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進輝
上個月,當了N年中國首富的農夫山泉掌門人鐘睒睒拋出驚人言論,稱自己永遠不會做直播帶貨,也看不起那些做直播帶貨的企業家。“你可以做更有價值的東西,我認為那些企業是平原型的,我的企業是垂直的,我有根。”
恕我直言,耿直的鐘睒睒可真敢說,做直播帶貨的企業家多了去了,他這番犀利言論一下子得罪一大片人,情商真是堪憂,也瞬間引起較大的輿論爭議。據我觀察,不少企業家不同意鐘睒睒的觀點,比如美特斯邦威董事長周成建,兩大知名浙商罕見隔空論戰,可謂看點十足。
“一個人的軀體變老只能靠延緩,但認知變老可以逆轉,鐘睒睒講出這句話足以說明,至少在今天他的認知一定老了。”在周成建看來,企業家親自去做直播帶貨不僅不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事情,反而非常有價值,因為這是當今與消費者溝通互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
而在眾多下場直播的企業家中,周成建特意點贊雷軍,稱贊他的個人IP形式做得非常好,自己也在努力向雷軍學習,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其實,企業家做直播帶貨并非鐘睒睒眼中的一無是處,同樣能產生巨大價值。
要知道,企業家奔赴一線直播帶貨,充分體現出對新生事物的擁抱和年輕消費群體的貼近,如此接地氣的行為圈粉效應十足。同時,直播帶貨正在深刻改變零售市場的格局,以及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習慣。這些深刻的市場變化,企業家群體沒理由忽視,必須重視起來并身體力行。
當然,也有企業家認同鐘睒睒的觀點。比如,360掌門人周鴻祎公開反對企業家直播帶貨,但他同時表示,中國真正狹義上在直播帶貨的企業家并不算多。“像羅永浩、俞敏洪等是因為遇到困境,要還債或帶企業活下去。而大多數企業家是在打造個人IP,實際上都沒有在帶貨,或者說都是給自家產品做推廣宣傳,就比如雷軍。”
我覺得周鴻祎說得在理。真正全職或者全身心做直播帶貨的企業家并不算多,基本以企業自救為主,包括俞敏洪、羅永浩、鐘薛高林盛等,對于這類放下身段親自上場的企業家,反而值得尊敬,而不是看不起。反觀雷軍、董明珠、梁建章、張朝陽等企業家,只是偶爾做直播帶貨,次數非常有限,目的是推高整體銷量。
而在更多時候,以雷軍、余承東為代表的車圈企業家,通過直播和短視頻的方式,既介紹產品賣點,又與用戶互動,從而打造個人IP,最直觀的好處是為企業省下一大筆營銷費用。畢竟,在內卷加劇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每家車企都希望以低成本撬動高流量,而卷老板無疑是可行性較高的方案。
不難看出,企業家到底該不該做直播帶貨,正反雙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你怎么看?我個人的觀點是:企業家的工作重心必須放在戰略、組織和核心產品上,在空閑時做做直播帶貨或直播聊天互動未嘗不可,但要有個度,不能過度沉迷或主次不分,因為把脈企業發展永遠是他們的首要任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