測沒有必要過多的焦慮,只要你沒改過動力,沒弄過什么油改氣,平時去正經的加油站加油,維修保養都按原廠標準,甚至高于原廠標準去弄,基本上都能過。
有車友甚至調侃:用最低標準造車,用最高標準檢測,為了人民的安全操碎了心。遠看OBD ,近看GDP ,再看RMB。
總結下網絡上的情緒發酵,主要圍繞OBD檢測可能引發以下幾個后果:
第一,老車的通過率將會大大降低。汽車是個保值品,只要沒出現意外,一輛車開個好幾年都很正常,但畢竟開了很多年的車,或多或少都會有問題,或許不影響平時開車,但只要出現問題,那么就沒法通過OBD的檢測,要想將老車修成跟新車一樣的狀態,別說是維修店,就是在專門的4S店里去修,那幾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二手車市場交易量下降。雖然二手車在出售前,會經過維修,但也很難將車修到最好的狀態,那么二手車大概率不能通過OBD檢測,既然如此,那么二手車的購買量就會大大下降。
第三,燃油車市場受到打擊,燃油車相比電動車出現問題的概率更大,畢竟燃油車有發動機和其他機器零件,而電動車是沒有的,這些部件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更大,且有些問題是沒辦法維修好的,這樣一來,OBD檢測就沒有辦法通過。
第四,維修成本太高。為了通過OBD檢測,那么肯定要花更多的錢去維修,可能一次兩次都不行,還需要更專業的維修人員來檢修,那么車主付出的時間和人工成本更大,可能車主都不愿意花錢去維修,直接去市場買其他新車了。
汽車行業的“核酸檢測”這玩意兒如果一出,二手車市場估計要經歷一場“血雨腥風”,價格將會直接跳水,比跳樓大甩賣還刺激。國產燃油車,本來就面臨著電動車的沖擊,這回OBD檢測陰影會更加雪上加霜,銷量可能要跌到谷底。
這個政策出臺的背后,名義上是環保,名義上是保護交通安全,但是實際就是想要強制淘汰一批老油車,刺激消費,進而刺激經濟。OBD的實施其實還行,至少讓車主自己知道車輛的狀況,但是去指定M站修,還必須得到他們的蓋章,這中間又會滋生出多少關系戶不得而知?
最后我想說的是,所有的政策出臺不能通過“懲罰”來刺激消費,消費天生帶有愉悅性,而不愉悅的消費那是變相罰款,短期帶來的爆發會演變成長期的萎縮,這就叫做飲鴆止渴,真不如把這種類似嚴苛的制度使用在食品安全等急需完善檢測的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