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大灣區建設 護航高質量發展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研討會在穗舉行
今天,“助力大灣區建設 護航高質量發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研討會在廣州舉行。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海波、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李劍出席研討會并致辭,廣東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王光輝出席開幕式,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院長洪適權主持開幕式。會上,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與香港城市大學、澳門科技大學、香港國際調解中心等簽署合作協議,并發布了十年精品案例培育成果。
會議指出,隨著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同時也對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交流合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化知識產權國際交流與協同保護是當前司法發展的重要趨勢,要以更主動方式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以更積極態度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要以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全面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為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會議強調,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需要以全球視野構建創新規則和系統多元的知識產權保護新格局,需要匯集各方力量探索建立協同高效的區域治理新機制和司法協作新范式,推動形成司法保護、行政執法、社會治理多位一體的協同保護格局,打造全方位的創新生態系統,共同推動知識產權國際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研討會由廣東高院負責指導,由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承辦、廣東知識產權保護協會協辦。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吳漢東、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馬一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鄭志柱分別擔任研討會主持人。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同濟大學、對外經貿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專家學者代表,以及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港澳專家代表,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北京、上海、重慶、海南、廣州、南京等知識產權法院及知識產權法庭等法官代表,分別圍繞“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大灣區開放競爭力”“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數字產業發展”等三個主題開展研討。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成立十年來,先后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0.5萬件,有3案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近百案入選省部級典型案例。其中,跨區域遠程訴訟服務平臺建設入選國務院支持創新改革舉措并被寫入《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多元化技術事實查明機制入選國務院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
來自德國、西班牙、韓國,以及內地和港澳地區的部分法官及業界有關專家、學者等150余人參加研討。人民日報、新華社、南方日報、廣東廣播電視臺、羊城晚報、南方網等媒體記者應邀出席活動。
來源 |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采寫 | 林曄晗 馬卓爾 羅冠明
編校 | 蔡 冰
審核 | 侯 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