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10日,農歷十一月初十。再過50天,就是蛇年春節了!隨著春節的日益臨近,關于春節的幾個熱門話題,近段時間不斷被人提及。你知道幾個?
1.一連五年沒有大年三十?
月份分大小:陽歷大月31天,小月30天;陰歷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在小學的數學課上,我們早就知道了。但怎么也沒有想到,這年頭,大年三十竟也成了“稀缺貨”!——從2025年開始,竟然一連5年都沒有大年三十!
小時候,錯誤的以為,農歷大小月是輪換交替的:一個大月,一個小月。后來才發現,不是這么回事!
沒有大年三十,但除夕照樣過。因為除夕指的是每年春節的前一天,或者說每年農歷的最后一天!因為過年意味著除舊布新、張燈結彩、闔家團圓,所以,這一天就稱之為“除夕”。
小時候,由于受慣了“饑寒癥”,只有到了春節時,才能放開吃點好的,穿點新的,所以,我們就特別盼望過了臘月二十九,第二天就直接是春節了!但怎么也不會想到,在這物質極大豐富、吃不愁穿不憂的今天,居然還會碰上這等“好事”!只是,再也找不回兒時過春節的那種喜慶感覺了!
2.中國的“春節”申遺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今年的春節似乎顯得特別的意義非凡!因為就在離蛇年春節還有56天的時候,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通過評審,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于是蛇年春節就成了申遺成功后的第一個春節了!是不是喜上加喜,雙喜臨門?
說起傳統節日申遺,想必許多人都還記得“端午節”被韓國申遺成功的訛傳。其實,2005年,被韓國申遺成功的是“江陵端午祭”,而非中國的“端午節”。雖然表面上看,兩個概念只有一字之差,但兩個節日的實質性內容卻有著天壤之別!當然,中國的端午節也在2009年成功申遺。
3.央視蛇年春節主題詞“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發布。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是我國干支紀年的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巧妙配對形成的關于農歷新年——春節的傳統說法。2025年是蛇年,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小龍”。11月29日,在離蛇年春節還有61天的時候,央視總臺《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發布了主題和主標識。乙巳蛇年春晚將在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總基調中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為主題,與全球華人相約除夕歡度農歷新年。
說起“巳巳如意,生生不息”,大家一定還對龍年春節的主題詞“龍行龘龘,欣欣家國”記憶猶新。今年的“巳巳”與“事事”諧音,表達人們對來年美好幸福生活的衷心祝愿。主標識,將兩個“巳”字一正一反,組合在一起,形成一條“盤著的蛇”的造型,既吻合主題,又突出“蛇”的形體特征,構思巧妙,惟妙惟肖。
4.國人對央視春晚的新期待
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人們就只盼著在春節過年這幾天樂呵樂呵,熱鬧熱鬧。所以,人們對春節期間的電視節目的總要求,其實只有一個字:“樂”。
但遺憾的是,作為一臺頂格級晚會,或許與上司的要求有關,所以,春節晚會的節目編排,導演總是不忘“寓教于樂”。結果,就常常弄成了四不像:“教”得不深刻,“樂”得不徹底!所以,前段時間,也就是在蛇年春節晚會主題發布的時候,不少網友在相關報道文章后留言,希望今年的春節晚會能夠徹底擯棄說教,徹底放開,讓老百姓——官方語言里的“人民群眾”徹底樂呵樂呵,最好能讓他們笑得前仰后合,笑得合不攏嘴,笑出眼淚,笑掉大牙,笑得直喊“肚子疼”!
這個要求其實真的不高,只是不知道導演大人今年是否能夠真正滿足觀眾的觀看晚會要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