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如潮水逆流 唯獨心聲不息
文 | Esther
好吧,第一個講總好過最后一個(攥緊手中蠟燭)。
這是從我奶奶那聽來的故事,時間有點久了。大概x0年代的時候,那個時候不是(xx)嘛,什么封建迷信都要打倒,我們村也不例外,一夜間搗毀了好多神像。那些神像都被衛(wèi)兵們砸得七零八落,頭啊手臂啊腰身啊都碎得一塊一塊的,村里人怕晦氣,就把殘骸都堆進了廟里,反正廟也不能去了,用來放雜物,挺好。
可惜舊佛氣也沒能鎮(zhèn)住神怒,神像被摧毀后,村里連逢天災,先是蟲災、后是干涸,草都長不出來,更別說莊稼了,村里餓死了不少人。
大伙兒們偷偷在后堂里商量,這樣下去不行,人都要餓到吃人了!一波人認為要重新建個媽祖像,媽祖最疼他們,重新供奉起來,村里也會跟著好起來;另一波人覺得不能建,會被上面發(fā)現不說,就算要建,拿什么建,村里的銅啊鐵啊都拿去煉鋼了。
最后是村長敲定了主意:建,要建,不然大家都活不成;拿什么建——廟里不正好有一堆廢料嘛,就拿那些建,我們不建成女媽祖,建成男媽祖,就按那個誰(蚊子般細語)的模樣造,就算被發(fā)現了,也能說我們敬仰它嘛!
大家面面相覷,互相讀眼神,最后都覺得,雖然怪,卻不失為一個好主意。于是夜里石匠們鉆進塵封已久的廟宇,那菩薩的手臂、關公的身、大帝的頭,東拼西湊,竟真給他們拼出了一個新媽祖,還拼得像模像樣。
新媽祖不敢公然供奉在廟里,就藏到香桌案的布下,哪家人有需求,就去偷偷拜拜,供品都放進案底。第一年,風調雨順,萬物豐收,村里年產量甚至一躍成為了全省第一,米倉都要裝不下肉了;第二年,雨水綿綿,海浪平平,出海的都有魚撈,有些人還撈到了金子,細看金子里還有紋路,村里實相的老長輩說,這可是古上王侯將相的寶物啊!
第三年,怪事出了。
先是連月的暴雨、暴雨,好似天下瀉來的海,不僅把田給淹了,潮也漲了,順走了幾戶人,最先被順走的就是村長。洪水好不容易過,更詭的事發(fā)生了,先是村頭撈金暴富的那家小兒子夜晚夢游,跳到了井里,溺水而亡;其次就是河邊的老頭,正散著步呢,突然一個打滑,像被什么東西給拽了一下,掉進了河里;接著是漁戶、屠夫、農民…一個個溺水走的,好似傳染病一樣,終于有人恐懼瘋了,大喊著“這不是媽祖,這不是真媽祖!”不顧別人的阻攔,斷了腿也要去砸那案下的神像。
后來這村好沒好,我奶奶就不知道了,只是一夜之間,從前的金變成碑,紋路還在,像是死人墓。前幾年不是還洪水嘛,山都塌了,救護隊在河里撈人,結果人沒撈上,撈出了一堆野冢。我奶奶說,如果去數數,說不定還和洪水死的人對得上呢。
■ 編輯排版|Molly
■ 圖片|來自AI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